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版面

  • 942 主題
    4k 貼文
    美儀
    入息已超額,怎麽辦???
  • 簡約公屋的對象為已輪候傳統公屋3年或以上的人士

    19 主題
    27 貼文
    香港公屋
    香港簡約公屋😱 路過黃大仙看到這些興建中的簡約公屋 [image: 1700028773229-%E9%BB%83%E5%A4%A7%E4%BB%99%E7%B0%A1%E7%B4%84%E5%85%AC%E5%B1%8B.jpeg] 很震撼 造價不低 類似砌積木一件件疊上去 外貌就像幾十年前的公屋 彩虹邨(60年樓齡) 舊牛頭角下邨(己拆) 舊蘇屋邨(己拆)等 有點倒退的味道 但也確實比住劏房好 希望能夠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香港 #簡約公屋 #香港居屋公屋 #過渡性房屋 #房子 #地產 #黃大仙
  • 6 主題
    27 貼文
    T
    @Angela
  • 歡迎各位皇后山邨街坊朋友仔入來皇后山邨討論區一齊傾計交流分享。

    24 主題
    215 貼文
    S
    @kgb999 按照目前本港的房屋政策,市民一生人只可享有一次資助房屋福利。換言之,申請過上左樓就無得再排公屋了。
  • 7 主題
    64 貼文
    香港公屋
    本年度料公屋回收1.9萬伙 10年高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2024/25年度公屋編配估算。消息稱,房委會估算今年度有3.02萬個可供編配公屋單位,較上年度多逾6000伙,升幅近三成。當中1.1萬伙是新單位,包括青衣長青邨、屯門顯發邨、業旺邨及滿田邨等;另有約六成、即約1.9萬伙是回收單位,數字是10年新高。有房委會委員認為,政府去年以來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和推出更多資助出售單位,令回收單位顯著增加。 3萬可編配單位 按年升三成 據了解,今年度有1.1萬伙可供編配的新單位,7個項目中有4個位於屯門,合共5180伙,另有3個分別來自大埔富蝶邨、青衣長青邨和深水埗白田邨,合共5940伙。富蝶邨和白田邨原定去年落成入伙,但工程延期,至今年度編配(見表)。 新公屋多處新界 涉逾萬伙 截至今年首季,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7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則為3.8年。據悉,3.02萬個可供編配公屋單位中,房委會預計會分配77.2%、即2.3萬伙予公屋申請者,其餘類別包括安置受政府和市建局清拆項目影響的居民、體恤安置、各類調遷,以及編配給初級公務員和退休公務員,編配數目分別為1500伙(5%)、700伙(2.3%)、3700伙(12.3%)及1000伙(3.3%)。 據了解,上一年度原本估算有2.4萬伙可供編配的新單位,實際編配2.3萬伙,當中獲編配的公屋申請者有1.8萬伙,佔總數78.6%。 至於回收單位數字,據悉今年度估算將有1.9萬個來自租戶自願交還、租戶身故、調遷到其他公屋、因購置資助出售房屋而交還的公屋單位,以及因租戶濫用公屋和違反租約而收回的單位。翻查房委會資料,2015/16年度以來回收單位估算數字介乎1萬至1.6萬伙,即今年度估算1.9萬伙為10年最高。 梁文廣:打擊濫用令回收急升 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梁文廣預期,公屋輪候數字會在本年度大致維持平穩。他解釋,平均輪候時間是計算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平均數,而今次大部分新公屋單位來自新界,獲編配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大多較短,但同時逾半的回收單位來自市區和擴展市區,將拉高平均輪候時間,故綜合而言,輪候時間應不會有太大波動。 梁文廣又指出,今年度回收單位數目增加,部分原因是政府積極調查並收回被濫用的單位,加上去年推售較多居屋,令更多「綠表」人士能騰出公屋單位。
  • 高層可望海!東涌迎東邨申建1344伙公屋

    3
    6
    0 評價
    3 貼文
    696 瀏覽
    AmyLamA
    30年才建成大家繼續等啊
  •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是如何誕生的?

    1
    2
    0 評價
    1 貼文
    147 瀏覽
    公屋2022
    唐朝詩人白居易說: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英諺說:此心安處是吾家(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無論古今中外,安居樂業都令人嚮往。 [image: 1641374970878-450e6a2c-0c98-4df2-9652-78ef1977ec66-image-resized.png] 當今日香港有近45%和54.2%的人口分別居住在公屋/居屋或私樓,而居住在天台屋等臨時搭建物的,不到1%的時候,多少人想到在五、六十年代,遍山鐵皮木屋的日子?當時安居樂業殊不容易。 其實早在五、六十年代,政府已經成立不同的公營房屋組織,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宜的居所,包括興建徙置大廈的徙置事務處,以及興建廉租屋的屋宇建設委員會和屋宇建設處等。 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寮屋區的大火,是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史的一個歷程碑。一場大火令到五萬多人失去家園,其中二萬人無處容身,就在街頭架起簡陋的棚屋暫住。1954年4月,政府設立徙置事務專員一職,統籌興建徙置大廈。目的不單在於在短時間內為數以萬計、露宿街頭的災民提供安身之所,還在於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更基本和長遠地打破寮屋所造成的困局。1955年年底,首批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在石硤尾落成。到1964年,即石硤尾第一批徙置大廈落成後十年,港九新界都建成一幢幢六至八層高的徙置大廈,容納了近五十萬名居民。 半獨立的屋宇建設委員會在1954年按房屋法令成立,由全體市政局議員,另加三位由港督指派的人士組成。具體工作由當時市政事務總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推行。1958年落成的北角邨(現已清拆)便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造的第一個廉租屋邨,每戶除了有獨立廚廁,更有露台和梗房,風評甚佳。不過由於建築所費不菲,因此當年由屋宇建設委員會建造的屋邨只有九個,容納約22萬人。 六十年代的香港,隨著經濟增長,市民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已大致解決,但住的問題卻仍然嚴重。香港可供建築的土地不足,平整土地或移山填海的費用很高,地價、樓價相應地貴,非一般市民所能負擔。加上人口的大幅增長,寮屋問題再度出現。在1971年上任的總督麥理浩認為,當時的政府應該積極介入,以提供廉租居所予有需要人士,因為這不但有助安定社會,而且可增加就業、刺激消費,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十年建屋計劃便在這背景下展開。 由於屋宇建設委員會無論在房屋設計或管理上,都顯出相當專業的水平,而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市民對住屋期望亦有所提高,加上政府銳意改善中下階層整體居住環境,因此屋宇建設委員會的經驗,特別是自給自足社區的建立,便成為當年十年建屋計劃的藍本,目標是為180萬人提供設備安全、有合理居住環境的住所。 要達成十年建屋目標,政府決定重組公營房屋的架構,於1973年設立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統籌所有政府公共屋邨建設和管理事務,英文名稱則沿用屋宇建設委員會原本的英文名稱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當年的徙置事務處和屋宇建設處則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構,標誌著香港公共房屋發展由過去分散的、權宜性質的對策,走向有全盤發展的目標。 時至今日,居住在房委會出租公屋和資助出售房屋的居民,已經分別超過了200萬人和100萬人。 (部分內容摘錄自香港房屋委員會在1999年出版的《家-香港公屋四十五年》)
  • 收我收到配房通知信了

    3
    2
    0 評價
    3 貼文
    5k 瀏覽
    ?
    你好👋!我都係恆景鄰居,以後大家守望相助!
  • 裝修中,希望趕得到過新年

    38
    4
    0 評價
    38 貼文
    3k 瀏覽
    karrybbK
    我貪心 不如你拍VR等大家參觀下你間屋......
  • 今日見主任好爽手!

    10
    0 評價
    10 貼文
    15k 瀏覽
    saya0216S
    多謝師兄 你號碼都差唔多見啦 祝你都順利
  • 關於3人家庭派舊樓問題

    16
    0 評價
    16 貼文
    2k 瀏覽
    ?
    是有一房,但是另外空间还可以间一两间的4人单位吧?
  • G1345市4: 二派海達邨海盛樓中低層

    7
    0 評價
    7 貼文
    618 瀏覽
    ?
    那就没有厅了,全部房间!😅
  • 樓下的公屋裝修店好貴...

    15
    0 評價
    15 貼文
    2k 瀏覽
    ?
    2人單位10萬,我會唔整
  • 尋日正式收🔑,完成9年長跑,完美畢業🎓

    9
    0 評價
    9 貼文
    583 瀏覽
    ?
    唔需要再提交任何入息和資產証明,你自己寫上去就得
  • 分享裝修後照片!市區公屋啟鑽苑

    17
    11
    0 評價
    17 貼文
    936 瀏覽
    ?
    我都喜欢厨房
  • G1363新2: 派皇后山邨,今日去簽租約啦!

    5
    5
    0 評價
    5 貼文
    415 瀏覽
    ?
    一直等到派屋都要一直合格的,入伙都要填入息了
  • 2022年新氣象,新3審查有期了!

    10
    2
    0 評價
    10 貼文
    726 瀏覽
    ?
    話唔埋,大埔都有可能。
  • 結婚1人轉2人隊問題

    7
    0 評價
    7 貼文
    826 瀏覽
    ?
    得幾百個單位,排你前面嗰啲好大機會揀晒
  • G1353新2: 入伙一個月啦!大埔富蝶邨🦋

    7
    5
    0 評價
    7 貼文
    327 瀏覽
    ?
    安居樂業, 快樂新年!
  • 公屋上樓無聲氣 硬塞綠置居貨尾

    1
    2
    0 評價
    1 貼文
    163 瀏覽
    公屋2022
    香港土地荒非一日之寒,加上劏房居住空間狹窄,房屋土地問題急需解決。政府昨建議推出先導計劃,將正出售的綠置居「貨尾」單位開放給持有效公屋申請超過一年的申請人購買,惟承認單位供應「僧多粥少」,但至少讓市民有一個盼望及機會,或許可直接抽中及購買「綠置居」單位。合資格的公屋申請者約有22萬人,但綠置居貨尾單位目前僅餘約500個,即每440人爭一個單位。政黨批評此舉對減低輪候公屋時間屬「杯水車薪」,促政府收回棕地,加快興建公營房屋方為上策。 [image: 1641022256188-_2022010104403479790-resized.jpeg]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將於明年出售共8,900個居屋和4,700個綠置居單位,其中「居屋2022」的8,900個單位中涉7個屋苑,約半數位於市區,臨時折扣率達49%,相等於51折,單位售價最低為124萬元;而綠置居的臨時折扣率則為59%,即41折,單位售價最低為79萬元。今期未售出的綠置居「貨尾」單位將開放給申請公屋超過一年的人士購買,同時於明年起收緊居屋及綠置居轉讓限制,包括於第二市場以不高於原價出售的期限,由兩年延至5年,而於繳付補價後在公開市場按雙方議價轉售的期限,則由10年延至15年。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將盡快開會跟進上述事宜。 推貨尾納米樓 港府出口術 有政黨的房屋政策發言人莫建成批評,該批綠置居貨尾單位僅餘500多個,對減低輪候公屋時間屬杯水車薪,而且這批貨尾全屬「難以賣出」,不足200平方呎的納米樓。他認為林鄭的「新政策」根本是「出口術」,未能真正幫助有需要的家庭。他又認為,政府一直拒絕大規模收回新界的棕地群用作興建公屋,導致公屋供應長期不足,故要求政府透過《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棕地,盡快縮減輪候公屋的時間。 議員憂政策打亂公屋資源 議員柯創盛則認為,計劃有機會吸引一群無意「上公屋」但希望「抽綠置居」的人士進入公屋輪候冊,影響真正有需要者的「上樓」機會,甚至造成「較富有」的輪候冊申請人,透過購買「綠置居」變相「打尖上樓」的情況,打亂公屋資源,以「排隊輪候」的分配原則。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綠置居價錢相宜,每月供款額約數千元,有助吸引劏房戶購買,同時建議政府放寬租置計劃屋邨予輪候公屋的市民。 此外,林鄭表示會竭力壓縮建屋程序,發展局將於明年第一季向立法會提交檢視土地發展法例,以精簡程序的具體建議,希望年內可完成修訂該些法例。該些法例包括《城市規劃條例》、《收回土地條例》、《前濱及海床(填海工程)條例》、《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和《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
  • 皇后山邨今日終於收到鎖匙 (流程圖)

    25
    22
    0 評價
    25 貼文
    5k 瀏覽
    ?
    訪客 在 皇后山邨今日終於收到鎖匙 (流程圖) 中說: 恭喜你。是否已經可以裝修?
  • 0 評價
    2 貼文
    5k 瀏覽
    公屋2021
    公屋裝修房署規定 [image: 1640855578348-%E5%85%AC%E5%B1%8B%E8%A3%9D%E4%BF%AE%E6%94%BB%E7%95%A5-%E6%B3%A8%E6%84%8F%E4%BA%8B%E9%A0%85-%E5%85%AC%E5%B1%8B%E8%A3%9D%E4%BF%AE%E5%A5%97%E9%A4%90-resized.jpeg] 駐邨裝修商「裝修套餐」藏陷阱 公屋裝修需時 現住戶或須申請延期交回單位 公屋單位為節省成本,一般僅以「清水房」交樓,意思是單位只是吉屋一間,除廚房廁所有地磚瓦仔外,其餘地方牆身地面只得批盪,沒有任何飾面,不似私樓般連帶地板和基本油漆。如果想有個舒適的居住環境,簡單裝修是必須的。 清水房雖節省了清拆費用,在油漆、鋪地工程上卻要耗用更多時間。如租客業主現居公屋,房署規定須在收樓後60日內遷出原有單位。假便時間太緊迫,可申請延期交回公屋,以免換樓過渡期出現真空。延期最多30日,期間要交3倍租金。 公屋調遷戶及新編配到公屋單位的申請人必須於租約生效起計一個月內搬入單位,令裝修時間更為緊拙。 「駐邨裝修承辦商」裝修套餐不一定最好 房署有設立一份「裝修承辦商參考名單」,名單中的裝修承辦商必須經過房署的審查,以表示背景清白,並擁有足夠的資金和經驗應付公屋裝修工程。名單亦包括獲房屋署分派並駐邨的裝修承辦商,公屋住戶可直接到這些在邨內設有辦事處的裝修公司索取報價,他們多數提供幾款「公屋裝修套餐」。 房署只負責確保承辦商不會把裝修工程轉判或分判,亦不參與任何反競爭行為,至於價錢、工程細節和所包物料就要由住戶和承辦商雙方自行議定,風險亦是雙方自理。 駐邨裝修承辦商不一定是信心保證,近年就曾出現名單上的承辦商被裁定合謀定價的醜聞。業主租戶其實可以自行另找市面上有提供公屋裝修套餐的正當裝修公司,比較一下最有信譽的一間。 公屋裝修要申請 朋友幫手要申報 私樓裝修要先到管理處申請,公屋裝修亦要先向屋邨辦事處遞表。如自行裝修要填「自行裝修申請表」,由親屬或朋友協助進行裝修,便要填寫「登記親屬/朋友協助自行裝修申請表」。 裝修申請經批准後,辦事處會向裝修工作人員發出許可證。裝修期間,所有裝修工作人員必須佩戴辦事處發出的許可證;進出大廈時,亦必須在大堂與保安進行登記。 裝修指引要跟足 房署會突擊巡查 多數公屋僅為租住,住戶必須遵守由房署提供的「公屋裝修指引」,房署會不定時派員巡查,確保住戶沒有違反指引,於單位進行不合規的改動。 公屋裝修指引會張貼於大堂告示位,大致對可改動與不可改動的單位裝置進行分類和例子說明: 公屋裝修指引 甲類 不准改動 例如廚房、廁所或浴室間隔牆、大門、廚房門及隔音窗等 乙類 可改動 但必須事先得房署批准,例如廚房灶台、窗花及廚房牆身瓦等 丙類 可自行改動 而毋須得到房署批准,例如睡房和信箱門鎖及室內油色等 如發現違規改動,房署會發出修復通知書,公屋租戶須於收信日起60天內完成復修或還原。若未能依時完成修復,又欠合理解釋,房署會或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租約。 部分公屋租戶為求美觀,情願鋌而走險,拆走廚廁門,到要還原單位時就不知如何是好。有租戶會托大廈清潔工幫手留意最近會否有原裝物料被棄置,亦有租戶直接請房署代為進行還原工程,以免被外間的裝修公司開天殺價。 自行設計 + 買現成傢俬慳更多 公屋住戶資金有限,入伙時間緊拙,與其花錢花時間訂造傢俬,倒不如選用耐用一點的物料。公屋少見奇則,年間亦有不少家庭搬出搬入,住戶可盡量購買設計實用的組合櫃和儲物櫃等,或物色二手傢俬。 裝修入伙開支龐大,多數住戶都沒有多餘錢請設計公司打造更富品味的居住空間。如要求不太高,其實設計構思不需假手於人,可使用 Google 免費 3D 繪圖軟件 SketchUp ,根據傢俬尺寸,模擬不同擺法的效果,一展自己的藝術天份。 更多:https://www.u8hk.com/topic/315/公屋裝修有咩限制如何申請-公屋裝修套餐有咩伏位
  • 房署將以「新蘇屋邨」模式重建公屋

    1
    2
    0 評價
    1 貼文
    281 瀏覽
    公屋2021
    房委會轄下有逾19萬個高齡公屋單位,且大多都超過35年樓齡,繼華富邨後,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在清拆重建的同時,如何保育當中的歷史文化成為社會的關注點之一。翻查資料,房屋署目前有兩種保育、重建的方式,一是整幢保育活化,如由工廠大廈搖身變成的華廈邨;二是在全邨重建的同時,保留部分原有特色,如2016年起分階段落成和入伙的「新蘇屋邨」。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梁健文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預料,日後的重建和保育方針傾向使用「新蘇屋邨」模式。以華富邨為例,署方過去7年一直與該邨居民、地區人士交流,希望保留該邨地標,重現「新華富邨」。 [image: 1640511718754-2ec3e23b-4a38-4d42-a033-e28995ecaa6c-image.png] [image: 1640511733655-1265bb56-ae93-4958-aa5c-9f2f30503f8a-image.png] ● 左起:房屋署總建築師葉成林、房屋署總建築師黃至中、梁健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2014年施政報告提出重建華富邨,特區政府在過去7年除了覓地安置受重建影響的住戶外,房屋署也暗地裏為保育這條最為港人熟悉的屋邨下功夫。梁健文透露:「(重建華富邨)喺2014年公布之後,其實我哋已經啟動咗一輪諮詢,問返華富邨嘅居民,佢哋對華富邨嘅感情係點樣。」 7年諮詢交流 冀重現「新華富邨」 他指出,經過7年的諮詢、交流,署方已對居民的期望有一定掌握,承諾會作為重建方案的參考:「居民對公共空間有感覺,我哋亦都了解到華富邨商場對佢哋嚟講有一定意義,我哋希望將呢啲元素收集起嚟,將(華富邨)歷史文化喺新項目(『新華富邨』)中反映出嚟……比如我哋亦都有諗返廖本懷(華富邨總設計師)嘅設計概念係點樣,我哋可唔可以放入新邨度呢?」 整幢保育活化或影響全盤發展 除了華富邨外,新一份施政報告亦提出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意味舊邨重建在往後的日子只會愈來愈多,梁健文預料未來的重建和保育方針也會傾向使用「新蘇屋邨」模式(見另稿),即與華富邨做法類似,因為該模式取得一定的成功,且整幢保育活化模式或會影響全盤發展。 他說:「保育唔一定要將座樓擺返喺度先為之保育,成座保育要考慮好多嘢:第一,座樓嘅結構係咪值得保留;第二,喺一條新邨入面保留一座樓,會影響晒成條新邨嘅發展。」 房屋署早前曾嘗試整幢保育的活化模式,但發現有不少局限,例如將柴灣工廠大廈改建成公營房屋,即現時的華廈邨華欣樓。柴灣工廠大廈建於1959年,是當年全港碩果僅存的H型工廠大廈,於2012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該工廈原有378個工廠單位,署方斥資逾3億元改成公屋,最終提供187個住宅單位,成為本港獨特的公屋項目。 改建為公屋大廈的華欣樓於2016年入伙,建築上保留了煙囪及庭院等工廈元素,還使用改良版舊式公屋摺閘,打造港人集體回憶。該項目單位實用面積由約190平方呎至410平方呎不等,每戶設獨立廚廁,但受歷史建築限制,單位內結構不能改動,例如不能加建間隔,難免令居民感到不便。
  • 父一人住600呎公屋想抽居屋網民質疑借名買樓

    2
    2
    0 評價
    2 貼文
    456 瀏覽
    ?
    @公屋2021
  • G1396新4: 補交保險文件算隱瞞嗎?

    8
    0 評價
    8 貼文
    4k 瀏覽
    ?
    你份保險退保都可以拎返少少錢?
Copyright © 2022 u8h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