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角邨於1980年落成,而我居住的金鶯樓則於1982年入伙。這幢大廈屬「舊長型」,而且三座相連,據說這設計在當時是比較罕有的。
遠親不如近鄰
(本文內容節錄自《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增訂本)》。)
我記得,每座每層有20 個單位,三座合計便有60個單位。
當然,要完全認識全部60個家庭是不可能的事,但對於自己居住那座的20個家庭,要知道他們姓氏、背景,甚或建立親厚的關係,在那個年代可說完全沒有難度。
香港初代唐樓威靈頓街120號 逾130年歷史 藏3大碩果僅存特色香港老店.先達商店|設計系孫女承爺爺衣缽 把古老繡花鞋變潮物香港涼茶舖曾是年輕人最潮聚腳地? 追劇睇波聯誼全在這
搬屋前父母已不時教導:「公共屋邨不像我們住的唐樓一層兩伙,公屋的鄰居很多,你們見到鄰舍要主動喚姨姨叔叔,知道嗎?」
「很多」鄰居的概念於我而言着實陌生,以前住唐樓,只認識對面那家和樓上那家,還記得樓上的叔叔「打仔」的恐怖方法:邊追捕兒子,邊用手上的膠水喉管鞭打他,雖然我只目擊過一兩次,但小小的心靈已留下可怕的陰影。
所以當媽媽說住公屋會有很多鄰居時,我心中泛起了一個畫面:一個一個叔叔正拿着膠水喉管張牙舞爪、竭力「運功」,誓要將自己的兒子打至皮開肉綻……
入伙了。由於舊居業主逼遷,我們收樓後便火速搬家。我座20個單位由最初只得寥寥數戶,慢慢的,全部家庭一家一家的入伙了。我的鄰居會是怎樣的呢?小孩子的夢魘會成真嗎?
事實證明,小孩子的想像力實在太豐富了。我們很快便認識了十多戶鄰居,其中幾個家庭更與我家關係密切。我們在二十多年的公屋歲月中,守望相助,充分印證了「遠親不如近鄰」這諺語。
我有三位好朋友(我們的諢號:四朵金花),她們分別是徐家、林家、陳家的女兒。林家與陳家女兒年紀與我相若,所以大家的思想發展最相近;徐家女兒比我年少三歲,小時候自命成熟的我偶爾會嫌她幼稚,偏偏母親與她的媽媽非常投契,二人情如姊姊,後來徐太太的兩名子女更成了我媽的誼子、誼女,我和哥哥也就多了兩個誼兄妹。
我與這個誼妹漸漸經常黏在一塊,偶爾我還會教她做功課、協助她完成勞作作品。每逢假日,我們會一起到遊樂場跑跑跳跳,或者兩家結伴出遊;有時我們會在課後的下午茶時間去飲茶,兩個母親聊聊這,聊聊那,兩個小女孩則玩玩具,談談不着邊際的話題。慢慢地,我覺得自己不再是家中的孻女,我有了一個妹妹,我成了別人的姐姐了。
除了孩子間一同玩樂和成長的情誼外,鄰里間的密切關係,在那年代的公屋中,處處可見。這種親厚情誼在「食」方面可見一斑。我媽媽廚藝了得,不時鑽研新菜式,試驗成功便會將成品分發到幾戶相熟的家庭,當然,鄰居都會禮尚往來,於是一待開飯時間,「交換餸菜」這場面就會時有發生。
誼妹一家住在我家毗鄰,他們是潮州人,有時他們會端來一大碗「鹹菜豬肚湯」。身為廣東人的我從未見過這東西,第一次看見的時候,看到碗內熱湯呈奶白色,一塊塊白白的豬肚和青綠的鹹菜載浮載沉,喝一口,鹹中帶點微辣,原來湯中擱了胡椒!又一次,誼妹母親煮了一碗東西,遠遠瞥見,黑壓壓的,近看原來是黑色的牛柏葉,當下童言無忌說:「你們沒有洗淨牛柏葉嗎?」誼妹母親噗嗤一笑:「這是黑柏葉,也是我們潮州名物。白色的牛柏葉是漂過的,黑色這種才是新鮮呢!」吃一口,口感爽中帶韌,好味!
交換食物的又豈止一家半家?自從我對面家的年輕太太搬走後,住進了一位老婆婆,她一生未有結婚,原來年輕時在有錢人家當「馬姐」;有時,她會端來一些不知名的食物,都是她自家製作:「少爺、小姐,有嘢食呀!」對於「少爺」、「小姐」這些稱呼,我們都習慣了,不再拒絕;對於她不時送上小食,我們更加卻之不恭了。
那個年代,鄰里間的密切關係,在「相互信任」這一環上更發揮得淋漓盡致。煮飯了,赫然發現沒有蛋,或者缺了鹽、糖、油等東西,往鄰居一借,簡直是一呼百應,而且大家都不會與你計較,所以這些東西往往都是「有借無還」,因為今天我問你借,明天可能到你問我借,總之,大家都是「無計」吧!
外出了,想着想着,好像忘了關掉爐火!大件事,隨時釀成火災!稍安毋躁,在商店借電話,搖一通電話給某某鄰居,他便會將走廊中單位外的煤氣掣關掉,一切化險為夷。如果外出時突然下雨又如何?衣服晾掛在窗外,怎辦?同樣,只消致電鄰居,他便會以你寄存在他家裏的後備鑰匙開門,幫你收起衣服。如果那鄰居不在家,致電另一位鄰居吧!因為他也有你家的後備鑰匙啊!
打從1982 年搬進這屋邨,直至媽媽於2011年離世退租,三十年間,我小時候幻想中張牙舞爪的鄰居叔叔從沒有出現過。現身的,反而是一個一個可以互相幫助、互為扶持,甚至互訴心事的好鄰舍。
三樓的鄰居們,你們現在還好嗎?
文:范詠誼(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現職中學教師)
「不孝廢青」與母親長期抗爭 求醫被指患精神病 社工揭另有故事簡約公屋如「即棄住宅」 劏房戶何處是家?本土製造遊戲大熱 粵語配音成賣點 讓玩家置身「黃金時代香港」植根城市綠洲的韌性 石梨坑村抗清拆:盡力打場必輸的仗跨性別青年中學成長路 揭香港校園對性小眾學生不公待遇移民英國不慣生活壓迫天氣差 棄餐館生意回流荔枝窩村盼復興家鄉
《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增訂本)》書本封面
書名: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增訂本)
作者簡介:范永聰博士,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一級講師,專門研究中韓歷史關係、東亞漫畫文化。有關漫畫的論述曾見於文潔華主編:《香港嘅廣東文化》(商務,2014年),〈「港漫」中的廣東文化形象:民俗文化之傳承與現代詮釋——以《新著龍虎門》為例〉。
范詠誼,七十年代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現職中學教師。喜歡閲讀、旅行和貓。
楊映輝,香港行政長官卓越教學嘉許狀(通識教育科)得奬者、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課程與教學)學位、新亞研究所史組文學碩士學位畢業。70後中學男教師,現主要任教通識教育科,藍田邨長大。
【本文獲「非凡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