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701012746521-%E5%85%AC%E5%B1%8B%E8%A8%88%E5%88%86%E5%88%B6%E7%8E%A9%E6%AE%98%E5%96%AE%E8%BA%AB%E4%BA%BA%E5%A3%AB.jpg]
單身的Ann在2007年開始租住劏房,現時則居於一間寮屋劏房,裡面面積狹小無間隔,廚房、客廳、睡房都同一空間內,每逢打風落雨都危機四伏。她坦言一直想搬到較安全的地方,但因為獨居無人分擔租金和生活費,實在無力另覓住處。
[image: 1701012215691-%E5%85%AC%E5%B1%8B%E8%A8%88%E5%88%86%E5%88%B6%E7%8E%A9%E6%AE%98%E5%96%AE%E8%BA%AB%E4%BA%BA%E5%A3%AB5.jpeg]
公屋供應遠遠不及需求,單身人士上樓更是難上加難。HOY TV節目《一線搜查》近日訪問一位苦等上公屋13年的單身女子,她因無力承擔昂貴租金而只能入住寮屋劏房,更因為怕超出入息限額而不敢全職工作,苦嘆:「心裡好大壓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0_0w-P_7ds
Ann在2010年申請公屋,然而根據現行計分制,她每年只獲12分,難以達到可安排詳細資格審查的分數,「我們怎樣排才能上樓,這個日期好像太漫長...」現時公屋1人家庭入息限額為$12,940,為免入息超出限額令申請資格被取消,Ann即使生活足襟見肘,也不敢轉全職工作,靠做兼職維持生計,現時最希望可獲政府的房屋津貼,可惜因年齡所限未能申請,
「申請滿3年,要到60歲才有房屋津貼,我們單身人士未滿60歲申請不到這個津貼,我心裡已經好大壓力。」
[image: 1701012184407-%E5%85%AC%E5%B1%8B%E8%A8%88%E5%88%86%E5%88%B6%E7%8E%A9%E6%AE%98%E5%96%AE%E8%BA%AB%E4%BA%BA%E5%A3%AB1.jpeg]
劏房戶租收比例高達50%
葵涌劏房街坊會成員潘詠珊表示,部分劏房戶的租金及收入比例達50%,即是租金為月入金額的一半,繳交租金後餘下的錢難以維持生活,而公屋輪候時間長,令他們繼續承受高的租收比例,政府支援又未到位,劏房戶生活未獲改善。
潘詠珊指,政府現時推行現金津貼試行計劃,但將於明年6月完結,希望計劃能恆常化。另外,不少受惠劏房戶因此能搬到較好的居住環境,但非長者一人住戶並不受惠,希望政府能擴闊受惠對象。
[image: 1701012188396-%E5%85%AC%E5%B1%8B%E8%A8%88%E5%88%86%E5%88%B6%E7%8E%A9%E6%AE%98%E5%96%AE%E8%BA%AB%E4%BA%BA%E5%A3%AB2.jpeg]
另一方面,政府曾推出「N無人士津貼」,專為非長者和非綜援的低收入人士而設,約12萬人受惠,但該計劃被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取代,後者只有7至8萬人合資格,變相有4萬至5萬人失去支援,當中不乏非長者的一人住戶及公屋輪候人士,希望政府能重啟「N無人士津貼」。
今年首季「非長者一人申請」僅450人上樓
據房屋委員會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約有133,1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9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30,000宗申請。今年第一季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2,300宗,其中「非長者一人申請」佔約450宗。
[image: 1701012201347-%E5%85%AC%E5%B1%8B%E8%A8%88%E5%88%86%E5%88%B6%E7%8E%A9%E6%AE%98%E5%96%AE%E8%BA%AB%E4%BA%BA%E5%A3%AB3.jpeg]
單人申請公屋「配額及計分制」下的計分方法如下:
申請者的分數會按其成功登記公屋申請時的年齡計算。在計分制下,18歲申請者將獲0分,19歲獲9分,20歲獲18分,每一歲加9分,如此類推,直至59歲獲369分為止。
申請者年屆45歲時,可獲一次性額外分數60分。
申請者如現居於公屋單位,包括房協轄下的出租單位,會被扣30分。
申請者在登記申請後多等一個月可多得1分。
[image: 1701012215759-%E5%85%AC%E5%B1%8B%E8%A8%88%E5%88%86%E5%88%B6%E7%8E%A9%E6%AE%98%E5%96%AE%E8%BA%AB%E4%BA%BA%E5%A3%AB6.jpeg]
在「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申請者獲配屋的優先次序,會以其在「配額及計分制」下所得分數為依據,累積分數越高,便會越早獲得編配公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