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貼文
-
無公德心!公屋細路走廊玩滑板車嘈住上網課
疫情下公屋走廊是小孩放電勝地,但吵到鄰居應如何處理?有公屋女生大呻疫情下苦況,稱自己的房間對正走廊非常應聲,但有小孩幾乎每天都在走廊玩滑板車很嘈吵,令她每天要在轆聲和嬉戲喧鬧聲中上網課,更發現當時孩子的家長亦在場,她不禁大嘆,「你咁大聲嘈到人,會唔會太冇公德心呢?」。有網民直言遇到同樣情況,就算投訴都沒什麼效果,又說居屋和私樓可能有同樣情況,要視乎有沒有好鄰居,更笑言小朋友尖叫聲才是真正夢魘。不過,有留言提及疫情下公園封閉,小朋友總需要空間放電,提議樓不如直接向小孩父母反映,希望協調後鄰理能和睦相處。
有女生投稿至facebook專頁「生仔要考牌系列」,透露自己是公屋住戶,房門對着走廊非常應聲,早前她幾乎每天都聽到小孩在走廊玩,「可能你會話:『住公屋好多人係咁』」,但孩子是玩滑板車,走廊頭玩到走廊尾,而且還不停尖叫,「轆到你會feel到地下嘅震動」。她早上要在轆聲和嬉戲喧鬧聲中上網課,「有時要開咪 present(報告)都驚佢哋會喺度嘈」。
樓主原以為小朋友是由公公婆婆照顧,但有次發現原來媽媽也在場,更陪他們一起玩。她投訴後小朋友停了一排,「今日又嚟過」、「BB就着住BB鞋行嚟行去,bibi聲咁,十分滋擾;大啲嘅小朋友今次冇玩滑板車啦,但就不斷喺度大叫」。她認為疫情下很多市民在家工作及上網課,有人平日都要返夜班,「你咁大聲嘈到人,會唔會太冇公德心呢」,如小孩要放電,家長應帶他去公園或至少落街玩,縱使走廊是公家地方也不應影響他人,在狹窄環境玩滑板車也極危險,「衷心希望有公德心嘅人先好生小朋友」。
帖文引來熱議,有網民直言亦遇到同樣情況,有班小朋友在晚上仍在走廊狂歡,「一路跑一路尖叫」,去投訴也是一副懶理的樣子,「你有你投訴,佢哋有佢哋玩,咁無恥真係人都癲」,又提醒部分家長未必會理會投訴,「一句細路係要放電就似老馮甘,全世界要遷就包容」。
可是許多提到疫情下小朋友沒有地方「放電」,公園又封閉,平日管理員也會阻止玩滑板車,家長擔心感染又不讓他們到處去唯有在走廊玩,可惜同時許多打工仔要在家工作,是絕無僅有的特殊情況,「如果真係嘈親,你咪出去同佢哋講,走廊咁應聲其實佢哋都唔想」、「大家都係香港人,不如互相包容下」。
有網民笑言滑板車聲不是最恐怖,小朋友尖叫聲才最有破壞力,「細路啲尖叫聲好可怕」,「你習慣咗,就唔怕住猛鬼嘅酒店㗎喇」。有留言又安慰樓主,「唔好以為居屋、私樓就好好隔音,一樣㗎咋,好鄰居要睇運氣」
-
政府交還公屋下月可入伙!皇后山邨/荔景邨
第五波疫情持續,港府早前曾徵用新落成公屋及過渡屋單位,改作隔離措施用途。特首林鄭月娥今日(13日)於抗疫記者會指出,隨確診數字持續回落,早前改作社區隔離設施的皇后山邨皇溢樓及皇澄樓﹑荔景邨恒景樓,將在本月底交還房委會,恢復公屋用途,涉及3,000多伙。
至於早前同樣被徵用的錦田江夏圍和元朗東頭「同心村」過渡房屋項目,也會在下周起,分別交還予相關營運機構,涉約2,500伙。
受影響準住戶可分批於5月底至6月中陸續入伙
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指,房委會將檢視每個公屋單位的設施狀況,並進行修繕工作,使公屋申請人可安心入住。而隔離設施內的指揮中心、醫療中心及物資存放中心等,房委會將還原原本用途。他表示,房委會盡早完成相關工作,盡快安排準租戶分批在5月底至6月中陸續入伙。
至於涉事的兩個過渡房屋項目,陳帆稱,相關營運機構亦會檢視及修繕樓宇狀況,同時會繼續完成早前受改裝影響而中斷的工程,例如附屬設施大樓、其他公用空間等,預計過渡屋租戶,亦可在5月內陸續入住。被徵用單位會深層消毒 贈送家俬予過渡屋營運機構
陳帆表示,在交還單位前,衞生署會移走單位內的家俬及設備,送往其他隔離設施,而曾用作隔離設施的單位,將會深層消毒。至於過渡房屋,陳帆稱,單位內的家俬及設施將會贈送予項目的營運機構,供日後搬入的基層家庭使用。
日後隔離以方艙為主 暫不會編配陌生人入住同一單位
林鄭月娥表示,現時6個由中央援建的社區隔離設施(俗稱方艙醫院),共提供約5,000單位。她說,方艙醫院將成為本港主流社區隔離設施,往後若有大量人士要入住隔離設施,將會以方艙醫院為主。她又指,隨現時壓力減少,不會再將陌生人編配在同一單位,自第五波疫情爆發後,已超過1.4萬人曾入住方艙醫院。
她續說,早前有不少酒店改作社區隔離設施用途,但隨方艙醫院落成,不少酒店已改變用途,例如成為安老院舍或醫管局員工的閉環酒店、供內地援港醫療隊入住,或成為海外回港居民的強制檢疫酒店。
-
想中皇后山邨呀!唔想要屯門
雖然派到樓有急切需要都要要,但想中皇后呀!唔想要屯門,有人話屯門快開派,皇后仲未郁,都唔知要等到幾時先有結果😔
G1378xxx 新4
11/2021 S1,13/12/2021 見主任,14/12補文件
5/1/2022 S2 -
皇后山邨邊棟樓最好?
邊個餐好?諗到頭都有啊!
-
皇溢樓2樓
向東北,樓景,樓下私人停車場,加上商城、平臺其實至少七層樓高。 -
皇盛樓3樓
向西北,左邊有樓擋西斜,樓下私人住宅景,邊個餐好,唔知點揀,諗到頭都大。
其實如果再高兩三層都唔會咁煩。
-
-
痛失公屋!避疫兩個月遭房署收回已派公屋
本港住屋問題嚴重,輪候公屋時間不斷創新高,現時一般申請者平均要等6年。有婦人於網上發文大呻,稱已輪候公屋8年,早前好不容易獲編配深水埗海達邨公屋單位,但由於年初香港爆發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她於農曆新年時回內地避疫2個月,並與房屋署約好保留單位,惟近日她回港後,卻收到房署寄出的信件指她沒有接受單位,因而失去1次編配機會,令她十分心痛。惟網民對其遭遇卻不表同情,直指她有條件不住在香港,不應霸佔公屋資源。
小紅書公屋討論
有冇同款,好不容易等到公屋,我回大陸過年因為疫情嚴重来回2⃣️個月時間,跟房屋處約好保留單位,他就给我整這出
該名婦人於社交平台「小紅書」發文並貼出房署信件,該封信於3月4日發出,內容提到房署曾編配深水埗海達邨公屋單位予她,但她沒有接受,由於她未能提供「可被接納」的拒絕編配理由,因此失去了1次編配機會,現時僅餘2次機會。婦人十分「肉赤」地指出,自己因回內地避疫2個月所以錯過編配,不滿道「跟房屋署約好保留單位,他就給我整這出」。等候公屋返大陸避疫
不過網民並不同情樓主,認為香港房屋供應緊拙,樓主既能回內地避疫,即可以長時間不在港居住,應將公屋資源留給更有需要的人,「證明你不是常住香港吧,也不需要這間屋」、「沒有人會這樣子等你的,等房屋的人太多了」、「又唔係長住,好心就留返間屋畀其他人啦」、「依啲人真係令人討厭,香港好多窮人好需要公屋㗎!」、「證明樓主不是需要,海達新樓咁好都唔急住回香港」。
該名婦人其後留言解釋,自己已輪候公屋8年,為等編配單位之前連孫兒出生也沒回內地,但因須回內地辦理手續讓兒子來港,所以順便回去避疫,強調「回大陸辦我兒子來香港的事一樣重要」。惟事件再度惹來網民質疑,指她在內地連孫兒都有了,即兒子應在內地出生,家庭安居於內地,「仲有冇需要全家申請嚟香港呀?」。
-
入息超額!$2.9萬筍工港男為公屋辭職
香港土地問題,上樓不容易,有言「得公屋得天下」,有名港男跟老婆排了公屋4年近日收到審查信,現時他倆月入共約5萬元,超出入息限額,港男計劃辭去月入平均約2.9萬的工作等上公屋,可是很忐忑,現時工作對他來說是筍工,但長遠又認為上公屋較好,陷入兩難。公屋與工作2選1
該港男於星期日(27日),在連登討論區以「公屋與工作的抉擇」為題發帖,詢問網民意見,事主排了4年公屋,近日收到信要審查,可是他跟太太收入共約5萬元,超出公屋要求的入息上限,夫妻月花1萬元正租住350呎樓,如成功上樓,估計2人單位租金約$1300至$2000,公屋呎數約150至250呎,事主如想上公屋,大前提是處理好入息,計劃辭職。
我學歷毅進仔,份工私人司機平均月薪2萬9,9成時間都Hea自由活動,舒服好工好老細,如果我辭職都好難搵得返依家呢個人工同舒適程度。
他很不捨現時工作,形容為「份工人工同舒服到我願意幫佢打一世工」,處於公屋與工作的抉擇間。
有忐忑過係咪真係為間屋放棄份工,但係長遠咁睇好似上咗樓條路點都好行啲。老細都有返咁上下年紀,應該捱唔到去我退休,工就一定唔會無得開嘅,最多搵少啲同辛苦啲。
以公屋作踏腳石抽居屋
事主沒有想過一世住公屋,過往有數十年抽居屋資歷的他,形容抽居屋「同六合彩一樣」難中,他就想到以公屋為踏腳石去抽居屋,如以「綠置居」增抽中居屋的機會。
雖然他現時入審超額,但將利用重審入息資產有所調整的機制,如果上到樓,事主大機會考慮買白居二或抽居屋,有感2人公屋單位太細,若有機會生仔不夠用。
壓力開支大不買私樓
有網民建議事主有能力不如買私樓,他提及很多考慮因素,買私樓供二三十年,經濟加息環境因素,兩人事業不一定穩定去夠支持債務,私樓的維修項目、差餉管理費等又是一筆數。事主指跟太太早前收入只是約共3萬元,現時能有如此收入是幸運。
我哋兩個都係毅進仔基層工,我承認喺肺炎肆虐當中,我哋兩個人工事業都逆流而上係好彩,但係唔排除一個唔好彩下年變返月入30K就GG(玩完) 。
網民支持︰公屋大過天
網民就此有不同意見,部分支持上公屋是優先考慮,「有綠表已經2個世界,又可以抖兩年,司機唔驚無工開」、「公屋大過天啦,冇咩好抉擇」。另一方有人反對放棄筍工,認為「份工穩定寧願捱多幾年儲首期買樓」、「好工可遇不可求」。
樓主其實心中有數,「其實條路都決定咗八成係點行」,想上公屋為先,只是想看看更多網民意見,可否啟發有不同做法,他承認「窮人思維,如果唔係窮,點會諗公屋」。
-
老母想離婚老豆拒簽紙公屋分戶...
公屋夫婦離婚手續多,更可能要處理分戶事宜。一名港男指自己一家五口同住公屋,母親打算離婚並分戶,但作為戶主的父親拒絕搬走,也不願簽署任何文件,令事主束手無策。翻查資料,房署一般會以靈活方法處理離婚後公屋單位安排,通常會支持將單位撥予需照顧子女或認可住客較多一方,而離婚雙方同獲公屋編配門檻則更高。公屋分戶
一名港男日前於香港討論區發文,指自己與妻女,以及父母同住一個4至5人公屋單位,最近母親希望單方面離婚,事主一家亦想繼續與母親同住,故希望可與父親分戶,形容「真係同父親相處唔到」。
然而作為單位戶主的父親卻不願簽署任何文件,事主曾就此問題向房署查詢,對方最初表示只要有離婚紙,如房署主任上門協調後父親仍不肯分戶,就可轉介社工處理;而然其後又指如戶主不肯簽任何文件便無法分戶,令事主感到無助,「成件事企咗喺度」。
事主形容父親固執,「係要霸住間屋,死都唔會去中轉屋」,更反建議母親搬到中轉屋居住。事主又稱,即使母親願意搬到中轉屋,他與妻女也「冇地方住」,故向網民詢問意見:「自己本身都排咗公屋3年,我仲有咩方法可以搞到分戶同母親一齊住?」
房署主張彈性處理 照顧子女一方或有「優勢」
據房署「分戶政策」資料指出,公屋租戶之家庭成員如出現嚴重且根深柢固的不和,或具其他合理而值得體恤的理由,房署會按其特殊情況作出考慮。惟資料亦指出,原住戶和分拆戶分別都需要接受入息及資產限額審查,如任何一方未能通過,則分戶申請將不獲考慮。
據房署「公屋住戶離婚後的住屋安排」,房署會以靈活方法處理因離婚而產生的住屋問題。當離婚訴訟完結後,承祖人及/或其前配偶應與所屬屋邨之辦事處聯絡,職員會透過面談向有關人士講解房署政策及商討安排,處理方式一般可參考以下資料而定。 -
新過渡性房屋現接受申請!紅磡雅園+深水埗德薈III
政府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讓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或有迫切住屋需要家庭入住。聖雅各福群會位於紅磡的「雅園」現接受申請,提供31個單位,設有獨立廚廁,非綜援家庭月租4,440元起;另外路德會推出的第3個酒店式過渡性房屋項目「德薈III」亦已接受申請,限1人或2人家庭入住,月租3,700元起。「雅園」附獨立廚廁 月租4,440元起
聖雅各福群會將於今年在紅磡漆咸道北和鶴園街交界推出全新社會房屋「雅園」,以協助基層家庭改善居住環境。「雅園」位於紅磡鶴園街23號,將提供31個房間,包括2至4人單位以及1個無障礙單位。
服務對象為2至4人家庭,非綜援家庭,現正居於劏房或其他不適切房屋的公屋輪候人士,並符合有關申請資格及通過面試。月租為家庭總收入的30%,或由4,440元至6,005元不等,以較低者為準則;綜援家庭則會根據綜援租金津貼調整。每個單位附設獨立洗手間及浴室,提供電熱水爐,並於獨立開放式廚房提供電爐。成功獲批的住戶預計於本年8月入伙,住宿期為2年,按需要可續約1年(以許可協議為準),預計80人受惠。
項由3月14日起開始接受申請,4月8日截止,合資格人士可透過網上申請,或郵寄、電郵或親臨遞交申請表格,詳情可瀏覽網頁或致電6916 7670查詢。
「德薈III」3月底開始入住
另外,香港路德會和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在深水埗區第3個推出的酒店式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THE CONCORDIA III - 德薈III」,位於海壇街164號,為正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居住不適切住房人士,提供良好居所和改善生活水平。
項目向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人士,或居於惡劣環境的1或2人家庭,提供48個單位,租期為3年。單位面積約92呎至103呎不等,每個單位上限2人入住,附設雙人床、電視機、雪櫃、冷氣機、衣櫃、獨立洗手間及淋浴間,月租3,700元至4,250元不等,已包無線網絡費用,單位內不可煮食、吸煙或飼養寵物。
項目設有2個無障礙單位,附有緊急叫喚鐘、扶手等輔助設施,接受肢體殘障人士申請。「德薈III」會向住客提供鼓勵式優惠券,每月成功儲蓄便可獲得,日後遷離時可全數取回有關儲蓄。
項目在3月14日中午起接受申請,合資格申請者將按申請次序進行面見和配對單位,如額滿將按申請次序自動加入輪候列,3月底陸續開始入住。
合資格人士可於深水埗南昌街21至23號王子酒店領取申請表,或從機構網站或項目Facebook專頁下載表格,填妥後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郵寄或親自遞交至九龍深水埗南昌街21-23號王子酒店「德薈 II」,信封上須註明「申請德薈 III」,收集表格時間為上午7:30至下午10:30。
-
25萬公屋需裝隔氣管!小心阻房署入屋檢查會扣分
公屋連番爆疫,渠管被指是元兇。房委會昨通過一項涉天台排氣管和兩項涉單位隔氣彎管的公屋排氣管改善工程,後兩項分別涉25.5萬和7.1萬伙。房委會同時擴闊公屋扣分制,住戶阻止房署人員入屋檢查項目亦可扣分。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擔心疫下有公屋戶不願開門予外人,望住戶配合人員施工。
另改善公屋天台排氣管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昨通過撥款6.19億元繼續排水管改善計劃,改善現有公屋大廈排水管,其一是參考屋宇署對新建樓宇的作業備考,將天台排氣管開口的位置伸延與鮮風進風口或與天台地面相距超過3米,減少大廈擾流現象,涉1315幢大廈、2.5萬條排氣管。
其二是加裝分支接駁喉管,收集洗手盆排水,補充地台去水口隔氣彎管內的水,防止「水封」流失,涉及25.5萬個單位。其三是為廁所地台去水口與毗鄰單位共用廢水管的單位加裝獨立U形隔氣彎管,防止氣體及異味傳播,涉約7.1萬個單位。
有關工程今年8月分階段落實,首兩項工程預計需時2.5年,第三項預計2.5年內可完成大部分工程。
黃碧如稱,第三項加裝U形隔氣彎管工程需住戶配合,擔心疫下部分住戶拒外人入屋,但她提醒,房委會亦擴闊了公屋扣分制關於不讓房署指派工作人員進入單位可扣分的範圍,除加入「毗連單位的地方」,進入目的亦由原本僅限維修擴至保養、檢查和施工等,有關改動亦並非只適用於是次工程,日後房署人員若檢查涉嫌未經批准改動,住戶拒絕讓人員入屋亦可能扣分,最嚴重是終止租約。
-
公屋網上申請表 | 公屋申請電子服務
香港租金貴樓價又高,不少香港人都想申請公屋減輕生活壓力。但公屋不是人人可申請,亦有既定的申請程序,以下為公屋2022年最新公屋申請資格及公屋申請電子服務,以及最新公屋入息資產限額!
公屋申請2022
房委會自從2020年4月29日起推出「公屋申請填表易」網上填表服務,更方便省時。要使用「公屋申請填表易」,首先要在房委會網頁註冊帳戶,簡單幾步便可完成。
公屋如何申請?
申請公共租住房屋 (公屋),請跟從下列步驟:
- 了解申請資格
- 索取申請表
- 填寫及遞交申請表
- 獲登記的公屋申請
- 出席詳細資格審查面晤
- 接受獲配公屋單位
公屋申請小冊子 (申請須知)
公共租住房屋申請須知 HD274.pdf
如你對公屋申請程序有任何疑問,請致電房委會熱線2712 2712。公屋網上申請資格
公屋申請者必須符合以下五個要求
- 申請者必須年滿 18 歲
- 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必須現居於香港,並擁有香港入境權,且居留不受附帶逗留條件所限
- 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在港並無持有任何住宅物業
- 配屋時,申請表內至少一半成員須居港滿 7 年,而且所有成員均在香港居住
- 申請者的住戶總月入和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現行限額
新申請不可揀市區
除了「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的合資格申請者,新登記的公屋申請人只可選擇以下非港九市區:
- 擴展市區(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
- 新界(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
- 離島
2014年9月30日或之前已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則可更改其公屋選區為市區。
網上公屋編配輪候時間
根據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數字,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 5 年以上,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約 3 年。非長者 1 人申請者則需等候約 30 年。
輪候公屋可長達數年時間,如期間經濟收入有改善,不妨留意二手市場放盤,若遇上業主劈價盤,隨時可低市價一成買入,即上千居物色各區筍盤,抓緊機會上車做業主。
公屋申請表
PDF格式不可於網上遞交
公屋申請表 HD300.pdf公屋申請程序
一般公屋申請正常程序如下:
- 遞交申請
- 初步審批合格,3個月內獲印有申請編號的「藍卡」,不合格重遞申請
- 詳細資格審查
- 審查通過,輪候配房;不通過可於半年後恢復申請
- 成功配房
公屋申請電子服務
公屋申請填表易(可於網上遞交)
https://eservices.housingauthority.gov.hk/eprhas/#/網上公屋申請
網上公屋申請正常程序如下:
- 登記/登入帳戶
- 網上填寫申請表
- 列印和簽署申請表及聲明書
- 準備所需證明文件
- 親身遞交或寄回房屋署申請分組
公屋上申請詳細教學
https://www.u8hk.com/topic/27/香港公屋-3分鐘網上申請公屋教學-入息要求申請資格一覽
公屋申請常見問題
申請到公屋後,是否可一直長住?
公屋租戶還需要符合「富戶政策」,房委會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衡量住戶是否符合資格續住公屋,如公屋租戶入息或資產超出限額,便須補繳額外租金;如超出過多,有可能要遷出單位。
入住公屋後,公屋租金會如何調整?
公屋租金因應「公屋戶收入指數」調整加減幅度,房委會每月會抽選 2,000 名公屋租戶填報「入息申報表」,以作計算收入指數之用。房委會每 2 年 (雙數年份) 會檢討租金一次。
申請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如下:
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 (2021年4月1日起生效)
最後更新: 2022年3月15日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以下為 2021年 4月 1日起生效的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
家庭人數 入息限額 總資產
1人 $12,940 $266,000
2人 $19,550 $360,000
3人 $24,410 $469,000
4人 $30,950 $548,000
5人 $37,180 $609,000
6人 $40,840 $659,000
7人 $46,770 $703,000
8人 $52,310 $737,000
9人 $57,710 $815,00010 $62,980 $878,000
-
公屋高私樓1倍陽性比率!圍封強檢大廈急增
第五波疫情持續蔓延,近日圍封強檢大廈增多,過去兩周共有60幢,涉及逾8.5萬人次,找出逾萬宗初步陽性個案。「01研數所」分析發現,公營房屋整體陽性比率達12.5%,較私樓多1倍,部分大廈陽性比率更超過20%,相當於每5個人便有1人中招!即看近期哪區最多圍封廈,公營房屋和私樓比例,陽性比率較高大廈和屋邨或屋苑有哪些。近日因污水病毒量高或其他高風險因素而要圍封強檢大廈增多,過去一周(2月27日至3月5日)共約40幢須圍封,較再前一周(2月20-26日)約20幢多出1倍。而過去兩周約60幢圍封強檢大廈中,有近八成、49幢均為公屋,5幢居屋及綠置居綜合屋苑,私人住宅則較少、僅6幢。過去兩星期,這些有較高危的大廈主要分布於沙田、觀塘、九龍城、葵青等區域。
上述大廈圍封強檢,共涉及85,150人次,找出10,389宗初步陽性個案,比率達12.2%(僅包括已接受檢測人士,下同)。而值得留意的是,公營房屋整體陽性比率高達12.5%(約8萬人次檢測,有約1萬宗初步陽性個案),較私樓的6.2%多出1倍(約4,100人次檢測,有258宗初步陽性個案)。
檢測陽性比率較高的樓宇,包括有沙田瀝源邨祿泉樓、觀塘秀茂坪邨秀賢樓、深水埗麗閣邨麗萱樓、九龍城德朗邨德璋樓,均超過20%,相當於每5個接受檢測者便有1人中招。至於同期內圍封的私人住宅樓宇,陽性比率就介乎2.4%至9.3%,當中以將軍澳安寧花園第5座比率最高。
此外,近期有不少屋邨或屋苑都超過一幢樓宇圍封,其中德朗邨本月內有九幢樓宇曾圍封強檢,涉及逾1.4萬人,找出2,110宗初步陽性個案,比率達14.4%。另外秀茂坪邨、天水圍天恒邨於過去兩周內都有各有五幢大廈曾圍封,秀茂坪邨圍封檢測陽性比率高達15.7%,天恒邨亦達12.5%。
不論所住樓宇是否因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結果,為預防疾病傳播,均建議按衞生防護中心指引,確保去水渠的U型隔氣儲有足夠的水,並且每星期把半公升水倒入所有排水口,以及定期檢查渠管,切勿擅自改裝。
-
家人想抽居屋同時甩名申請居屋
大家好,想問一問,我牙爸牙媽65歲,住公屋,諗住抽居屋,公屋有我個名 。
今個月開始填表申請居屋 我想自己另申請公屋,除名手續需要時間 我驚趕唔切除名 如果寫埋我名抽居屋 又甘好彩簡到樓,到時再除我名 我再申請公屋ok ma?謝謝 -
受影響公屋每戶派$8000津貼!徵用公屋隔離
政府早前宣布將徵用未入伙公屋,改裝成為隔離設施,當中受影響家庭有約1,260個,政府現時決定動用防疫抗疫基金,向受影響家庭發放一次性$8,000港元特惠津貼,房屋署亦有計劃按受影響公屋申請者的申請次序,重新將合適單位編配給他們,即入內文了解詳情啦!
香港政府早前宣布,有見本港疫情嚴峻,需要盡快增加社區隔離設施,因此決定徵用剛落成、未入伙的公屋作為隔離設施,當中被徵用的公屋單位包括粉嶺皇后山邨的第1座、第7座以及葵涌荔景邨恒景樓。據了解,粉嶺皇后山邨的第1座和第7座一共提供超過2500個單位,當中有約880名公屋申請者已經接受預配第1座的單位,而第7座現時還未正式開始進行預配。至於荔景邨恒景樓提供540個單位,現時有約380名公屋申請者已接受預配。港府現時決定動用防疫抗疫基金,向受影響家庭發放一次性$8,000港元特惠津貼。另外,皇后山邨的第2至第6座仍有可供編配的單位,房屋署亦有計劃按皇后山邨第1座的受影響公屋申請者的申請次序,重新將合適的單位編配給他們。若受影響公屋申請者不接受,亦可等待單位由社區隔離設施恢復為公屋大廈用途 。
至於荔景邨恒景樓的受影響公屋申請者,若有需要,房屋署亦會編配他們至擴展市區內其他屋邨的單位,不過整體都會視乎可供編配單位而定。
-
房委會:凍結公屋入息限額上調資產限額2.5%
房委會完成檢討2022至23年度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建議凍結入息限額至現行水平,而所有住戶人數的公屋資產限額,則較對上一個年度上調2.5%。
房委會解釋,雖然按照既定機制計算的入息限額有所下跌,但前所未有的疫情帶來經濟衝擊,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生計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決定凍結入息限額。
至於資產限額,則建議按照甲類消費物價指數過去一年的2.5%增幅調整。房委會估計,約有17.4萬個私樓非業主戶會符合入息資格,佔私樓非業主戶總數3成3。
-
等公屋6年見主任漏報保險終被取消申請
公屋輪候時間持續上升,現時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長達6年,一名女網民近日發文訴說,指其家庭已輪候公屋6年,最近見主任始發現漏報保險文件,並超出資產要求,擔心排公屋多功虧一簣,遂向網民求教。其實根據房委會資料,申請者如因入息或資產超額被取消申請,可在指定期限內對結果提出「上訴」或要求再審核。
一名女網民本月14日在網上討論區「親子王國」中發文,表示自己輪候公屋6年,直至接受審查見房屋署主任時,才發現漏報保險文件,指「當時申請唔知要報保險」。
事主稱現已報交相關文件,惟超出資產要求,擔心會被取消資格,遂在網上發帖詢問網民意見,但她表示已作好心理準備重新輪候,
「加埋Over(超出)咗當年申請時嘅資產要求少少,係咪一定會被取消資格?而家叫我補交當年份保單,已有心理準備再排。」
網民:有6個月上訴期
有網民看到帖文後,提醒事主毋須重新輪候,並指出有6個月「上訴期」。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
房委會:6個月後至2年內可恢復申請
根據房委會資料,公屋申請若因家庭收入/資產超額被取消,日後如因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或入息/資產有所調整而再次符合申請資格,房屋署可考慮恢復其申請,但必須在首次申請被取消後6個月至2年內提出,否則不予考慮。
如再次超額如何處理?
如在恢復申請後入息/資產仍然超額,則必須在該次被拒絕恢復申請的日期後6個月及該申請首次被取消的2年內,才可再次提出要求。要注意的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若在該申請首次被取消的2年時限後才提出,將不會獲得考慮,申請人必須重新遞交申請表輪候公屋。
另一方面,如果申請人對公屋申請被拒絕或被取消資格有任何異議,可於有關通知信日期起計2個月內提出「上訴」。
-
皇后山邨公屋改裝提供3000隔離單位
醫護、檢測與相關支援人員在抗疫前線,與第五波疫情奮戰,政府各部門同事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傾力以赴,盡力緩減醫療系統壓力。房屋署在維持公共屋邨正常服務及建築工程如常進行的同時,亦動員一切力量,在短短十多天內,將三座新建公屋大樓改裝為社區隔離設施,務求盡快讓設施投入營運,提供3,000多個單位,協助切斷社區傳播鏈。
改裝工程的每一天
皇后山邨第1座(皇溢樓)、第7座(皇澄樓)及荔景邨恒景樓共約50多人的建築團隊,在2月14日得知三座大樓需要用作改裝成社區隔離設施,旋即擬備工作方案。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改裝工程及安裝所需設施。
一般家居裝修工程都需以月計的時間,當中包括設計、訂購物料、進行工程。但為壓縮時間,房屋署的團隊在首天即連同政府相關部門,包括政府物流服務署、機電工程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保安局、食物及衞生局等確定改裝設計方案,並同步開始改裝工程及訂購相關物資。
團隊其中一個最大挑戰,是社區隔離設施必須配備指揮部、醫療站、保安及清潔運作區和工作室,因此需要將皇后山邨地下約12,000平方呎、恒景樓約3,600平方呎的公用地方改裝,由零開始建立各部門的聯絡人名單,設計空間分配表、技術規格要求及與各部門協調用家的要求。房屋署同事借鏡了火炭駿洋邨於2020年初改裝為臨時檢疫中心的經驗,將整個落實設計的過程壓縮至三日。承建商亦盡量配合,由接到任務的首天已起動進行基本改裝,與房屋署的建築團隊互相配合,邊做邊修訂,同事們甚至形容,改裝工程的複雜性與密集程度前所未見。
逾十萬個物流項目
3,000多個隔離單位的基本配備包括燈泡16,000多個;床架、床褥、被鋪及被套、床單、枕頭及枕頭袋、摺椅各10,000多件;熱水爐、電視、熱水壺、風筒、風扇、拖板各3,000多個;還有衣櫃、衣架、摺枱、電視枱、擺放門口接收食物的膠椅、窗簾、浴簾、地拖、掃把等等清潔及日常用品,總共超過十萬件物品。政府物流服務署連日火速訂購了大量物資,但更具挑戰的是如何將這些物資有序地運抵各座公屋大樓,再送上各樓層,分配至各單位進行安裝,並將包裝垃圾運走。
鑑於短時間大量物流對周邊道路及空間造成的壓力,為盡量減低對皇后山邨及荔景邨現有住戶的影響,房屋署亦盡量減少佔用公共空間及車道。房屋署與政府物流服務署連日協調,盡量理順貨運的時序編排,讓物資有序運送到各座大樓地下,並細分上落大樓的人流安排及電梯管制。每個環節稍有阻滯,必然導致衝突和延誤隔離中心的改裝工作。幸而地盤人員、承建商、供應商、送貨及安裝人員互相緊密配合,並不畏風雨,連續多天通宵達旦工作,無間斷安裝各項設備,務求盡早改裝好隔離設施交予有關部門運作。
跨出專業界線 各單位風雨同路
用不足兩周時間將社區隔離設施準備就緒,日以繼夜在十多個社交平台群組游走、協調是無可避免的事情,更重要是互相補位合作,才可以眾志成城。房屋署的建築團隊,在這段時間亦跨出專業界線,協助處理物流、補給等管理工作,同時有賴駿洋邨的同事分享經驗、屋邨管理的同事分擔工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的獨立審查組支援處理入伙紙的流程,團隊才能完成一個又一個的關鍵日程。
前線協助改裝及運送物資的同事亦真正風雨同路。在趕工的關鍵一星期,天氣突然轉冷,位於粉嶺的皇后山邨的溫度較市區更低幾度,連續多天的氣溫徘徊在六、七度左右,每天都幾乎寒風有雨,而為趕工序,他們也不知錯過了多少次午餐、晚餐。
雖然地盤出入人數眾多,有感染風險,工作團隊仍全力趕工。而為保障同事健康,我們亦安排了快速測試包給予同事及承建商每天檢測,盡力阻截病毒散播。
隔離設施下周投入服務
由2月14日至今只有12日,房屋署與各政府部門及承建商陸續完成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皇后山邨第1座(皇溢樓)已於2月24日交予保安局作日後營運,而第7座(皇澄樓)及荔景邨恒景樓亦預計於日內交收。團隊各兄弟姊妹在艱難任務的重擔下仍士氣高揚,我只能感謝再感謝。面對來勢洶洶的第五波疫情,我呼籲大家共同抗疫,齊心協力,盡量留家、減少社交接觸、接種疫苗,以期一起克服疫情,走出「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