子版面

  • 943 主題
    4k 貼文
    Candy Kwong 1C
    二派安蔭邨祥蔭樓38樓頂樓。垃圾桶對住電梯口。冇垃圾房?各位值得駁嗎?
  • 簡約公屋的對象為已輪候傳統公屋3年或以上的人士

    19 主題
    27 貼文
    香港公屋
    香港簡約公屋😱 路過黃大仙看到這些興建中的簡約公屋 [image: 1700028773229-%E9%BB%83%E5%A4%A7%E4%BB%99%E7%B0%A1%E7%B4%84%E5%85%AC%E5%B1%8B.jpeg] 很震撼 造價不低 類似砌積木一件件疊上去 外貌就像幾十年前的公屋 彩虹邨(60年樓齡) 舊牛頭角下邨(己拆) 舊蘇屋邨(己拆)等 有點倒退的味道 但也確實比住劏房好 希望能夠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香港 #簡約公屋 #香港居屋公屋 #過渡性房屋 #房子 #地產 #黃大仙
  • 6 主題
    27 貼文
    T
    @Angela
  • 歡迎各位皇后山邨街坊朋友仔入來皇后山邨討論區一齊傾計交流分享。

    24 主題
    215 貼文
    S
    @kgb999 按照目前本港的房屋政策,市民一生人只可享有一次資助房屋福利。換言之,申請過上左樓就無得再排公屋了。
  • 7 主題
    64 貼文
    香港公屋
    本年度料公屋回收1.9萬伙 10年高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2024/25年度公屋編配估算。消息稱,房委會估算今年度有3.02萬個可供編配公屋單位,較上年度多逾6000伙,升幅近三成。當中1.1萬伙是新單位,包括青衣長青邨、屯門顯發邨、業旺邨及滿田邨等;另有約六成、即約1.9萬伙是回收單位,數字是10年新高。有房委會委員認為,政府去年以來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和推出更多資助出售單位,令回收單位顯著增加。 3萬可編配單位 按年升三成 據了解,今年度有1.1萬伙可供編配的新單位,7個項目中有4個位於屯門,合共5180伙,另有3個分別來自大埔富蝶邨、青衣長青邨和深水埗白田邨,合共5940伙。富蝶邨和白田邨原定去年落成入伙,但工程延期,至今年度編配(見表)。 新公屋多處新界 涉逾萬伙 截至今年首季,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7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則為3.8年。據悉,3.02萬個可供編配公屋單位中,房委會預計會分配77.2%、即2.3萬伙予公屋申請者,其餘類別包括安置受政府和市建局清拆項目影響的居民、體恤安置、各類調遷,以及編配給初級公務員和退休公務員,編配數目分別為1500伙(5%)、700伙(2.3%)、3700伙(12.3%)及1000伙(3.3%)。 據了解,上一年度原本估算有2.4萬伙可供編配的新單位,實際編配2.3萬伙,當中獲編配的公屋申請者有1.8萬伙,佔總數78.6%。 至於回收單位數字,據悉今年度估算將有1.9萬個來自租戶自願交還、租戶身故、調遷到其他公屋、因購置資助出售房屋而交還的公屋單位,以及因租戶濫用公屋和違反租約而收回的單位。翻查房委會資料,2015/16年度以來回收單位估算數字介乎1萬至1.6萬伙,即今年度估算1.9萬伙為10年最高。 梁文廣:打擊濫用令回收急升 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梁文廣預期,公屋輪候數字會在本年度大致維持平穩。他解釋,平均輪候時間是計算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平均數,而今次大部分新公屋單位來自新界,獲編配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大多較短,但同時逾半的回收單位來自市區和擴展市區,將拉高平均輪候時間,故綜合而言,輪候時間應不會有太大波動。 梁文廣又指出,今年度回收單位數目增加,部分原因是政府積極調查並收回被濫用的單位,加上去年推售較多居屋,令更多「綠表」人士能騰出公屋單位。
  • 中秋節2023|有氣氛好震撼!回憶當年香港公屋象山邨萬家燈火

    1
    26
    0 評價
    1 貼文
    751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695526784112-%E4%B8%AD%E7%A7%8B%E7%AF%802023.jpeg] 荃灣象山邨內掛滿紙燈籠,使這個有40年樓齡的井字型公屋增添懷舊氣息,讓不少網民隔着熒光幕回味昔日公屋情懷。在這中秋燈籠陣背後,原是一個溫暖動人的愛情故事!連續4年在象山邨掛燈籠的「有心人」日前現身,向facebook專頁「舊飯」表示,掛燈籠是因為妻子數年前看到頂樓有人掛起一串燈籠,覺得十分漂亮,所以暖男老公便決定「做大型啲」,在屋邨內掛起多串燈籠,至今已是第四年。 [image: 1695528096556-%E4%B8%AD%E7%A7%8B%E7%AF%8020238.jpeg] [image: 1695528095909-%E4%B8%AD%E7%A7%8B%E7%AF%8020232.jpeg] [image: 1695528096032-%E4%B8%AD%E7%A7%8B%E7%AF%8020233.jpeg] [image: 1695528096132-%E4%B8%AD%E7%A7%8B%E7%AF%8020234.jpeg] [image: 1695528096272-%E4%B8%AD%E7%A7%8B%E7%AF%8020235.jpeg] [image: 1695528096348-%E4%B8%AD%E7%A7%8B%E7%AF%8020236.jpeg] [image: 1695528096469-%E4%B8%AD%E7%A7%8B%E7%AF%8020237.jpeg] [image: 1695528096641-%E4%B8%AD%E7%A7%8B%E7%AF%8020239.jpeg] [image: 1695528096708-%E4%B8%AD%E7%A7%8B%E7%AF%80202310.jpeg] 網友想當年: 四十多年前,小時侯住坪石邨,中秋夜,孩童都爭相在自己樓層圍欄上點燭,個別層數尤其光亮,童心起,家中大人也參與,不絕供應蠟燭,那種歡樂熱情場面,已經不再。 [image: 1695525688387-%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7.jpeg] 我剩係記得細個成日係井型樓,用長線,放膠袋,可飛到好高,中秋重可以玩蠟燭的年代,六七成的欄杆都點住蠟燭好靚😍😍 小時候窮,將椂柚皮分4邊中間插枝臘竹,用3條線1枝竹枝DiY燈籠,童年時就如此經過 好懷念小時候住公屋年代,每到中秋,成條走廊小朋友出晒黎玩燈蘢,點蠟燭,好有氣氛🥰 [image: 1695526028634-%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1.jpg] 還有欄杆上點滿蠟燭,踢DIY 沙田柚火球😄😄😄可惜當年沒有手機影下 想當年,一切也美好,記得去維園賞月及玩燈籠,不知幾捨意,而家就麻麻地囉!👍👍👏👏 屋還在,人情味不再 英國殖民地嘅香港真係好靚。 因為冇嘢值得慶祝😮‍💨 [image: 1695526028990-%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1.jpeg] [image: 1695526028833-%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9.jpeg] 象山邨果度背後故事都幾sweet 象山邨背後故事:愛的承諾 原來在象山邨掛燈籠的背後是位「有心人」的傑作,暖男老公與另一半的溫馨愛情故事。故事的主角曾在Facebook專頁「舊飯」表示,掛燈籠的原因是他與妻子在幾年前中秋節晚上回家時,看到別人把一串串燈籠掛在頂樓上,妻子立即拍下一張又一張的照片,感覺非常漂亮。暖男老公便決定連續幾年製作大型燈籠,與妻子說道:「我哋細個時呢度個個都咁玩,你覺得靚?下年我哋做大型啲好唔好?」這位暖男不僅為另一半完成心願,也為街坊們帶來一懷舊景象。 [image: 1695525665995-%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3.jpeg] 他透露製作燈籠陣的功夫不算太複雜,材料只需紙燈籠、剪刀、魚絲、LED燈和一張掛燈籠草圖便可。他說要用心堅持一定可完成:「其實今年用嘅LED燈有啲唔同,我上幾年用淘寶買嘅LED蠟燭,但嫌唔夠光。今次我自己買電池座同較光的LED燈自己做出黎。」暖男老公希望此行動盡量低調,如街坊看到他說聲「辛苦了」或幫忙回收燈籠已經足夠。同時,他感謝有意幫忙的街坊,如只有他一人之力,就不能獲得心愛的妻子一笑了。 去年象山村的燈籠只掛至18樓,因為有一住在22樓的自私街方不滿魚絲掛在他門前的欄杆,其後更用火機把幾層樓的魚絲燒斷了,把佈置街方的努力盡毀。難得街方不放棄,從十八樓向下再佈置,在此送上最大敬意。 [image: 1695525972828-242373932_10226964441922355_8793175477738350526_n-1.jpg] [image: 1695525724676-%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2.jpeg] [image: 1695526028745-%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2.jpeg] [image: 1695526028887-%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11.jpeg] [image: 1695526028938-%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12.jpeg] [image: 1695526029041-%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4.jpeg] [image: 1695526029145-%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8.jpeg] [image: 1695526029090-%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6.jpeg] [image: 1695526028691-%E8%B1%A1%E5%B1%B1%E9%82%A8%E7%87%88%E7%B1%A03.jpg] [image: 1695528095713-%E4%B8%AD%E7%A7%8B%E7%AF%8020231.jpeg] 圖片來源:感謝各位facebook網友
  • 0 評價
    1 貼文
    2k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695523457379-%E6%B8%AF%E6%BC%82%E9%80%81%E5%A4%96%E8%B3%A3%E6%AD%A5%E5%85%B5.jpeg] 日前,有內地網紅就訪問了一位25歲任職外賣的港漂男,港漂男表示自己1日平均會送10個小時外賣,月入可高達$50,000!他表示雖然送外賣相當辛苦且身體會有勞損,但外賣的「1特點」卻完勝其他工作! 正所謂行行出狀元,是否一定要成為「專業」人士才能賺高薪?最近,一名專門訪問不同在港打工仔的內地網紅「你的微笑在香港」於抖音上發布了一條訪問一位25歲的外賣港漂男「彬仔」,影片當中彬仔表示自己來自汕尾海豐,來港拼搏已經8年,他每天會騎單車送至少9個鐘的外賣,由早上10點送到晚上9點,每一單外賣的薪酬都是按照目的地距離而定,由25元至62元不等,1個月計算下來可賺高達$50K,月薪比一般的文員還要高! [image: 1695521837047-tixba8rn6lgrd18fr15uhtrhw-delb3fkk2vbcitr2w.jpeg] 彬仔還指,於下雨天他最高峰可於1小時內送7單外賣,以平均26元一單的話,即1小時薪金可達近$200元,但他表示下雨天颱風的訂單的確最麻煩且辛苦,他們會被雨水淋到全身濕透,手機有時候甚至會被淋到「充不上電」,而他亦因為長期騎單車送外賣,膝頭經常會感到疼痛,讓其每次工作結束後回家都必須要擦藥舒緩。 [image: 1695521836928-io7vdcosarggov66qn6xyoim4ia-q6sqzp5oy2t-agm.jpeg] 雖然送外賣的工作辛苦,但他表示做這一行讓其最開心的就是「自由」,他能夠自行安排時間「說想上就上不上就不上嘛」,此外最重要的是「多勞多得」,「只要你肯努力就能賺到錢」。因而他基本沒有安排自己「放假」,以用盡每一刻來賺錢。 當網紅詢問彬仔其學歷時,他表示自己只有初中學歷,當時家裡窮,雖然父母有讓她「再多讀一點書」,但自己本身對讀書並沒有太大興趣,所以便選擇及早出外拼搏。但他嘆指現在多少會有些後悔「沒多讀點書」,因用知識賺錢始終會比較快,送外賣雖然現階段賺錢會比較多,但工作上都會較勞累。 https://www.dailymotion.com/video/x8r7arx https://streamable.com/dfjxg2 buckup: https://gofile.io/d/USVqfY https://gemoo.com/tools/upload-video/share/575162788383588352?codeId=vJRE47qrR38e1&card=575162784831012864 https://www.veed.io/view/28d141ee-16ac-4bd7-900e-ab58641e9d1e
  • 秀茂坪公屋兄弟倒斃屋內疑餓死!母入院數月曾因經濟問題求助

    1
    5
    0 評價
    1 貼文
    1k 瀏覽
    香港公屋
    秀茂坪道101號秀茂坪邨秀慧樓保安巡樓時,發現38樓一單位傳出異味,於是報警。消防破門後發現兩名男子倒斃單位內。警方初步調查後發現兩名姓何事主為兄弟,分別55及53歲,同居於上址,兩人均懷疑有智力問題。 [image: 1695446549229-fwbcypocvg-uclmmssk3ovxrvy406mm1ynhzelr4wri-large-1.jpeg] 一對沒有自理能力的中年兄弟在秀茂坪邨一個單位內懷疑飢餓至死,有街坊指平時很少見到兩名死者出入。當區區議員就稱,兩名死者的母親曾因經濟問題求助,但希望盡力照顧兩名兒子,不太願意交給機構照顧。 案發翌日,秀茂坪邨秀慧樓的街坊如常出入,現場未見有警員把守或調查。據了解,兩名53及55歲死者天生有智力問題,一直由母親照顧,但母親今年五月因病入院,兩兄弟開始獨自居住。不少街坊都指很少見到兩兄弟,僅偶爾見到他們跟隨母親出入。 秀茂坪邨街坊葉婆婆:「我見過有兩兄弟一起外出,拿著購物車出去買餸。是的,三個人一起出去。我聽人說,那個人是婆婆的兒子,和母親會一起買餸。」有當區區議員指,死者有一定自理能力,但通常都是跟着母親。 區議員張培剛:「這位長者媽媽不太願意將兩名中年兒子交出來,給更加適合的機構去照顧,都是盡自己能力照顧得一日是一日。每日或隔日出來都是三人行,媽媽帶著兩名兒子買菜,他們陪在旁邊,兩名兒子不會周圍走,周圍大叫、喧嘩,都是很平靜。」 據了解,兩名死者一直都有覆診,至去年6月暫停,其後病情轉差。母親今年5月因病入院後,他們的弟弟曾登門造訪,但兩人不肯開門。警方初步相信他們因欠自理能力而飢餓至死,死因有待驗屍確定。社署指,有關家庭並非社署社工跟進個案。 [image: 1695445962987-qzn6jxzhrtmgednbnsuqtizgtgd3llvviqrg5ikk4oq.jpeg] [image: 1695445963133-u7hw2xcwy9kbz5car0l5c0f7ju1pzjupxy5en8worj8.jpeg] [image: 1695445998779-fwbcypocvg-uclmmssk3ovxrvy406mm1ynhzelr4wri.jpeg] 據了解,該對兄弟俱姓何,分別55歲及53歲,在家中排行第二及三,上有胞姊下有孖生弟弟。何氏兄弟天生有智力問題,需要長期覆診。他們與母親同住於秀茂坪邨秀慧樓一高層單位,一直以來都是由母親照顧,並領有綜援。 不過,兩兄弟於去年6月起便暫停覆診,之後病情及自理能力漸漸變差;而負責照顧兩人的母親,亦於今年5月因耳念珠菌入住九龍醫院,自此兩兄弟便沒有他人照顧。他們的胞弟曾於6月初登門探訪,但他們當時不願意開門讓其進入單位,雙方只是隔着大門聊天,當時是最後一次見面。胞弟其後曾嘗試透過電話聯絡兩名死者,但並不成功。據悉,有人指兩名死者拒絕接受他人幫助,即使上門探望亦會被趕走。 直至今日(22日)下午2時許,有大廈保安巡經上址時,聞到單位傳出濃烈臭味而報警。警方、消防及救護員登門了解,由於大門及鐵閘上鎖,遂爆門入屋,發現單位滿佈雜物,兩兄弟躺在客廳一張床褥上,當場證實死亡,遺體已開始腐爛,估計已死去一段時間。警方經調查後,發現單位沒有打鬥、搜掠及可疑的痕跡,兩名死者身上沒有可疑傷痕,加上家中雪櫃沒有任何食物,初步相信兩名死者因沒有自理能力,於母親入院後飢餓至死,但確實死因仍有待驗屍確定。案件交由秀茂坪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三隊調查。 社會福利署回覆《香港01》查詢表示,非常關注事件,又稱雖然有關家庭並非社署社工跟進的個案,但社署社工會聯絡有關家屬,並按其福利需要提供適切協助。 警方調查期間,一度從涉事單位內搬出逾20箱雜物暫放於走廊,其後陸續將物品搬回單位。屍臭味從單位傳出走廊,該樓層的升降機大堂地面遺下大紮懷疑用作辟味的香支。
  • 勁後悔9年前無開始排公屋!自從細妹生BB全家搬返黎…

    1
    5
    0 評價
    1 貼文
    7k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695443569689-%E9%96%8B%E5%A7%8B%E6%8E%92%E5%85%AC%E5%B1%8B.jpeg] 本身住緊深水埗公屋一家四口,細妹自10年前結婚後只在妹夫那裏(自置物業)住了不夠一年,就因為小朋友出世加上方便照顧,在娘家居住,由我媽幫忙照顧。 [image: 1695444244497-b126bcf1-6d20-4210-a374-f9fa26814c5c.jpeg] 我當時無反對,心想小朋友到幼稚園畢業都應該會搬回妹夫同住吧。其間同細妹都有零零聲聲小爭抝,例如聲浪太大,雜物太多,生活方式問題等。 [image: 1695444261223-20180720180704_1_uya9hmszaqjgpynyadxtahcgw17smtyli88lo4vpjts.jpg] 直至現在小學三年級,其間同細妹爭執不斷,什至牽涉我媽,上兩個月什至因為帶孫女跌傷,要做手術住院,康復不久還要她幫忙到學校拎什麼通告,功課……我媽寵孫嘅態度,妹夫:「理唔到,無辦法」嘅消極態度也令我對依度心灰意盡,但求希望能早日排到一人單位,借位訴苦,謝謝。 網友點睇? 老人家唔跌得㗎,住一住院元氣大傷 係呀,但人類總要犯同樣嘅錯,出事後一邊又話請人照顧小朋友同老人家,最後不了了之,老人家就話自己仲得…………冇眼睇。 如果有結婚有結婚證明就冇得佢唔得!口賤啲咁講呀離婚啦佢都要分俾你阿妹啊,所以你阿妹係一定要除名 係,無離婚,仲係度住,問過社工都話唔得咁,我真係想篤佢哋出嚟,但始終家人想佢自己處理。 你阿妹係咪已經除咗名?自置物業有冇你阿妹個名份?要咁樣先可以篤佢出嚟 佢哋住慣咁方便唔會處理㗎喇 無除名,妹夫唔肯加細妹名,可能因為係佢自己俾錢買嘅。 你搬去妹夫家暫住,到時又學你妹拉死唔走,你妹就知道發生咩事 我有諗過,但去到我只可瞓廳…………其次係我搬走後,佢極大機會霸佔埋我現有空間。 必要事,帶媽媽入住阿妹屋企,妹夫唔會報警 最理想係咁,我媽咁鍾意湊孫,索性搬入去住。 小朋友真係煩,我都叫我家姐自己出去租屋住,真係頂唔順小朋友太嘈 連佢哋啲衣服,書簿,玩具,單車都放係度😑… 你試吓嚇下你阿媽!房屋署知道阿妹結咗婚有結婚證明check到大家一齊冇得住係大家咁睇吓你阿媽會唔會俾壓力佢囉!同埋按返正確房屋署嘅條例佢個孫係唔可以喺度長期住㗎!如果隔籬鄰舍投訴呢佢都好麻煩㗎 之前佢哋同老豆爭執報埋警,嗰社工都係咁講,但佢哋唔當一回事,直至我媽跌親到好番,都冇變過。 [image: 1695441778208-20201209tvb9_1024-1.jpg] 其他網友: 依家申請公屋啦、邊住邊等啦 同我情況都好似 點解唔公屋分戶,同住人有爭吵問題,可向房署申請公屋分戶! 三年都中學,應該走。而且你都應該唔細,都結婚搬出去啦? 您妹&您妹夫好明顯係謀緊您目前住緊的公屋😏 唔知你9年前係幾多歲,如果9年前你只係30歲,就開始排單人,比起你現在先開始排,現在得到的分數,應該會高過,9年前開始排的分,所以單人唔係早開始排,就會早上樓,係計分 照同房署舉報,唔會收屋,但會有人上嚟警告 話你知,就算結咗婚,都要排公屋!户主係自己,一日都有個瓦遮頭 一人單位,等三十年啦 多咗個小朋友出嚟,生活變化又的確係會好大嘅,如果唔係親生嘅,我都頂唔順。生完之後玩具、雜物多,呢頭執完轉個頭即刻還原晒,亂到好似狗屋咁。作為阿媽嘅我見到都好煩,唔好話個小朋友冇份嘅你😂包容性一定更低。但係你阿媽樂意,咁有乜辦法?而家你妹係多數,你係少數,連你阿媽都企埋你阿妹嗰邊,唔想搬出去,想有瓦遮頭,唯有屈服啦。喺香港生活就係咁無奈,你唔容易,你阿媽你阿妹都一樣唔容易,全香港大部份人都係咁。 1條友 無60歲都唔係旨意上公屋 或者申請住先, 住滿三年可以申請過度性房屋, 又或者搬出嚟住 如果係不適設房屋, 都可以申請 ngo嘅 過渡性房屋 有機會批嘅。 原PO: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osts/842318710901618
  • 申請房署免費裝修服務!公屋大改造浴室改裝浴缸

    1
    19
    0 評價
    1 貼文
    19k 瀏覽
    香港公屋
    針對舊式公屋居住的合資格租戶,房委會會因應住戶需要提供免費改裝服務。包括加闊大門、改電掣位、拆除浴缸改為淋浴間等,但有一定申請條件。裝修浴室價錢相當貴,一名居住慈雲山慈正邨的港男在「公屋討論區」facebook群組發文分享,最近獲房屋署免費將浴缸改成企缸,同時重鋪地台,他亦加錢更換座廁及洗手盆,將整個浴室翻新,令不少網民大感羨慕。 [image: 1695435891519-%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1.jpg] [image: 1695435891621-%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9.jpg] 男網民上周四在Facebook群組發帖,表示自己居住慈雲山慈正邨,早前向房屋署申請更換企缸,等候數月後,近日房屋署派員上門進行改裝,免費為浴室的浴缸改為企缸。 [image: 1695435891728-%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7.jpg] [image: 1695435891784-%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5.jpg] 事主指2名師傅共花2天施工,他要求師傅把地台「整斜啲」有助去水。他又額外花費約4,600元更換座廁、洗手盆和地磚,對裝修成果十分滿意, 「而家去水去得好好!房屋署的價錢很便宜,裝修工人很用心做,做得很好,十分好有禮貌,說話很客氣,我要求他做甚麼他便做,十分之好。」 [image: 1695435891880-%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2.jpg] [image: 1695435891957-%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3.jpg] 從事主上傳的照片和影片可見,原本的白色浴缸被拆除後改為企缸,牆身重新鋪上白色磚,浴室地下及淋浴位置也重鋪灰色磚,紅色座廁和紅色洗手盆則換成白色,洗手盆下方儲物櫃拆除,改造後整體感覺更加整齊乾淨。 [image: 1695435892175-%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8.jpg] [image: 1695435892233-%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10.jpg] 網民:滿60歲才可免費改 不少網民看到帖文後紛紛稱羨:「咁好嘅?」、「我又申請先」;亦有人分享自己的經驗:「以前鳳德係被迫轉企缸,不過都好嘅,其實浴缸真係好危險」、「之前家人問要年過70先可申請,慈康」、「慈康早幾年有出通告叫有需要用戶申請,我屋企都轉咗,但佢個隔氣會有問題,儲唔到水,成日有臭味傳出,同期轉嘅都有相同情況,房署嗰邊決定唔到,要自己搵塞塞住個去水」、「之前因為老人家跌過一次,所以福利署話要拆咗佢,結果拆完之後老人家都冇用過,但每次我洗地都好難去到水,因為得一個渠口」、「房署說要家中滿60歲以上才可以免費改企,否則還原的時候要賠浴缸的錢」。 房委會免費改裝 裝扶手、加闊大門 針對居住在舊式公屋的長者租戶,房委會會因應個別人士的需要和實際環境,盡量為他們改裝單位設施,例如加裝室內扶手、加闊大門、改建電器插座高低位置、拆除浴缸並改為淋浴間等,這些工程毋須醫護人員、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或社工轉介。 [image: 1695435892027-%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4.jpg] [image: 1695435892075-%E5%85%AC%E5%B1%8B%E7%BC%B8%E7%BC%B8%E6%94%B9%E4%BC%81%E7%BC%B86.jpg] 至於其他改裝工程,房委會會按個別個案的實際需要,決定是否需要徵詢醫務人員或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意見。如租戶同意,房委會亦可把個案轉介社會福利署或醫務社工,徵詢他們的專業意見後,才為租戶進行特設的改裝工程。 公屋長者及其他有需要人士(如輪椅使用者)可向相關屋邨辦事處提出申請。改裝/調適工程所需時間視乎複雜性有所不同,工程一般可在2至5周內完成。沒有領取社會褔利署綜援金的長者,如符合相關資格,房屋署更會為他們提供「平安鐘」的安裝津貼。 [image: 1695435867472-%E6%88%BF%E7%BD%B2%E5%85%8D%E8%B2%BB%E8%A3%9D%E4%BF%AE1.jpeg] [image: 1695435867533-%E6%88%BF%E7%BD%B2%E5%85%8D%E8%B2%BB%E8%A3%9D%E4%BF%AE5.jpeg] [image: 1695435867665-%E6%88%BF%E7%BD%B2%E5%85%8D%E8%B2%BB%E8%A3%9D%E4%BF%AE2.jpeg] [image: 1695435867881-%E6%88%BF%E7%BD%B2%E5%85%8D%E8%B2%BB%E8%A3%9D%E4%BF%AE3.jpeg] [image: 1695435868042-%E6%88%BF%E7%BD%B2%E5%85%8D%E8%B2%BB%E8%A3%9D%E4%BF%AE4.jpeg] [image: 1695435868111-%E6%88%BF%E7%BD%B2%E5%85%8D%E8%B2%BB%E8%A3%9D%E4%BF%AE8.jpeg] [image: 1695435868221-%E6%88%BF%E7%BD%B2%E5%85%8D%E8%B2%BB%E8%A3%9D%E4%BF%AE6.jpeg] [image: 1695435868338-%E6%88%BF%E7%BD%B2%E5%85%8D%E8%B2%BB%E8%A3%9D%E4%BF%AE7.jpeg] 調適工程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會按現居長者或殘疾租戶的要求,在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進行改裝/調適工程,工程一般包括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在單位入口設置斜道、擴闊浴室門口、在適當地面鋪設防滑地磚、將浴缸改為淋浴間、在浴室加設扶手、加高露台地面至與客廳一致等。如租戶只要求在浴室加裝扶手或設置淋浴間,房委會可以直接為住戶免費安排有關工程,無須取得物理治療師或醫生的建議。至於其他的改裝/調適工程,為了確保工程能切合個別住戶的實際需要,經租戶同意後,房委會會尋求物理治療師或醫生的意見。房委會已制訂內部指引協助前線職員處理該等工程的申請。房委會沒有中央備存調適或改裝工程的申請紀錄。
  • 0 評價
    1 貼文
    691 瀏覽
    香港公屋
    我親戚10幾年前娶咗個大陸女人,但哩個女人係哩十幾年嚟都係每個月頭返嚟一兩日,就係為咗每月既家用,而我親戚係好早期嘅時候幫佢攞咗身份證而公屋加咗名。 [image: 1695397834798-img_1610.jpeg] 係疫情前我親戚已主動提出離婚,而對方亦唔肯簽紙,話要賠償青春費係幾十萬,我親戚當然冇得俾佢啦。 直至疫情期間足夠兩年就走去申請單方面離婚,佢嗰件即刻返香港,第一時間罷咗間公屋,唔俾我親戚入屋,入親屋就鬧到頂唔順走出去,喺另一個親戚度住。 而家離婚令已經出咗,但去到房署又話佢哋冇權去趕任何一方走,所以個親戚係上星期家庭聚會食飯既時候講哂出嚟,話真係好想攞返間公屋,唔想益佢。 佢哋係冇小朋友,你哋有冇辦法令到嗰件野除名,感謝大家的解答🙏🏻 有試過大家攞刀互指,但我親戚都係驚過佢,所以走咗出嚟,問題係佢真係有心霸住間屋 我阿婆成九十歲上去攞幾件衫,都俾佢用刀嚇走咗😫 佢話問房署都已經離咗婚,點解戶主唔可以除佢名?房署主任都係話除非是旦一方頂唔順自己退出,如果唔係就算離婚佢哋都唔可以幫任何一方除名,淨係叫佢自己私底下傾掂數,我親戚就係唔想益對方,就係話自己廿幾年前攞到屋,佢前妻哩十幾年嚟都係每個月返嚟一兩日就返上去,真係好唔甘心咁就俾佢擺咗間屋😔 真心想問下可以點做 利申點解用匿名,因為嗰件野有我fb所以匿名#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ermalink/842267720906717/
  • 拒絕高薪!公屋將我變成了廢人...

    1
    2
    0 評價
    1 貼文
    981 瀏覽
    香港公屋
    為咗攞公屋,而加變咗好似廢人一樣,高人工吾做得,成個廢人 [image: 1695386089434-img_1603-1.jpg] 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 網友回應: 2人家庭19550,仲要凍結幾年冇加過,痴線。 政府好野 全世界唔做嘢.拎綜援👍 我以前上樓都係報6000蚊送外賣先上到樓 應該係話人工比較合理啲嘅都做唔到,根本只係可以夠緊緊生存 完全吾合理嘅申請門檻,必定要有家庭成員失業,先可申請,就算每人一份最低工資都超額,所以咪做成香港勞工短缺囉 所以話申請公屋個條款太過荒謬,只有師兄你同我一樣敢批評個政策問題 我之前都講過好多次,成日話缺勞動力,就以二人家庭申請來講,每人一份一萬蚊,最低月薪嘅工作,已超標,咁即系叫人地吾好兩個人去工作,社會上系咪已經又少一個勞工? 房署故意鎖死門檻,吾去與時並進,以為可以阻止更多申請人,等個輪候數字好睇D,又可做好盤數 做現金糧工作 做街市,出現金糧 政府公屋門檻,係鼓勵人唔做嘢!老實講,賺多小小,都唔夠出面捱貴租,更何況買樓,所以,做癈人十年八載,就有得上樓,總好過捱十年廿年,都買唔到樓,香港人- 的悲哀 而家先講 好十年前呀啲人已經係出現糧喇 香港有政府又抵死嘅 政府呀養廢人養懶人㗎佢哋有 - 宿舍㗎嘛政府工咪有宿舍奇嗰啲係冇㗎嘛咁呀個個都係㗎唔係懶佢係出去攞出現涼幫我報得少咁咪攞綜援攞綜援都出得去返工㗎嘛出完糧咪得囉大把人在啦 走灰色地帶 申請時唔好咁多人做嘢 差唔多見主任又自己計返條數囉 躺平好耐. 成條廢柴. 但.....不上班,就有經濟問題,上班又有精神問題 叫人唔好返工申請公屋 唔好咁勤力 你無著數 講出很多基層市民心聲,根本定出呢個房屋政策嘅人係廢中之廢! 咁係好大限制🚫,一係生多幾個人數多啲咪超標攞 先苦後甜,先甜後苦,自己計畫 其實我半佰才申請就對,可躲平揾萬二元一月,一半交租,也可以生存的 呢個主題講得好,表達輪候公屋正在捱貴租的人心聲 條路自己選擇,冇人幫到你 有辦法出現金咪得,有朋友試過人工6k,出糧100k 係嫁 一係爭氣啲搵多啲錢 2萬5左右既工 一係返深圳租屋住自己簡 有全家 搵緊8-9萬都唔洗交雙倍租 公平咩?舉報埋 房署又唔做嘢 實則富戶黎 算啦 入住公屋唔一定窮 否則公屋邊有月租私家車停車場呀 月租可能貴過房租 怕乜,拎棕援不知幾正,酒樓下午茶都係靠呢班大神! 個申請條件同實際生活脫晒節 我一個人,不可以做1萬3,1萬4人工的工作。生活水平高。為在 申請公屋。 我唔病得:CUT哂所有保險 [image: 1695385416142-uyjzg8hnoeuczc18vx45yptjsag1muasxetq7sre0o4-1.jpeg] 網絡圖片 原PO: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ermalink/841626387637517
  • 聯手打擊公屋住戶有車請外傭!房署x運輸署x入境處

    1
    1
    0 評價
    1 貼文
    1k 瀏覽
    香港公屋
    匿名發文:建議房署可以同運輸署入境事務處聯手, 查下數據庫邊個公屋用户有車輛登記同有請外傭, 呢班人入息一定有問題! [image: 1695392885904-20140204_31f95e6aa8e6028f14e03cn48lbrdft9.jpg] 公屋停車場出場跑車 (網絡圖片) 網友點睇: 不如實名制查內地資產仲好啦! 可惜要超過320萬資產先可以趕走富户 有啲請外僱係照顧老人㗎 車就唔敢講,但係請外傭無問題喔,有好多仔女會請外傭照顧獨居嘅長者,人工又唔係老人家畀 咁要叫埋入境處幫手check下邊啲住戶成日番大陸,呢啲人係大陸一定有樓或有其他資產 吾怪得之你要匿名啦!咁鐘意搞風搞雨,連請個外傭照顧老人家,方便自己去工作,都話要查?😡 車係有申報,唔會有問題 自己匿埋名發帖仲可以大大聲話人地一定有問題 等你上樓之後,怨氣就冇咁大 有車輛登記都有問題? 咁運輸唔使做唔使住啦!要查就查班係大陸有樓有車有地有資金既新港人啦! 建議房署,查晒所有大陸人,有無資產喺大陸,仲有婚姻方面,預防某些扮單身帶小孩,博同情攞大屋,成日返大陸同另一半吃喝玩樂 公屋有唔少公務員住的上樓係唔會計算入息,有名事有乜出奇 我哋講乜都無用,人哋鐘意唔查大陸資產,係只查你哋,有無外國銀行和房產,吹得佢賬咩!袓國人,先係自己人,殖民地人,係外國人,自己人可免查,外國人查到你- 慌,銀包有多個毫子報漏,都無得上樓 其實家下D人已經將港英時代公屋條階梯曲解左了,本身個遊戲規則係比條path你上游,所以才再有居屋夾屋那些出來,本身公屋就係比你時間喘氣等你存錢後走向居屋- 私樓達致社會富裕,即係允許你入住後變得有錢的。有車的定義好廣泛,穩食車都可以掛,公司車又可以掛,就算你有車都唔會過富戶個標準嘎,你不如呼籲政府將富戶- 標準大D或者居屋根據富戶人口定價好過啦,否則個個到標準線就會躺平了,令人永遠霸住間屋,無動力走出去! 其實係佢申請時入息太低,變咗同住緊嘅比較就相差太遠,明白你覺得以呢個入息邊有可能有車有工人,但係要嘈都係嘈入息門檻過低,或者嘈啲根本拎完屋就返上大陸- 住嘅人等等啦⋯⋯何必要再收緊本地人 原Po: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ermalink/842027874264035/
  • 其他人號碼大過我都派左!好想知房署首派係以乜準則而首派?

    1
    1
    0 評價
    1 貼文
    1k 瀏覽
    香港公屋
    近排見唔小人派到富蝶,真心恭喜你地先在此。不過本人都好想知首派係以乜準則而首派,眼見有兩三位群友都係新2,但佢地號碼係後過我,但已收到首派信,但我依然仲係停係s2階段。乜唔係順住號碼去派嫁咩?定係有其他玩法? [image: 1695344522629-%E5%85%AC%E5%B1%8B%E9%A6%96%E6%B4%BE.jpg] 來源:https://go.u8hk.com 網友回應: 除咗睇號碼,仲要睇相應登記日期。有人凍結一年,有人有老人家又排快幾個月。。 運氣到,事事順利,稱心如意。屋運到,租得靚屋,買到靚樓。派樓時撞正運氣低,想遇到好屋,難! 唔一定跟號碼派,要睇下有冇煩過主任, 如果有問題問過主任可能會 有影響 冇架,當年派菁田,好多後過我嘅都去屯門,返而我係一小撮嘅號碼遲佢哋一星期左右s4,去左皇后山,所以冇話一定…唔好諗太多,因為有得上,已經好幸福
  • 0 評價
    1 貼文
    2k 瀏覽
    香港公屋
    資助房屋資源珍貴,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多次表明會打擊濫用公營房屋。但坊間一直有指以「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申請居屋但未與長者同住的做法,亦有業主空置資助房屋後轉售的情況。房署回覆,任何家庭成員倘事前未得房委會書面同意,不再實際或永久地在單位內居住,便可被強制將單位售回房委會;房署正就數宗懷疑個案進行調查。房委會委員招國偉認為,除未長者家庭未同住外,「暗盤」出租、業主與他人對調單位和空置單位均屬違規,單位可被強制回購。 [image: 1695314905045-1642943751_gv_0.jpg] 為鼓勵長幼共住,居屋和綠置居均有「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 」,預留三成優先選樓配額,但過去有家庭買樓後長者未有實質入住,違反規定。而資助出售單位的買賣協議列明,有關物業須由業主本人及名列同一申請表上的全部家庭成員居住;倘未得房委會書面同意而不再實際或永久居於該單位,房委會有權要求業主將單位轉讓回房委會,有關費用及支出概由業主負責。上月截止的居屋申請的「申請須知」文件更首次新增段落,列明上述要求。 房署回覆,房委會1998年推出「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鼓勵合資格家庭與年長親人同住,而為防止濫用,除因永久離開、去世或其他體恤理由外,申請表上的長者業主不得在業主紀錄上除名。而房署表示,現正就個別可能違反住用規定的個案進行調查,以採取適當行動。 [image: 1695314927726-06-02_4.jpg] 房署正調查數宗懷疑違規個案 房署再回覆指,回應社會對違反居住規定的個案的關注,房屋署正就數宗懷疑個案進行調查,包括聯絡懷疑涉事單位的業主會面、到有關單位視察及要求有關業主提供所需文件,以了解單位居住情況,若涉瞞報或虚報資料,署方必定嚴肅跟進及採取適當行動。 長者家庭選樓的優先次序在一般家庭之前,並預留總單位三成的配額。例如今期居屋設有2,700個長者家庭配額,一般家庭則有5,554個配額,長者家庭有兩個編號,即除競逐長者家庭配額外,亦可經一般家庭配額選樓。參考居屋2022,白表長者家庭和一般家庭的選樓機會分別為16.2%及6.6%,而綠表長者家庭和一般家庭的選樓機會分別為5.1%和12.1%。 規定涵蓋對調空置調查 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有關條款一直存在,居屋申請者不應濫用長者家庭申請資格,若房署查明有個案違規,與公屋富戶政策一樣有欺瞞房署,應採取阻嚇性刑罰。他又指,網上有一些網民分享買居屋後與父母互換單位居住,亦有居屋炒家購入單位後空置,待禁售期過後售出圖利,均屬違反規定,故對於長者家庭未有與長者同住外,對調單位、「暗盤」出租和空置單位,均有機會被房署強制回購居屋。 長者家庭申請者想清楚才交表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表示,有關規定不是新要求,並指有部分參與「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申請者並非真心希望與年長親人同住,「只係想利用佢,加名攞個選擇權,(入伙後)又趕走佢,日頭又唔准佢返屋企」,違反了房委會規定。她又強調,有關規定不只適用於家有長者計劃,亦適用於其他購買單位但未有入住的申請者,房署均有權按規定回購單位。
  • 香港月租$7500的劏房是怎麼樣子?

    1
    2
    0 評價
    1 貼文
    768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695304385777-1040g00830p94llt2k0004a1nbamf8rb60r1kjs0-nd_whlt34_webp_wm_1-1.jpe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yVQe_QFXk 內地網友回應 無言以對,我住這房子估計會抑鬱,5個平的自由 我也會抑鬱。濕衣服掛在床上方 雖然房間小小 但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也很讓人羨慕了 這種8戶這麼乾淨也是這輩子第一次看見 像20年前的廣州,只是環境裝修沒這麼好而已 5平方就能包容你了?5平方的自由?? 其他都能忍 那個被子上面曬衣服我真的要瘋 雖然但是。。。這樣生活質量不高啊 她說話好舒服,讀書多的人真的好不一樣 宿舍的感覺 其實還好 7500啊,5平買下來應該用不了200萬吧,這租售比好羨慕啊,我們這邊買900萬的租不到7500啊 我也是 這是過的啥日子啊這 有人可人覺得這不好,但我覺得超好啊,有理想,有目標,平時去上班,很少在家,回家不過就是睡覺,一個小空間夠了,我除了睡覺房間小,別的快樂值都很高啊,我- 很羨慕這種自由奔放有知識有目標的女性,我膽小不敢闖,我在國外呆了幾年回來正常要去香港的,我沒敢怕自己不行,選了中國稍一般的地方,現在後悔又無耐,我羨- 慕她祝福她
  • 那些年公屋鄰里情:難忘「交換餸菜」互藏鄰居後備鑰匙

    1
    1
    0 評價
    1 貼文
    218 瀏覽
    香港公屋
    沙角邨於1980年落成,而我居住的金鶯樓則於1982年入伙。這幢大廈屬「舊長型」,而且三座相連,據說這設計在當時是比較罕有的。 [image: 1695299964058-%E9%81%A0%E8%A6%AA%E4%B8%8D%E5%A6%82%E8%BF%91%E9%84%B0.jpeg] 遠親不如近鄰 (本文內容節錄自《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增訂本)》。) 我記得,每座每層有20 個單位,三座合計便有60個單位。 當然,要完全認識全部60個家庭是不可能的事,但對於自己居住那座的20個家庭,要知道他們姓氏、背景,甚或建立親厚的關係,在那個年代可說完全沒有難度。 香港初代唐樓威靈頓街120號 逾130年歷史 藏3大碩果僅存特色香港老店.先達商店|設計系孫女承爺爺衣缽 把古老繡花鞋變潮物香港涼茶舖曾是年輕人最潮聚腳地? 追劇睇波聯誼全在這 搬屋前父母已不時教導:「公共屋邨不像我們住的唐樓一層兩伙,公屋的鄰居很多,你們見到鄰舍要主動喚姨姨叔叔,知道嗎?」 「很多」鄰居的概念於我而言着實陌生,以前住唐樓,只認識對面那家和樓上那家,還記得樓上的叔叔「打仔」的恐怖方法:邊追捕兒子,邊用手上的膠水喉管鞭打他,雖然我只目擊過一兩次,但小小的心靈已留下可怕的陰影。 所以當媽媽說住公屋會有很多鄰居時,我心中泛起了一個畫面:一個一個叔叔正拿着膠水喉管張牙舞爪、竭力「運功」,誓要將自己的兒子打至皮開肉綻…… 入伙了。由於舊居業主逼遷,我們收樓後便火速搬家。我座20個單位由最初只得寥寥數戶,慢慢的,全部家庭一家一家的入伙了。我的鄰居會是怎樣的呢?小孩子的夢魘會成真嗎? 事實證明,小孩子的想像力實在太豐富了。我們很快便認識了十多戶鄰居,其中幾個家庭更與我家關係密切。我們在二十多年的公屋歲月中,守望相助,充分印證了「遠親不如近鄰」這諺語。 我有三位好朋友(我們的諢號:四朵金花),她們分別是徐家、林家、陳家的女兒。林家與陳家女兒年紀與我相若,所以大家的思想發展最相近;徐家女兒比我年少三歲,小時候自命成熟的我偶爾會嫌她幼稚,偏偏母親與她的媽媽非常投契,二人情如姊姊,後來徐太太的兩名子女更成了我媽的誼子、誼女,我和哥哥也就多了兩個誼兄妹。 我與這個誼妹漸漸經常黏在一塊,偶爾我還會教她做功課、協助她完成勞作作品。每逢假日,我們會一起到遊樂場跑跑跳跳,或者兩家結伴出遊;有時我們會在課後的下午茶時間去飲茶,兩個母親聊聊這,聊聊那,兩個小女孩則玩玩具,談談不着邊際的話題。慢慢地,我覺得自己不再是家中的孻女,我有了一個妹妹,我成了別人的姐姐了。 除了孩子間一同玩樂和成長的情誼外,鄰里間的密切關係,在那年代的公屋中,處處可見。這種親厚情誼在「食」方面可見一斑。我媽媽廚藝了得,不時鑽研新菜式,試驗成功便會將成品分發到幾戶相熟的家庭,當然,鄰居都會禮尚往來,於是一待開飯時間,「交換餸菜」這場面就會時有發生。 誼妹一家住在我家毗鄰,他們是潮州人,有時他們會端來一大碗「鹹菜豬肚湯」。身為廣東人的我從未見過這東西,第一次看見的時候,看到碗內熱湯呈奶白色,一塊塊白白的豬肚和青綠的鹹菜載浮載沉,喝一口,鹹中帶點微辣,原來湯中擱了胡椒!又一次,誼妹母親煮了一碗東西,遠遠瞥見,黑壓壓的,近看原來是黑色的牛柏葉,當下童言無忌說:「你們沒有洗淨牛柏葉嗎?」誼妹母親噗嗤一笑:「這是黑柏葉,也是我們潮州名物。白色的牛柏葉是漂過的,黑色這種才是新鮮呢!」吃一口,口感爽中帶韌,好味! 交換食物的又豈止一家半家?自從我對面家的年輕太太搬走後,住進了一位老婆婆,她一生未有結婚,原來年輕時在有錢人家當「馬姐」;有時,她會端來一些不知名的食物,都是她自家製作:「少爺、小姐,有嘢食呀!」對於「少爺」、「小姐」這些稱呼,我們都習慣了,不再拒絕;對於她不時送上小食,我們更加卻之不恭了。 那個年代,鄰里間的密切關係,在「相互信任」這一環上更發揮得淋漓盡致。煮飯了,赫然發現沒有蛋,或者缺了鹽、糖、油等東西,往鄰居一借,簡直是一呼百應,而且大家都不會與你計較,所以這些東西往往都是「有借無還」,因為今天我問你借,明天可能到你問我借,總之,大家都是「無計」吧! 外出了,想着想着,好像忘了關掉爐火!大件事,隨時釀成火災!稍安毋躁,在商店借電話,搖一通電話給某某鄰居,他便會將走廊中單位外的煤氣掣關掉,一切化險為夷。如果外出時突然下雨又如何?衣服晾掛在窗外,怎辦?同樣,只消致電鄰居,他便會以你寄存在他家裏的後備鑰匙開門,幫你收起衣服。如果那鄰居不在家,致電另一位鄰居吧!因為他也有你家的後備鑰匙啊! 打從1982 年搬進這屋邨,直至媽媽於2011年離世退租,三十年間,我小時候幻想中張牙舞爪的鄰居叔叔從沒有出現過。現身的,反而是一個一個可以互相幫助、互為扶持,甚至互訴心事的好鄰舍。 三樓的鄰居們,你們現在還好嗎? 文:范詠誼(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現職中學教師) 「不孝廢青」與母親長期抗爭 求醫被指患精神病 社工揭另有故事簡約公屋如「即棄住宅」 劏房戶何處是家?本土製造遊戲大熱 粵語配音成賣點 讓玩家置身「黃金時代香港」植根城市綠洲的韌性 石梨坑村抗清拆:盡力打場必輸的仗跨性別青年中學成長路 揭香港校園對性小眾學生不公待遇移民英國不慣生活壓迫天氣差 棄餐館生意回流荔枝窩村盼復興家鄉 《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增訂本)》書本封面 書名: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增訂本) 作者簡介:范永聰博士,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一級講師,專門研究中韓歷史關係、東亞漫畫文化。有關漫畫的論述曾見於文潔華主編:《香港嘅廣東文化》(商務,2014年),〈「港漫」中的廣東文化形象:民俗文化之傳承與現代詮釋——以《新著龍虎門》為例〉。 范詠誼,七十年代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現職中學教師。喜歡閲讀、旅行和貓。 楊映輝,香港行政長官卓越教學嘉許狀(通識教育科)得奬者、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課程與教學)學位、新亞研究所史組文學碩士學位畢業。70後中學男教師,現主要任教通識教育科,藍田邨長大。 【本文獲「非凡出版」授權轉載。】
  • 輪候公屋7年有感:可以用4個字概括「坐以待斃」

    11
    0 評價
    11 貼文
    632 瀏覽
    下個月施政報告時一定話點點點鼓勵大家生育。大佬啊,生出來都無地方住,唔生小朋友反正容易有地方住。班膠官/李家超完全離地,但自己又覺得做咗好多嘢。房屋政策要與時俱進
  • 有地方住但無得收信! 申請公屋無法提供住址證明解決方法?

    1
    0 評價
    1 貼文
    889 瀏覽
    香港公屋
    兩人申請表格,但住的地方冇得收信件,通訊地址同居住地址唔一致,日常水電係業主直接告知,業主都係租信箱,以致無法提供居住地址證明,打過電話但成世都冇人聽,唯有想問下各位大俠有冇辦法解決?在此先謝過各位🙇🏻‍♀️ 網友回應: 新香港人?住大陸等公屋? 揾朋友或兄弟姊妹的地址用住先 水電無需收信?有冇業主? 大間的郵政局可以租用信箱 覺得匪夷所思,親戚都有掛 你住天橋底嗎? 你可以到民政署宣誓取得有效住址證明。 我曾經借住址俾朋友咁就賴嘢啦,佢老母借咗財務冇得還,啲收數就搵我啦,好彩最後搞得掂一毫子都唔使俾,我最記得兩個收數嚟我屋企門口講晒粗口,跟住我喺廚房攞把刀斬落個鐵閘度跟住開門兩個收數即刻跑走 唔明點解寫唔到地址,就算租唐樓套房都有個地址,仲會編配埋 A B C D 等單位,必要時註明住客大名咪得囉! 你問人睇吓邊一度有得租信箱,我朋友都係喺油麻地嗰度租個信箱。 定住豪宅不想人知? 我被限制思想了。究竟住系邊度會寫唔到地址?平時有沒有收電費水費銀行D信。講黎聽下 以前冇乜錢住過上水天平山村鐵皮屋,郵差會將全村嘅信放村口一個地方,但係佢唔會幫我哋擺入各自的信箱,佢淨係擺係旁邊嘅一張檯仔度,係全村所有人嘅信撈埋擺係果張檯仔度,要自己係果度搵翻自己果封信,試過係銀行辦儲蓄戶口銀行寄左幾次信比我,我都冇收到信 又冇彈翻比銀行。仲有水電費都係等業主抄表後手寫一張紙仔。跟住比返錢業主唔會有水電費單比我地。d水電費業主仲要收貴d。仲有水電費都係等業主抄表後手寫一張紙仔跟住比返錢業主唔會有水電費單比我地。d水電費業主仲要收貴d。 原PO: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osts/840894791044010/
  • 住左10幾年公屋大翻新!關於向房署申請調遷同邨另一單位

    1
    0 評價
    1 貼文
    1k 瀏覽
    香港公屋
    本人現時住喺公屋十幾年, 想計劃進行大裝修及訂造全屋傢俬, 但感到裝修期間會對生活造成不便, 能否用什麼理由向房署申請調遷往同邨另一個單位才進行大裝修, 待裝修完成後才交回現時的單位出來? 網友回應: 有錢大裝修及訂造全屋家俬,應該夠錢出去租一兩個月 如果大爆,正常都係去朋友,親戚屋企暫住,去搵短租1兩個月地方/平酒店住 去紅山半島,果度僭建咗好多吉位畀你去,唔好話住一兩個月,住成世都得 唔會有架。暫住人地屋企或者短租。 調遷???係咪發緊夢呀你 個個裝修都調遷,咁房署好很唔得閒 租酒店一個月 有錢裝修 無錢租酒店 你呢類家庭最岩就係羅返間公屋出黎比有需要既人 等上公屋人冇了期,太過自私。 你係唔係有妄想症 住公屋大咩裝修,當正間屋係自己做乜L? 對於一家人租住緊一佰呎唔夠的劏房戶,見到呢個post,叫佢哋情何以堪,直頭唔想做人 著數都攞得幾盡下喎 如果住喺公屋就冇,但係住居屋有吉單位係可以租比你暫住! 房署可以幫你搵搵同村附近天橋底, 應該有其他輪侯者訓緊, 你駛唔駛申請下? 你夠膽問先好野 出去租酒店啦,短期都係幾千蚊一個月啫...你都有錢大裝,無理由無錢住酒店既 瞓醒未呀你 我發覺呢個group帶比我好多歡樂,成日都有人問埋啲6uo問題。 笑咗,直接去房屋署問啦!睇吓佢哋點回答你。記得講俾我哋知 你咁講 我未上公屋 可摸耳又借個單位住下 等我畢業後先還? 原PO: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osts/840951134371709/
  • 初級公務員綠表配額明年起增250個:不住公屋亦可買綠置居!

    1
    2
    0 評價
    1 貼文
    1k 瀏覽
    香港公屋
    房委會通過公務員事務局建議,增加初級公務員及退休公務員的綠表資格證明書配額,從現有的500個增加250個至每年750個。局方相信,由於未來5年資助出售單位供應增加,增加公務員綠表配額並不會對居屋等供求構成威脅。 [image: 1695168221088-vd4zl20khdjcqalzpx8vgqc6y2jauab3p1uuyadblmk.jpeg] 公務員綠表資格配額增加 根據公務員事務局的公務員房屋福利,公務員可享公共房屋配額或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在公屋配額計劃下,合資格公務員可獲房委會編配公屋單位及發出綠表資格證明書。 根據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房委會每年為初級及退休初級公務員預留1000個公屋單位及500個綠表配額。據了解,由於需求日趨殷切,房委會擬增加相應的綠表資格證明書配額。 房委會建議,於未來兩個年度,綠表資格配額由現時500個配額增至800個配額,而在隨後三年,即2021/22至2023/24年度期間,配額會由500個增加至750個配額。新配額實施後,由於綠表人士增多,料日後的「居屋大抽獎」中,綠表競爭會更激烈。 設立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的目的,是酌情為初級及新近退休公務員取得較佳機會入住公屋。現時,計劃的配額為每年1,500個,當中包括1,000個公屋單位及500個綠表資格證明書名額。 建議增1000個公務員綠表配額 消息指,房委會冀於未來五年間,為相關公務員提供更多綠表資格證明書配額,以供他們在指定期限內購買居屋或「白居二」單位。 房委會解釋,隨著越來越多公務員年屆退休年齡,過去「配額計劃」的申請數目亦隨之增加。2008/09年的申請宗數為2,320宗,但2017/18年間已達1.17萬宗,增加約5倍。 據了解,房委會擬於未來兩年,即2019/20至2020/21年度,每年增加300個配額至800個;而在隨後三年,即2021/22至2023/24年度,每年增加250個配額至750個,即合共增加1,350個配額,並在五年期完結後進行檢討。 勢必增加綠表競爭 消息指,自2014年復建居屋,2015/16及2016/17年度的「配額計劃」申請者,分別購買了12個及42個新資助出售單位,佔新資助出售單位1.4%及1.6%。 假設相關建議獲通過,以今期新居屋為例,今次合共提供4,431個單位,在綠白表各半的情況下,綠表申請者可購買2,215伙單位。若公務員每年配額增至800個,或者增加綠表申請者的競爭。 由2024/25年度至2028/29年 度起,合資格公務員的綠表配額維持750個。翻查記錄,合資格公務員的綠表配額,在2021-22年度至2023-24年度的三個年度,均在限時配額增加措施下,維持於750個水平。
  • 華富邨公屋回憶:中學拍拖買杯雪糕手牽手走廊看日落

    1
    14
    0 評價
    1 貼文
    308 瀏覽
    香港公屋
    近年大家越來越喜歡發掘一些小眾的地方打卡拍照。沒想到其中一個打卡地就是我從小長大的家——有著「平民豪宅」之稱的華富邨。雖然我已經搬離華富邨一段時間了,偶爾我也會很想念以前在這裡度過的美好時光。 [image: 1695116373942-%E8%8F%AF%E5%AF%8C%E9%82%A8%E6%9C%80%E9%9D%9A%E5%85%AC%E5%B1%8B3.jpg] 華富邨位於港島南區瀑布灣,鄰近貝沙灣、置富花園和華貴邨。因為部分華富邨樓宇可以看到無敵海景,而且鄰近豪宅貝沙灣,所以華富邨也被譽為「平民豪宅」。其實華富邨早在1967年就落成了,屬於早期的公屋。可惜的是,預計從2026年開始,華富邨就要開始分期拆卸重建了。 [image: 1695115035717-%E8%8F%AF%E5%AF%8C%E9%82%A8%E5%85%AC%E5%B1%8B%E5%9B%9E%E6%86%B610.jpeg] 我爸爸差不多是第一批華富邨居民,到結婚後,媽媽也搬進來了。我們三口連同奶奶,一家四口一起住在這個狹小的房子裡面。聽奶奶說,他們一開始也不願意搬進來,因為華富邨的位置實在是太偏僻,交通非常不便。去最近的生活區香港仔也要坐車,得坐5-10分鐘,到了那邊才有比較多餐廳和超市。如果爸爸去中環上班就更遠,只能沿著狹窄的薄扶林道一路走。又或者走香港仔隧道一路到達銅鑼灣再轉回中環(要知道香港仔隧道是經常大塞車)。 [image: 1695115092969-%E8%8F%AF%E5%AF%8C%E9%82%A8%E5%85%AC%E5%B1%8B%E5%9B%9E%E6%86%B69.jpeg] 還有一點,華富邨原來是雞籠灣墳場,也是香港日治時期的亂葬崗,感覺不吉利。不過奶奶說當時太窮了,為了改善生活質素沒得選擇,所以還是願意住進來試試看。住進來才知道,原來香港政府特別設計華富邨作為首個市鎮式屋邨,會有基本的生活配套。例如商場、街市、停車場和學校等。 [image: 1695115119762-%E8%8F%AF%E5%AF%8C%E9%82%A8%E5%85%AC%E5%B1%8B%E5%9B%9E%E6%86%B68.jpeg] 住進來之後,商鋪也陸陸續續開張了,生活便利程度也隨之而提升。想來我們家還挺幸運的,被分配了一間坐擁一望無際海景的海景房。要知道華富邨的海景戶其實還是挺多的,因為當中有兩棟樓屬於雙塔式大廈。由接近海濱而較矮的低座,和遠離海邊的高座組合而成,讓更多住戶享有「無敵海景」。 [image: 1695116400022-%E8%8F%AF%E5%AF%8C%E9%82%A8%E6%9C%80%E9%9D%9A%E5%85%AC%E5%B1%8B2.jpg] 以前我放學回家後,最喜歡走到走廊盡頭,每次看到海裡有船,我就會興奮地叫奶奶過來看!奶奶也很喜歡在下午的時候,跟鄰居們倚靠欄桿,看著海景、扇著扇子地談笑風生,歡樂萬分。有時候,樓梯間的這些地方,也會有一些老伯伯在這裡下棋,悠閒地過一個下午。 [image: 1660285135424-wa1.jpeg] 可能因為從小就在這邊長大,同學也住在附近,所以我對每一棟樓都挺熟悉的。知道哪棟樓是欣賞夕陽最好的地方。然而,隨著年紀漸大,我也踏入了青春期,交了人生中第一個女朋友。而這條走廊也成為了我初中時的拍拖勝地。當年還是十幾歲的我,是一個窮小子。有時候我會去村裡買杯雪糕,我們兩個就手牽手在村裡不同位置欣賞日落。雖然很簡單,卻很快樂! [image: 1660285154032-wa4.jpeg] [image: 1660285135907-wa3.jpeg] 我和她經常欣賞夕陽的地方這個夕陽真的很美,就算現在已經搬離華富邨,我依然能清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image: 1660285154032-wa4.jpeg] [image: 1660285135738-wa2.jpeg] 華富村除了因為海景公屋而聞名之外,也因為附近有個瀑布而吸引了很多遊客。瀑布灣,顧名思義就是有一條瀑布。政府把附近的地方修成了一個公園,改名為瀑布灣公園。 [image: 1695115990950-%E7%80%91%E5%B8%83%E7%81%A3%E5%85%AC%E5%9C%92.jpeg] 每當大雨過後,這裡的瀑布範圍會比平時寬很多,因此也比平時更壯觀。吸引不少攝影發燒友過來拍照。如果你問我,住在這裡有沒有特別難忘的回憶,一定是有很多的!住在華富邨一個經常讓住別的區的朋友羨慕的就是,我家距離海洋公園特別近。以前去海洋公園的交通不是很方便。大部分的人都要先坐地鐵到金鐘地鐵站,再轉城巴,穿過香港仔隧道才到達海洋公園的門口。 [image: 1695116005367-%E8%8F%AF%E5%AF%8C%E9%82%A8%E5%85%AC%E5%B1%8B%E5%9B%9E%E6%86%B63.png] 但是,對於住在華富邨的我來說,去海洋公園真的超方便!Taxi的話最快6分鐘就到海洋公園門口了。因此,爸爸就給全家買了海洋公園年票。每當假日天氣不錯的時候,我們就會去海洋公園玩,就像我們家的後花園似的!這幾年,終於換我成家立業了,我也離開了華富邨。不過,華富邨依舊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小區。有著老朋友、老鄰居、老地方,那種熟悉的左右鄰里關係是在別的地方找不到的。加上有著滿滿的青春回憶(包括前女友哈哈),真的萬分感嘆。希望借著這篇文章好好紀念一下我的老家,趁它沒被拆卸之前,好好跟它道別。再見了我的華富邨。 [image: 1695116047231-%E6%B5%B7%E6%B4%8B%E5%85%AC%E5%9C%92.jpeg] [image: 1695116480369-%E8%8F%AF%E5%AF%8C%E9%82%A8%E6%9C%80%E9%9D%9A%E5%85%AC%E5%B1%8B1.jpg] 圖片來自網絡及「華富一邨民」FB圖片
  • 好奇一問:公屋呢個位可以晾衫?

    1
    4
    0 評價
    1 貼文
    1k 瀏覽
    香港公屋
    新公屋曬衫位晾衫架 [image: 1695114028458-%E6%96%B0%E5%85%AC%E5%B1%8B%E6%99%BE%E8%A1%AB%E6%9E%B61.jpg] 呢條管應該係冷氣機去水公喉 [image: 1695114040471-%E6%96%B0%E5%85%AC%E5%B1%8B%E6%99%BE%E8%A1%AB%E6%9E%B62.jpeg] [image: 1695114040576-%E6%96%B0%E5%85%AC%E5%B1%8B%E6%99%BE%E8%A1%AB%E6%9E%B63.jpeg]
  • 十月生效!每兩年公屋審查 虛假陳述凍結公屋申請5年

    1
    4
    0 評價
    1 貼文
    2k 瀏覽
    香港公屋
    房委會早前5月24日通過收緊公屋富戶及加戶政策,包括縮短至每兩年申報物業,富戶遷出前暫住期縮短至4個月等,並於2023年10月1日生效。有委員期望加強抽查及增撥資源打擊濫用公屋。 [image: 1695085349437-%E6%94%B6%E7%B7%8A%E5%85%AC%E5%B1%8B%E5%AF%8C%E6%88%B6%E6%94%BF%E7%AD%961.jpg] 收緊公屋富戶政策 新修訂的政策包括住戶要由現時十年申報持有物業,縮短至每兩年一次;另外,若查出屬富戶,原本一年的遷出限期,縮減至四個月。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這方面(在申報表上)會是非常容易,簡單的問題,他有就有(物業),沒有就沒有,我認為這樣東西比較容易;所以對他們不會造成太大滋擾。我們今次所做的修改,這些措施,目的不是想騰空或踢走公屋居民,所以統計數字,可以騰空多少單位,對不起,我估計不到。」 [image: 1695085349673-%E6%94%B6%E7%B7%8A%E5%85%AC%E5%B1%8B%E5%AF%8C%E6%88%B6%E6%94%BF%E7%AD%963.jpg] 其他新修訂的政策,還有簽了任何物業買賣協議,一個月內要申報;年長租戶的戶籍,如已有成年子女,不得再額外為其他成年子女加名;曾經申請公屋時有虛假陳述,不可在5年內再申請;曾經有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或觸犯屋邨管理扣分制,而被終止租約的前租戶,由兩年內不可再申請公屋延長至五年。 [image: 1695085349606-%E6%94%B6%E7%B7%8A%E5%85%AC%E5%B1%8B%E5%AF%8C%E6%88%B6%E6%94%BF%E7%AD%962.jpg] 扣分制亦加辣,亂拋垃圾、阻塞通道等,由扣五分加到扣七分;亂倒建築廢料、破壞水管令下層滲水、損毀及盜竊房委會財物、非法使用單位,由扣7分加到扣15分。 增撥資源打擊濫用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梁文廣:「可否用多些資訊科技,以及與其他不同政府同部門做多些連結,我們都提到可否在系統上,與土地註冊處或稅務局多些連結,輸入資料時,房屋署已可接收到可疑個案,未來方向肯定是在境外資產或內地資產上,怎樣做多些協作,可以找到有機會瞞報的情況。」 梁文廣指,現有80多萬公屋戶中,已有約50萬戶需每兩年申報物業一次,引述房委會指現有人手足以應付新增的申報數量。 第十一章: 發出遷出通知書後的上訴程序及對違反租約條款的租戶的限制租戶若嚴重違反租約條款或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管理政策,房委會會向有關租戶發出遷出通知書,着令租戶遷出單位,而違反租約或因「屋邨管理扣分制」終止租約的前租戶及其在租約終止時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申請會由遷出通知書屆滿翌日起有以下的限制: 現有公屋申請會被凍結兩年(由遷出通知書屆滿翌日起計),凍結期將不會被計算入公屋輪候時間內; 在兩年凍結期內,公屋申請的新個案將不獲接受辦理;及 當有關人士獲編配公屋時,不會獲編配地理位置、樓齡和樓層優於原住的公屋單位。 遷出通知書會連同一封附函發出,後者闡明終止租約的原因,及租戶在指定日期內提出上訴的權利。根據房屋條例第20(1)條規定,租戶有權就終止其租約一事提出上訴但他們必須在不遲於遷出通知書發出日期後起計15天內書面向上訴委員會(房屋)提出上訴。倘戶主因健康欠佳、離港等理由未能親身提出上訴,上訴委員會(房屋)主席會考慮准許名列於租約內的家庭成員代表戶主提出上訴。上訴委員會(房屋)會就租戶因終止租約而提出的上訴安排聆訊並作出裁決。 加強打擊濫用公屋的新措施: 為確保善用公屋資源,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在2023年5月24日通過一系列新措施,以加強打擊濫用公屋,當中包括加強對因為濫用公屋而被終止租約的前公屋租戶的限制。詳情如下: 由2023年10月1日起,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觸犯「屋邨管理扣分制」等而被終止租約的前公屋租戶及其在租約終止時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將禁止再次申請公屋的限制,由終止租約翌日起計兩年延長至五年。
  • 政府應扶一下躺平的香港人?浪費青春輪候公屋悲哀

    1
    2
    0 評價
    1 貼文
    397 瀏覽
    香港公屋
    一名港男在社交媒體自訴:今年46歲,2005年申請輪候一人公屋單位。18年以來,為防房屋署突擊入息審查,他一直不敢做長工,將收入控制在僅夠支付每月5000多元劏房租金和日常支出。然而,輪候公屋的家庭太多,等了18年還未輪到。「回想太天真,浪費我的青春。」他的感慨,再次驗證我的觀點:當土地資源集中建公屋,留給公屋之外的其他房屋種類的土地減少,導致公屋之上的房屋階梯缺失,收入高了反而住屋選擇更少,不少人刻意「向下流」來等公屋,鎖死大量勞動力。 [image: 1695071068557-img_1426.jpeg] 這種浪費青春等公屋的案例,正普遍地在香港發生。立法會研究部剛公布了一份名為《低收入及中低收入住戶特徵》的報告,揭示出一系列觸目驚心的現實。1996至2021這25年間,「非從事經濟活動的住戶」(即家中無任何人工作的住戶)在全港住戶中的比例從10.7%上升至20.4%,幾乎翻了一倍;而在「低收入住戶」(全港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中,家中無任何人工作的住戶的比例,更從1996年的33.8%上升至2021年的74.1%,25年來增長了120%。這即是說,目前每4戶低收入家庭中,就有3戶完全不工作。 完全不工作的家庭猛增,固然有人口老化的原因,導致全長者住戶增多,但處於勞動年齡卻不工作的住戶亦增長,且兩者增幅一致。尤其是在低收入住戶中,處於勞動年齡卻完全不去工作的家庭,25年增加212%。 扶貧迷思 越扶越貧 勞動年齡人士不去工作,可能是要照顧兒童、老人、病患等,但數據顯示,在低收入、非長者、不工作的家庭中,只有35.3%家中有需受照顧成員(如15歲或以下兒童、長期受照顧長者、殘疾、病患等),而40.8%的家中並無任何需受照顧的成員。 不去工作靠什麼生存?這份報告的數據顯示,對於低收入且不工作的家庭,特區政府提供的恆常現金福利佔其總收入的比例,從1996年的26.8%飆升至2021年的82.7%。筆者自己估計,剩下的17.3%的收入,很有可能來自非恆常的現金福利。25年來,香港的福利體系,讓為數不少正處於勞動年齡、家中並無受照顧者的家庭,徹底躺平了。 這一現象直接導致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香港的勞動參與率逐年下跌,勞動力供應嚴重不足。2023年4月,香港勞動參與率只有57.7%,低於中國內地、中國台灣、中國澳門、韓國、日本,比新加坡(2022年為70%)更低十幾個百分點,而且趨勢是持續下降。福利界和勞工界一直爭取的最低工資、最高工時、託兒服務、照顧者福利等等,對這類徹底躺平家庭而言,有什麼用呢?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的恆常現金福利開支持續飆升,從1996年的127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757億元,是1996年的6倍,而這還不包括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非恆常性的現金福利支出(如提供給公屋輪候人士的租金津貼、過渡性房屋特別津貼等),以及包含在房屋、醫療、教育方面的福利支出。比如,這份報告估算,特區政府通過公屋平均每月給予每戶公屋住戶的補貼約為1060至1430元,而香港共有82萬間公屋,每年給公屋居民的補貼至少100億元。 今時今日,不少個人與團體站在「扶助基層」的道德高地,樂此不疲地批評香港福利不足,要求增加這樣那樣的福利支出。但幾十年來,社會有沒有思考過,到底福利的目標是什麼?扶貧,是不是不斷增加福利,把貧困人口安頓在基層?為什麼香港福利開支飆升,貧窮人口卻未見減少,而且還讓更多人徹底「躺平」了?長此以往,香港公共財政還能支撐多少躺平的家庭? 早前,一位朋友分享一則案例。她的朋友移民新加坡後,並未出去工作。沒多久,新加坡福利部門約見她,提出若她出去工作,政府將提供額外補貼。她回覆說自己經濟狀況良好,不需政府補貼,官員卻回答,這個補貼是獎勵她出來工作、為新加坡做貢獻,與她的經濟狀況無關。 新加坡的這個思路,讓我頗為震驚。在香港,越躺平就越多福利,新加坡卻用福利來獎勵努力工作、為社會貢獻的人。而給弱勢群體的福利,往往設有嚴格的收入和時間限制。比如新加坡的公租房(類同香港公屋)只給最弱勢的家庭,且嚴格限制入住時間,只能租住兩年,之後若因特殊困難需要續租,必須重新申請。這樣的制度,迫使入住公租房的家庭必須努力往上走。雖然公租房在新加坡房屋總量中只佔4.6%(香港公屋超過30%),但平均輪候時間只需兩個月(香港現時為5.3年)。也正因這樣的福利體系,新加坡的勞動參與率高達70%,在區內領先。 鼓勵自立 力爭上游 筆者認為,香港各界是時候檢討,到底福利的目的和邏輯應該是什麼?是用福利來扶基層市民躺平,還是扶他們為自己努力、扶他們向上流動?為基層市民提供更好的福利,改善其生活,是文明社會的共同價值;但不經思考、簡單直接地為基層增加福利,結果往往是「越扶越貧」、「越扶貧越多人躺平」。慷納稅人之慨,卻讓更多人向下沉,上述數據已經清晰地證實了這一點。 尤其在房屋領域,我們不計代價建公屋,卻因此擠壓其他住屋類型的資源,公屋之上的房屋階梯嚴重缺失,收入增加後反而更難解決住房問題,居住質量還不如公屋,自然導致不少家庭不願通過勞動改善低收入的處境,以保持輪候或持有公屋的資格,一大批勞動力因此鎖在公屋中。 筆者認為,社會福利的目標,是為民眾提供最低安全網,而非用福利把人安頓在基層;扶貧的思路,應從扶「躺平」,轉變為扶「自立」。具體來看,可以從push(推動)和pull(拉動)兩方面着力。 在push方面,我們的福利需有「退出機制」。新加坡的公租房租用期只有兩年,之後就會退出,市民必須另謀出路;若有特殊困難要續租,必須重新申請。可見,公租房只是助困難家庭渡過難關的短暫落腳點,而非終生福利。這種「福利限時退出」的思維,非常值得香港參考:對於處於勞動年齡、家中並無需受照顧成員的家庭,可否限制其入住公屋、領取綜援的時間?畢竟,今日香港,企業請不到人是最迫切的問題,要找一份工作能有多難呢?當然,公屋限時居住,就需增加公屋之上的房屋台階,讓離開公屋的家庭有充足的房屋選擇,可以一步步向上流動。 在pull方面,應提供誘因,拉動有工作能力的人自立。譬如,對於既非長者又非照顧者的人士、新來港的單程證人士等,應提升各類再培訓或工作配對服務;針對照顧者,可增加支援,協助其出來工作。在扶助基層自立方面,筆者絕對贊同加大投入。 對於在職貧窮,諾貝爾經濟學家Milton Friedman曾提出過負入息稅(negative income tax)的思路。他建議對符合條件(如每月工作達到某個時數)的工作人口,若收入低於某個水平,不但不用交稅,還應對其作出補貼。負入息稅目前在英、美都有實踐;前文提到的新加坡案例更特別,用之作為市民自立的獎勵,而不論其薪酬高低。當然,負入息稅也有弊端,但這背後的邏輯,值得我們思考和汲取:一個社會,只有努力工作的人過得比依賴福利的人更好,才能鼓勵更多人自立。 扶貧:是扶躺平還是扶向上流動?
Copyright © 2022 u8h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