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2022 發佈的貼文
-
G1369新3: 二派大興邨
興盛樓 9樓 28.71平方米
會去睇睇
好大機會要
新3 G1369,30/03/2015。
25/02/,收信2派大興邨興盛樓9樓(28.71)。考慮中。。。
24/02,S4。
03/02,S2。
18/01,拒絕字。 -
620宗公屋長者寬敞戶免租申請已批!230戶接受調遷編配
房委會推出的「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於2019年開始接受申請,並於翌年恆常化計劃。計劃容許凡70歲或以上公屋的全長者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終身全免租金。房屋局今日書面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截至上月底,房委會共接獲及批准約620宗申請,其中230戶已接受編配並成功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房屋局又指,預計於本年檢討計劃成效及措施。
房屋局指過去5年(即2018年至2022年),每年平均約有3700戶年滿70歲或以上1人及2人長者戶居住面在面積40平方米或以上的公屋單位,佔整體年滿70歲或以上1人及2人長者戶百分之四。截至上月底,房委會共接獲及批准約620宗申請,其中230戶已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扣除已取消申請的約80宗個案,如自願退出計劃的長者,尚有約310戶等候編配合適單位。
-
G1381終於收到合資格信
等足兩個月,打電話問過三次進度,冇補過文件,終於響第三次催促下收到合資格信。希望一切如願以償!祝大家都派到心水單位!安居樂業!
擴4 G1381
2015年11月登記
2022年12月12日見主任
2023年2月20日收合資格信 -
港男欲加妻名入戶籍!但無法向房署解釋網上求助
得公屋得天下!但是遇著家庭問題,都不是有公屋就可以解決得到。有港男在網上討論區表示,數年前已婚,但妻子跟母親同住時,婆媳關係緊張,妻子在外面租屋企,而港男就跟母親同住,令夫妻分居一段時間,不過婆媳關係都離奇好轉,港男欲想加妻子名字落公屋,但港男結婚數年,不知如何跟房署解釋結婚時未有變更家庭狀況。
港男在公屋討論區facebook群組發文,稱自己與媽媽一起住公屋多年,幾年前結婚,婚後想兩公婆跟媽媽同住,但相見好,同住難,婆媳關係轉差,後來妻子在外面租屋住,「點知因婆媳關係差,我老婆要出去搵樓租」,由於妻子並非同住,所以一直沒有加名,但後來婆媳關係離奇轉好,港男想將妻子的名字加落公屋,但不知如何向房委會解釋為何不是結婚後即時加名。遂發帖向網友求救。
帖文引來網民熱議,有人回應稱以樓主的情況,想加妻子名可以不用解釋,只需要留意入息審查,「唔使解釋…話加人得啦」、「就算房署知道已結婚,都可以唔加老婆名,所以唔使解釋」。
網民錯重點
但大多數人「錯重點」,都對港男妻子與母親如何改善關係感到更好奇,「師兄,想問下點解可以令到兩條女和諧相處呢?請指救!」、「一山不能藏二虎喎,你真係諗清楚未㗎」、「你sure以後都咁好?」,而港男就回應指「住埋再算,交兩份租好重皮」。
而根據房委會資料,有8類人士可申請公屋加名,惟在加名後家庭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調查,即入息及資產限額。
申請公屋加名
- 戶主的配偶。
- 新生嬰兒或1 8歲以下的兒童,其父母均須為戶籍內的認可成員。
- 戶主的一名已婚子女的配偶/已婚子女的配偶和該名已婚子女的18歲以下的兒女。(該名已婚子女須戶籍內的認可成員,而加戶後,其他成員不得再要求加入配偶或兒女,他們並須於遷出時取消戶籍)
- 受戶主或其配偶供養年滿60歲或以上的父母。
- 受戶主或其配偶供養年滿60歲或以上的祖父母。
- 恆久依賴戶主照顧的受供養親屬,例如弱能人士。(倘戶主18歲以下的內孫/外孫因其父母未能提供照顧,該內孫/外孫可視為恆久依賴戶主照顧)
- 現居「改建一人單位」而又符合「自動編配」計劃的住戶,可申請加入年滿 60歲或以上的親屬
- 年長租戶的一名成年子女,可連同其家庭成員申請加入戶籍,但須通過「一個家系」的條件(即若戶籍已包括成年子女,便不得加入其他已婚子女;而若戶籍已包括已婚子女,便不得加入其他成年子女)。
除申請加入新生嬰兒或18歲以下的兒童可豁免「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規定外,申請加入其他類別人士,整個家庭(包括擬加入戶籍人士)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規定,以核實資格。
-
嫁港男再離婚!成功公屋分戶後申請前夫及7歲子來港
假結婚?中港婚姻近年越來越普遍,但當中有多少是真心真意,又有多少是假結婚結果。本港有網民在社交平台上報料指,身邊一名內地女子與港男丈夫離婚後再獲派公屋,隨即接內地前夫及7歲小孩來港團聚,以享盡房屋福利。最離譜是,該名內地女子不滿香港政府政策「不合情理」,只把其7歲子養至18歲,又不會資助讀大學,引來網民熱議,質疑她是部署「假結婚」。
該名網民日前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中發帖指,身邊一位內地女剛與港人丈夫辦完離婚手續,以「新來港人士」資格尋找政府社工「協助」現已再獲政府分配公屋單位,即與前夫一人有一間公屋住。
這名內地女子離婚後,打算申請其居住內地的前夫及7歲兒子來港「團聚」,方便照顧。雖然樓主未有透露該內地女子是如何獲派公屋單位,但有網民猜測是對方是以「離婚分戶」取得單位,並質疑是早有預謀部署「假結婚騙公屋」。
根據房署「分戶政策」資料指,公屋租戶之家庭成員如出現嚴重且根深柢固的不和,或具其他合理而值得體恤的理由,房署會按其特殊情況作出考慮。惟資料亦指出,原住戶和分拆戶分別都需要接受入息及資產限額審查,如任何一方未能通過,則分戶申請將不獲考慮。
據房署「公屋住戶離婚後的住屋安排」,房署會以靈活方法處理因離婚而產生的住屋問題。當離婚訴訟完結後,承祖人及/或其前配偶應與所屬屋邨之辦事處聯絡,職員會透過面談向有關人士講解房署政策及商討安排。
公屋增加家庭成員
租戶在入住公屋後,若家庭狀況有所變更,必須立即通知所屬屋邨辦事處/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並根據現行政策和程序作出相關的申請,以便更新有關記錄。
擬加入戶籍人士須為香港居民,但無需符合居港滿7年的規定。8類人士在符合所須的條件準則下,可加入戶籍之內,包括新生嬰兒或18歲以下的兒童,其父母均須為戶籍內的認可成員;如父母只有一人為認可成員(包括:鰥夫、寡婦、離婚人士或配偶並非香港居民等),其配偶必須原屬可加戶類別;在成功加戶後(加入戶主的兒女除外),其他成員不得再要求加入配偶或兒女,他們並須於遷出時取消戶籍。
-
公屋首派中頭獎!雖是租者置其屋計劃卻拒絕
不少人輪候公屋多時,只想獲得心儀單位。有港女近日於網上發文表示,首派就派到大埔富亨邨亨榮樓一個「特殊單位」,形容是「第一次首派就中頭彩」。不過網民看後紛紛恭喜樓主,因富亨邨亨榮樓屬「租者置其屋計劃」的「租置」單位,「租置屋,可以買,正」、「(租完)跟住買埋,過幾年就有幾百萬,好過中六合彩」。惟樓主回應網民留言時明言,不會接受富亨邨亨榮樓這個單位,「唔會要,在等嚇(下)」,網民相信拒絕原因與配房通知信列明單位有「特殊情況」有關。
樓主獲派大埔富亨邨亨榮樓一個「特殊單位」,形容是「第一次首派就中頭彩」。(Google Maps截圖)該港女於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發文,直指「第一次首派就中頭彩」。從樓主上載的房委會「配房通知信」見到,她與家人獲派大埔富亨邨亨榮樓,屬於特殊情況單位(問題單位),月租2,185元,若接受編配,在租約生效的首個整個曆月後的第一個曆月起計,可享一半月租的租金寬減。
帖文引來熱議,大批網民恭喜樓主,因富亨邨亨榮樓屬「租者置其屋計劃」的「租置」單位,且周邊配套良好,「可租可買」、「租置屋,可以買,正」、「跟住買埋,過幾年就有幾百萬,好過中六合彩」、「既可租,亦可買,Y3型單位最實用,恭喜」、「恭喜。富亨亨榮唔錯,好開揚。行幾步到商場和巴士總站,亨榮樓下有巴士站,公立醫院和診所近在咫尺,中小學在邨內。配套唔錯,我都住緊40+年樓」。
不過也有網民關注富亨邨已是舊樓,擔心維修保養成為一大成本,「富亨都舊有32年樓」。而樓主回應網民留言時就明言,不會接受富亨邨亨榮樓這個單位,「唔會要」,直言要「在等嚇(下)……」,未知是否與單位的「特殊情況」有關。
-
工聯會促柴灣簡約公屋選址盡早動工
政府計畫5年內興建3萬伙簡約公屋,但造價高昂引發爭議。工聯會今日(19日)下午在北角舉行簡介會講述詳情,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指,柴灣選址是簡約公屋8幅用地中,唯一一幅港島區用地,促當局應及早動工、盡快落成。
吳秋北指,柴灣的簡約公屋屬計劃次輪項目,但港島租金較九龍及新界為高,住在不適切居所的港島居民,需求更為逼切。他促請政府盡快啟動柴灣的項目,又指簡約公屋是暫時性措施,不影響當區發展規劃。
吳秋北:劏房戶情況 見者流淚
他稱,曾多次探訪住在劏房的居民,真正是見者流淚。簡約公屋是短期內能夠改善基層現狀的方法,值得支持。他重申,當局有責任盡快改善劏房居民的生活,特別是要讓孩子們可以健康成長,讓家庭可以有活動空間。
至於為何舉行簡介會,吳秋北解釋自簡約公屋公布以來,社會充斥不同聲音和疑問,故拋磚引玉,同時也促進居民對簡約公屋的理解。但他指政府掌握更全面資訊,希望政府日後也能多做地區諮詢和解說工作,讓當區居民可以安心,又形容簡約公屋的興建實屬雙贏,既為改善區內交通和社區配套帶來契機,也讓劏房戶得以改善環境。
他認為,當局有必要壓縮簡約公屋落成時間,尤其是港島和九龍的選址,以加快幫助有需要市民改善生活環境,做到安居樂業,令市民有獲得感、幸福感。
另一名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也指,柴灣是唯一選址港島的簡約公屋項目,不應放在第二批項目上,認為政府須加快落成柴灣的簡約公屋,同時要加強社區設施,如街市及交通配套等。
郭偉強指,簡約公屋的討論不應只限於議會或坊間評論,要深入群眾,畢竟項目牽涉公帑的使用。他又引述房委會數據指,多年來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不減反增,由2013年的2.7年,持續上升至2021年超過6年,故對政府有破格思維在短期內紓緩輪候壓力,表示大力支持。他提議增設預先登記機制,讓有需要的市民先入表登記,亦方便當局了解地區需求。
-
輪候公屋|等公屋8年獲派和諧式!港媽喜極而泣:終於...
公屋申請者都祈求派到好單位,一名港媽分享「上樓」心路歷程,指首兩派均不合心意,第二派大廈更沒有升降機,直至最後一派終於是「和諧式」公屋,形容收信一刻喜極而泣,終於覓得安樂窩。
該名女網民日前在Facebook公屋討論區群組發帖,表示申請公屋多年,收到「合格信」和見房屋署主任後約1年獲首派,由於不合心意只好拒絕。至2個月前二派梨木樹(二)邨單位,然而並無升降機,直言「好灰」,只好再次拒絕博最後一派。她形容自己要求並不高,「淨係要求唔好咁舊、唔好近垃圾房、高層,我心諗最後一派,咩都講晒出嚟」。
直至本周五(17日)事主收到「終極一派」的配房信,獲三派石籬(二)邨石佳樓高層5人單位,該大廈採「和諧一型」設計,形容收到結果時感動落淚,
「終於畢業啦,開心到喊出嚟,多謝大家上次安慰我,我聽到『和諧式』喊咗出嚟,我等咗8年終於完滿畢業。」
事主現已開始考慮家居設計事項,稱不打算鋪地磚,又指自己在屯門上班,並詢問其他網民有何交通路線。
網民:「和諧式」已經加咗滿分
不少網民看到帖文後,紛紛留言恭喜事主獲派心儀單位,指石籬交通尚算方便,而且附近有食肆和商店,獲派「和諧式」公屋更是「加分」。
「和諧式」公屋
「和諧式」設計在1992年至2009年為公屋及居屋的設計主流,「和諧一型」設計的樓面間隔類似「十字型」設計,由核心部分向四邊伸展。每層單位數目由16至20個不等,每邊約有4至5個單位。
「和諧式」設計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貼近私樓布局,每層的戶數較少,亦避開單位與單位之間對望。同時「和諧式」大廈採用高度統一的設計,預製組件佔很高比例,亦大大加快房委會興建過程及減低成本。「和諧式」大廈的另一優點,是可以讓居民因應自己的需要自行間隔房間,每一房間均有窗戶引進光線和空氣。此外又針對以往常遭詬病的公屋長走廊設計,按適當比例把其縮至最短。
不過近10年「和諧式」設計被「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其中一個原因是2001年的時候,審計署報告曾經質疑,「和諧式」大廈的電梯大堂及通道等公用地方所佔的樓面面積較多,沒有善用土地以獲得最多的實用面積,而全港最後一個採用「和諧式」設計的屋苑則是2009年落成的秀茂坪南邨,屬於「新和諧一型」。
-
輪候公屋時間|最新跌至5.5年單身長者排3.9年
房屋委員會今日(16日)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最新公屋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較上一季的5.6年再跌0.1年;至於單身長者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在3.9年。雖然最新輪候冊有輕微跌幅,但仍比三年上樓承諾長。另外,去年底首次出場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則繼續與公屋輪候時間看齊,為5.5年。
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33,7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29,900宗申請。
對比去年9月底的字,當時共有234,600宗申請,而最新的申請宗數下降4,700宗,減幅主要在非長者一人申請,較上季的99,100宗減少2,900宗,而一般公屋申請則較上季的135,500宗減少1,800宗。
另外,去年第4季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房委會表示,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輕微下跌0.1年,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消化了部份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於故在去年第4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平均輪候時間輕微縮短。
至於上季開始公布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由於簡約公屋仍未落成,尚未有單位可供編配,故繼續與公屋輪候時間看齊為5.5年。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樂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持續改善,惟未能過份樂觀,強調公屋輪候時間仍在高位橫行。他續指,要令公屋輪候時間持續下降,關鍵是政府要確保新建屋邨能如期落成。他亦期望政府能加快規劃,並繼續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設計及建造」合約模式以縮短公屋建造周期等,加快公營房屋落成。
-
房署咁回應:內地妻兒來港 公屋男想分隊排新單位
有港男發文指現時和父母兄長一家四口居於公屋,母親是戶主,由於其內地妻兒來港後會變6人家庭,打算由兄長及父母另行重新排公屋,而他們遷出後,現時公屋留給他及妻兒。妻兒來港團聚,有沒有方法申請多間公屋呢?惟樓主指基於與兄長關係欠佳,搶心對方排到新屋後拒絕搬走,擬另外交多個申請,即他與妻兒及父母5人申請,認為「有個後備」。帖文引起熱議,更有過來人分享做法,惟不少網民批評有關舉動是想在香港「呃多間公屋」,樓主則激動反駁自己和父親都是香港人,而非新移民,認為按規矩申請是無問題。
房屋署回覆表示,現居公屋單位的戶主及認可成員可另行申請公屋,但不能以整個租戶家庭作出申請,若申請者及其申請家庭成員均居於公屋,申請將被凍結1年,而申請者接受編配後,必須交回現居公屋或刪除現時戶籍。每名1公屋申請者只可交一份申請表,申請者及其申請內家庭成員不可重複出現在其他申請內。
樓主的妻兒將來港同住,一家人想多申請間公屋,讓父母和兄長搬走。(資料圖片)該名港男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 公屋 居屋 綠置居 租置 房協 裝修 傢俬 平面圖 富蝶邨 裕雅苑 昭明苑 安秀苑 冠山苑 啟欣苑 驥華苑 愉德苑」發文,指現時與父母及兄長一家四口住公屋,但妻兒將來港團聚,到時會變成6人家庭。
樓主交代指父親現時70歲、母親則65歲,戶主是媽媽,哥哥會作為申請人,連同父母3人申請天倫樂計劃重新排公屋,父母兄長獲派屋遷出後,現時公屋會留給給他與妻兒居住。基於對兄長不信任,他正想辦法另外再加多個申請,「我阿哥晚上返嚟成日飲完酒發癲」、「擔心有變故,我想另外同屋企人自己申請有一條後路,咁我究竟可唔可以另外重新跟老豆老母加老婆同仔申請公屋?」。即同時遞交2個申請,父母加兄長3人一份申請,樓主和父母及妻兒5人一份申請。由於哥哥覺得和父母申請較快,拒絕一人申請。
樓主重申他是擔心哥哥會「玩嘢」,「申請咗唔去攞,因為佢係一pat泥。屋企租佢係從來都冇交過但係仲要發惡」,萬一哥哥排到新公屋又拒絕搬走時「有個後備」。只要另一邊申請到,他就即時由舊單位刪除戶籍,「所以我嘅問題係可唔可以兩條隊排,唔得嘅話就冇辦法」。
樓主稱一家六口難以一起住,基於不信任哥哥,想另行再和父母交公屋申請。(資料圖片)帖文引來熱議,有公屋戶主稱自己遇過同樣情況,所有18歲以上符合資格的港人都可申請公屋,但申請後要刪除現有戶籍。戶主只要自己放棄單位遷出戶籍仍可申請公屋,但申請會凍結一年,「原本間屋由家庭成員轉戶主,但要審查,假設戶主仍未除名,申請公屋要凍結一年」。
不過,許多人批評樓主是想「呃多間公屋」,反問樓主為何不返回內地發展,「大陸經濟發展好過香港」、「可以返大灣區團聚」。有留言批評樓主將所有問題推在兄長身上,「你點樣申請係冇人會過問嘅,話知你又呃又騙又搶呀,你做到咪叻仔囉,但係千祈唔好擺阿哥上枱囉,一世人得兩兄弟」。
樓主氣憤反駁,自己是合法申請公屋,「咁加咗個人入嚟,唔通仲住返原來個單位咩X頭」,又稱已向房署查詢,對方表示只要申請獲批准,在搬入前完成舊單位刪除戶籍即可。
樓主稱已向房署查詢,只要成功遞交申請,在取得新單位時遷出原有戶籍就可以。(資料圖片)他強調自己和父親都是香港人,「唔係新移民」,對於有網民批評他在「呃公屋」,他反駁現時是在重新申請公屋,而非分戶,「係要重新排隊」,待申請成功入往新屋後,原公屋單位會作除名,只留下他和妻兒戶籍,「有人話係咪騙公屋,答你係按條例申請,房署批准,亦都冇走條例罅隙」。
房屋署回覆表示,根據現行公屋申請規定,現居公屋單位的公屋戶主及認可成員雖然可以另行申請公屋,但他們不能以整個租戶家庭作出申請。而假若申請者及其申請內所有家庭成員均居於公屋,相關申請將被凍結一年,其間房屋署會暫緩處理該公屋申請。申請者在接受編配的單位後,亦必須交回現時居住的公屋或刪除現時公屋戶籍(包括轉換公屋戶主)。
此外,每位公屋申請者只可遞交一份申請表,而申請者及其申請內家庭成員亦不可重複名列在其他的申請內,重複的申請一概不獲接納。
據房委會資料,戶主去世或遷出後,單位租約可無條件批予單位內居住亦是認可成員的戶主配偶,若戶籍內已無戶主在生配偶,租約亦可批予在單位內居住的其他認可成員,但須接受「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以釐定他們批出新租約的資格及應繳的租金水平。
據房署資料,戶主遷出後,若戶籍內無戶主在生配偶,租約可批予在單位內居住的其他認可成員,但要重新接受審查。(資料圖片)申請公屋條件方面,整個公屋租戶家庭(包括一人家庭)的公屋申請將不獲接納,若因增加或刪除現有公屋的戶籍或公屋申請內的家庭成員,以致整個公屋租戶家庭與公屋申請相同,即使已獲登記的公屋申請亦會被取消。
若公屋已經資助自置居所計劃購入,業主/聯名業主及其配偶均不合資格申請。
由2017年4月1日起,獲登記的一般家庭申請,若申請內全部成員均現居於公屋,相關申請將被凍結一年及被編訂一個相應登記日期,期間房屋署會暫緩處理該公屋申請。如申請者因上述規定導致申請被凍結一年,其後有關申請轉為非長者1人申請,會按「配額及計分制」下的規定被扣減30分。
FAQ
現居於公屋的戶主及家庭成員可否繼續申請公屋?
可以另行申請公屋,但他們不能以整個租戶家庭作出申請。公屋戶主遷出後,其他家庭成員可否成為戶主?
單位租約可批予單位內居住的戶主配偶,並可批予在單位內居住的其他認可成員。公屋申請可以提交多少次?
每名申請者只可遞交一份申請表,申請者及其申請內家庭成員不可重複名列在其他的一般申請。 -
簡約公屋選址造價惹爭議?
政府計劃在五年內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並公布八個選址,包括港島區的柴灣常安街/常平街;九龍區的啟德世運道、牛頭角彩興路;新界區的屯門第54區、屯門第3A區、元朗攸壆路、上水蓮塘尾及小欖樂安排。為解決房屋問題,政府推出「簡約公屋」,以縮短輪候公屋時間。項目近日有更新,公布了選址及有關細節,然而造價及選址問題卻引起公眾廣泛關注,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其中,啟德世運道項目惹來最多爭議,該區不少居民反對。雖然啟德居民代表是支持「簡約公屋」政策和政府理性解決基層房屋問題,但他們反對有關項目佔用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規劃之土地,並促請政府盡快糾正錯誤。
啟德世運道佔地5.7公頃,距離港鐵站約10分鐘步行距離,將會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17至19層高樓宇,預料可提供約10,700個單位,佔項目總數約三分之一,規模等同一個沙田第一城。
有關地皮具經濟用途潛力,那選址會影響啟德的樓價嗎?無可否認,「簡約公屋」的出現,商業用地改為住宅發展,難免對附近的樓價有影響,這不只令業主憂慮,發展商亦難以決定一手新盤的日後定價及部署。
不幸中的大幸是,不計算興建時間,這些土地一般只會用五年,之後便會拆卸,並交還發展局作商業發展用途,所以長遠而言,其影響相對較少。此外,政府亦承諾會做好交通配套,相信即使更改回原本用途,都會繼續保留,無疑有利於啟德發展。
而另一個爭議點是「簡約公屋」建造成本過高,有人認為單位居住數年就要拆卸,政策浪費公帑,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建議不如直接提供現金補助,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整個項目原本造價約268億元,以3萬個單位計算,每個單位的平均成本約90萬元,較傳統公屋的65萬元高。其後政府作出了調整,經建築署最新估算後,整體開支減少約9.5億元,估算每個單位造價介乎為53萬至65萬元,其中一個壓縮成本的方法,是不為住戶提供冷氣機,故可省去2億元。
在一片爭議聲中,立法會工務小組最終通過了首批簡約公屋約149億元撥款,涉及啟德及牛頭角等四個項目。以現時的情況來看,政府決定難以收回,唯有希望他們不會「食言」,啟德發展成本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定位沒有改變
-
「簡約公屋」不如「高端公屋」
相隔60多年,社會環境不可同日而語,特區政府亦設定公營房屋佔七成供應比例,為公屋「升呢」創造連鎖效應,有助市民「住好啲」。「簡約公屋」早前掀起熱議,但這項短期措施充其量只能「止止咳」,長遠而言,「高端公屋」更值得研究。例如可在新界相對偏遠地區興建空間較大、設施齊備、環境優美的公屋單位,吸引年長住戶遷入,接着騰出一些市區公屋讓年輕家庭入住,實現有機流轉。港英政府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興建廉租屋,僅視為脫貧中轉站,始終沒把公屋起得「太靚」,避免住戶失去上流奮鬥心。
事實上,簡約公屋其中一大爭議在於選址問題,當局最初挑選4幅地皮,全皆位於新界偏僻地段,比起元朗同心村過渡房屋項目更隔涉;而同心村目前入住率僅約六成,這難免令人擔心簡約公屋落成後可能乏人問津,嘥錢兼嘥心機。畢竟現正輪候入住公屋的申請者屬於相對年輕家庭,父母須打工搵食,子女要上學讀書,遠離市區將令生活成本加重。
港府後來為簡約公屋再增加4幅地皮,其中3幅位於市區,分別來自啟德、牛頭角和柴灣。然而「順得哥情失嫂意」,此舉引起鄰近私樓屋苑部分業主不滿,特別是啟德項目擬建逾一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政府遭批評規劃錯亂,影響該區CBD 2(第二核心商業區)的定位。
無論如何,簡約公屋即使能夠排除一切爭議,透過立法會拿到撥款,順順利利按計劃落成,頂多也只是短期「止咳」之計。一來該政策總共提供3萬伙,整體規模有限;二來所有單位居住期僅5年,之後便會拆卸,住戶亦須搬走,屆時政府要為他們再覓安身居所。
覓地較易 長者基層達雙贏
相較於「簡約」,長遠更應引入「高端公屋」。例如歷來都有人倡議,政府可選址新界較偏遠位置興建面積較大、設施較齊、環境優美的公屋單位,吸引年長住戶遷入,從而空出市區公屋讓年輕家庭落戶。此舉至少有三大好處,首先有助紓緩「覓地難」,起碼新界地區潛在土地儲備相對充裕;其次可為年長人士改善居住環境,讓他們有機會由狹小殘破的舊公屋遷到寬敞舒適的新居,享受優游生活;最後,年輕基層家庭能夠加快上樓,並進駐市區公屋,有利於打拚事業和學業。然而,港府對於「高端公屋」概念似頗有保留,這關乎公屋政策「前世今生」。話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本港並無所謂公營房屋(公務員宿舍另計),直至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大火,港英政府為安置災民才首次興建臨時徙置大廈,後於1958年推出恒常性的廉租屋邨政策;繼而在1973年配合「十年建屋計劃」,把徙置大廈和廉租屋邨合稱為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統一管理及規劃。
在很長時間裏,香港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積極不干預」理念,即使為照顧基層而興建公屋,卻主要視作「脫貧中轉站」,期望公屋居民獲得安身蝸居後努力打拚,很快有條件遷往私樓,然後空出公屋單位容納新一批基層家庭。因此,港府一直沒把公屋起得「太靚」,免令住戶失去上流奮鬥心。就如電影《食神》對白:「張枱有咁窄得咁窄,張凳有咁迫得咁迫,咪等啲友坐得咁舒服,食完嗱嗱聲好走!」
時移世易 上流方程式失靈
這條「上流方程式」確實曾經是香港寫照,現今不少富豪及社會成功人士出身於蘇屋邨、華富邨、牛頭角下邨等初期公屋,一步步進階,往往首先搬到美孚新邨、太古城等中產屋苑,之後再上流半山、南區豪宅地段,譜寫「獅子山下精神」。惟時移世易,距離第一座廉租屋邨(北角邨,即現時「海璇」豪宅所在位置)落成已逾60年,經濟及社會情況經歷重大變化。一方面,本港經濟漸趨成熟,階層上流速率放緩,公屋戶普遍長住數十年,甚或「代代相傳」,倘無額外誘因,難以期望他們主動交出單位。同時,政府在2018年發布《長遠房屋策略》,敲定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六四」改為「七三」,即七成供應屬公營房屋。
換言之,政府為公屋「升呢」,便相當於改善逾半市民居住環境;況且「高端公屋」還將促進公屋單位有機流轉,讓想「住大啲,住靚啲」或者「住近啲」的家庭各取所需,整體上有助提升社會效益。更進一步看,參照新加坡經驗,當公營房屋質素日益追近私樓,會刺激私樓發展商精益求精,摒棄不思進取,否則難以吸引買家。一句到尾,目下香港「食神式」公屋理念已經不合時宜,「高端公屋」值得認真研究。
高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