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版面

  • 943 主題
    4k 貼文
    Candy Kwong 1C
    二派安蔭邨祥蔭樓38樓頂樓。垃圾桶對住電梯口。冇垃圾房?各位值得駁嗎?
  • 簡約公屋的對象為已輪候傳統公屋3年或以上的人士

    19 主題
    27 貼文
    香港公屋
    香港簡約公屋😱 路過黃大仙看到這些興建中的簡約公屋 [image: 1700028773229-%E9%BB%83%E5%A4%A7%E4%BB%99%E7%B0%A1%E7%B4%84%E5%85%AC%E5%B1%8B.jpeg] 很震撼 造價不低 類似砌積木一件件疊上去 外貌就像幾十年前的公屋 彩虹邨(60年樓齡) 舊牛頭角下邨(己拆) 舊蘇屋邨(己拆)等 有點倒退的味道 但也確實比住劏房好 希望能夠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香港 #簡約公屋 #香港居屋公屋 #過渡性房屋 #房子 #地產 #黃大仙
  • 6 主題
    27 貼文
    T
    @Angela
  • 歡迎各位皇后山邨街坊朋友仔入來皇后山邨討論區一齊傾計交流分享。

    24 主題
    215 貼文
    S
    @kgb999 按照目前本港的房屋政策,市民一生人只可享有一次資助房屋福利。換言之,申請過上左樓就無得再排公屋了。
  • 7 主題
    64 貼文
    香港公屋
    本年度料公屋回收1.9萬伙 10年高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2024/25年度公屋編配估算。消息稱,房委會估算今年度有3.02萬個可供編配公屋單位,較上年度多逾6000伙,升幅近三成。當中1.1萬伙是新單位,包括青衣長青邨、屯門顯發邨、業旺邨及滿田邨等;另有約六成、即約1.9萬伙是回收單位,數字是10年新高。有房委會委員認為,政府去年以來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和推出更多資助出售單位,令回收單位顯著增加。 3萬可編配單位 按年升三成 據了解,今年度有1.1萬伙可供編配的新單位,7個項目中有4個位於屯門,合共5180伙,另有3個分別來自大埔富蝶邨、青衣長青邨和深水埗白田邨,合共5940伙。富蝶邨和白田邨原定去年落成入伙,但工程延期,至今年度編配(見表)。 新公屋多處新界 涉逾萬伙 截至今年首季,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7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則為3.8年。據悉,3.02萬個可供編配公屋單位中,房委會預計會分配77.2%、即2.3萬伙予公屋申請者,其餘類別包括安置受政府和市建局清拆項目影響的居民、體恤安置、各類調遷,以及編配給初級公務員和退休公務員,編配數目分別為1500伙(5%)、700伙(2.3%)、3700伙(12.3%)及1000伙(3.3%)。 據了解,上一年度原本估算有2.4萬伙可供編配的新單位,實際編配2.3萬伙,當中獲編配的公屋申請者有1.8萬伙,佔總數78.6%。 至於回收單位數字,據悉今年度估算將有1.9萬個來自租戶自願交還、租戶身故、調遷到其他公屋、因購置資助出售房屋而交還的公屋單位,以及因租戶濫用公屋和違反租約而收回的單位。翻查房委會資料,2015/16年度以來回收單位估算數字介乎1萬至1.6萬伙,即今年度估算1.9萬伙為10年最高。 梁文廣:打擊濫用令回收急升 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梁文廣預期,公屋輪候數字會在本年度大致維持平穩。他解釋,平均輪候時間是計算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平均數,而今次大部分新公屋單位來自新界,獲編配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大多較短,但同時逾半的回收單位來自市區和擴展市區,將拉高平均輪候時間,故綜合而言,輪候時間應不會有太大波動。 梁文廣又指出,今年度回收單位數目增加,部分原因是政府積極調查並收回被濫用的單位,加上去年推售較多居屋,令更多「綠表」人士能騰出公屋單位。
  • 0 評價
    1 貼文
    133 瀏覽
    香港公屋
    房委會今舉辦「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與新世代對談」講座,主講嘉賓包括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前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兼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馮宜萱,以及香港掌故專家鄭寶鴻。三位講者透過對談形式,分別與年青專業人士共同探討未來公營房屋的發展。 [image: 1695063532720-%E9%A6%99%E6%B8%AF%E5%85%AC%E7%87%9F%E6%88%BF%E5%B1%8B%E7%99%BC%E5%B1%95-%E8%88%87%E6%96%B0%E4%B8%96%E4%BB%A3%E5%B0%8D%E8%AB%871.jpeg] 何永賢在講座上表示,今年是房委會50周年,除了過去為千萬市民提供安居之所,在建築技術及科技發展推進方面,房委會亦都是功不可沒。未來,會繼續致力引入創新的建築科技及豐富房屋階梯,以滿足不同置業人士的需要。她並鼓勵年輕人努力,朝着置業階梯的更高位置規劃人生。    房屋委員會今日(18日)舉辦「『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與新世代對談」講座,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出席時鼓勵年輕人努力,朝着置業階梯的更高位置規劃人生。她又提到房委會在建築技術及科技發展推進方面功不可沒,未來將繼續致力引入創新的建築科技及豐富房屋階梯,以滿足不同置業人士的需要。 對談講座由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前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兼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馮宜萱及香港掌故專家鄭寶鴻透過對談形式,分別與年青專業人士共同探討未來公營房屋的發展。 [image: 1695063532785-%E9%A6%99%E6%B8%AF%E5%85%AC%E7%87%9F%E6%88%BF%E5%B1%8B%E7%99%BC%E5%B1%95-%E8%88%87%E6%96%B0%E4%B8%96%E4%BB%A3%E5%B0%8D%E8%AB%872.jpeg] 何永賢表示,房委會50年來為千萬市民提供安居之所,在建築技術及科技發展推進方面亦都是功不可沒,未來將繼續致力引入創新的建築科技及豐富房屋階梯,以滿足不同置業人士的需要。她又鼓勵年輕人努力,朝着置業階梯的更高位置規劃人生。 馮宜萱則指出,公營房屋發展在追求善用科技及創新設計之餘,質素先行無疑是基本原則。鄭寶鴻補充指公屋一直是基層市民安居樂業之所,屋邨生活洋溢濃厚人情味;現在公屋居民生活方式改變了,屋邨管理工作也變得多元化,與時並進。 [image: 1695063532864-%E9%A6%99%E6%B8%AF%E5%85%AC%E7%87%9F%E6%88%BF%E5%B1%8B%E7%99%BC%E5%B1%95-%E8%88%87%E6%96%B0%E4%B8%96%E4%BB%A3%E5%B0%8D%E8%AB%873.jpeg] 對談是房委會成立50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共分三個環節,包括:與局長「對談」:迎難而上── 公營房屋發展新里程與香港未來;與前輩「對談」:承先啟後──探索未來公營房屋設計與建造方向;以及與掌故專家「對談」:本土情懷──重拾公屋人、物、情。 對談講座於柴灣青年廣場舉行,吸引了200多位年青業專人士及大專院校學生出席。講者分享了公營房屋的發展方向、設計建造及人情風貌等,隨着時代變遷而出現不同演變。他們勉勵已加入房屋署團隊或準備投身房屋事務工作的青年人,堅守以人為本的信念面對困難和挑戰。 [image: 1695063532979-%E9%A6%99%E6%B8%AF%E5%85%AC%E7%87%9F%E6%88%BF%E5%B1%8B%E7%99%BC%E5%B1%95-%E8%88%87%E6%96%B0%E4%B8%96%E4%BB%A3%E5%B0%8D%E8%AB%874.jpeg] 房委會慶祝成立50周年的主題是「凝造‧未來」,「凝造」象徵房委會多年來努力不懈,與持份者攜手為香港市民建造美好家園;而「未來」則標誌着房委會在帶領公營房屋發展方面,孜孜求進,克服未來挑戰。    此外,房委會亦舉辦多項50周年慶祝活動,包括「築蹟、足跡」屋邨導向遊網上指南、公屋攝影比賽、三人籃球挑戰賽和公開展覽等動靜兼備的活動,適合不同年齡及愛好的市民參與。 原文 房委會舉辦講座與年青專業人士探索香港公屋發展(附圖) ************************** 下稿代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出: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今日(九月十八日)舉辦「『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與新世代對談」講座,主講嘉賓包括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前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兼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馮宜萱及香港掌故專家鄭寶鴻。三位講者透過對談形式,分別與年青專業人士共同探討未來公營房屋的發展。      何永賢在講座上表示:「今年是房委會50周年,除了過去為千萬市民提供安居之所,在建築技術及科技發展推進方面,房委會亦都是功不可沒。未來,我們會繼續致力引入創新的建築科技及豐富房屋階梯,以滿足不同置業人士的需要。」她並鼓勵年輕人努力,朝着置業階梯的更高位置規劃人生。      馮宜萱指出:「公營房屋發展在追求善用科技及創新設計之餘,質素先行無疑是基本原則。」      鄭寶鴻認為:「公屋一直是基層市民安居樂業之所,屋邨生活洋溢濃厚人情味。現在公屋居民生活方式改變了,屋邨管理工作也變得多元化,與時並進。」      「『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與新世代對談」是房委會成立50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共分三個環節,包括:(一)與局長「對談」:迎難而上── 公營房屋發展新里程與香港未來;(二)與前輩「對談」:承先啟後──探索未來公營房屋設計與建造方向;以及(三)與掌故專家「對談」:本土情懷──重拾公屋人、物、情。      對談講座於柴灣青年廣場舉行,吸引了二百多位年青業專人士及大專院校學生出席。講者分享了公營房屋的發展方向、設計建造及人情風貌等,隨着時代變遷而出現不同演變。他們勉勵已加入房屋署團隊或準備投身房屋事務工作的青年人,堅守以人為本的信念面對困難和挑戰。      房委會慶祝成立50周年的主題是「凝造‧未來」,「凝造」象徵房委會多年來努力不懈,與持份者攜手為香港市民建造美好家園;而「未來」則標誌着房委會在帶領公營房屋發展方面,孜孜求進,克服未來挑戰。      此外,房委會亦舉辦多項50周年慶祝活動,包括「築蹟、足跡」屋邨導向遊網上指南、公屋攝影比賽、三人籃球挑戰賽和公開展覽等動靜兼備的活動,適合不同年齡及愛好的市民參與。有興趣人士可以登入房委會50周年專題網站瀏覽最新資訊。 完 2023年9月18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30分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9/18/P2023091800307.htm
  • 新租約問題

    1
    0 評價
    1 貼文
    140 瀏覽
    1
    想問問甘多位師兄師姐 有無大哥大姐係交左富戶政策的報表 但仍未收到新租約? 我五月交了但仍未收到 過去兩三次八月已經收到了
  • 請教大家而家公屋係咪無咗內冷熱喉?

    1
    2
    0 評價
    1 貼文
    957 瀏覽
    香港公屋
    我搵煤氣公司裝咗我個舊爐上牆、佢仲問我點解無喉?叫我搵房署搞?邨辦事處又話而家要自己搵人搞 🫠🫠 [image: 1695000093928-376768778_10159314809852062_1878341517199688655_n-1.jpg] 整呢個喉大家整咗幾錢左右? 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osts/833711208429035/
  • 不合資格申請公屋了?曾簽署買租置屋但最後撻定

    1
    0 評價
    1 貼文
    631 瀏覽
    香港公屋
    請問各位,我在上期居屋曾簽署買了租置屋,後來覺得不合適而撻定,只是初步協議而未過律師樓,經過正式手續取消協議,再三問主任會否影響下年申請都是說沒問題。 今年再申請已過了銀行數和已有號碼寄回,昨天來電說由於2年內曾簽過買樓協議,所以不合資格申請,如這麽說豈不是連公屋都要掟走,請問各位有何辦法解來解救?謝 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ermalink/838808377919318/
  • 真心覺得好唔抵!親戚三人家庭搵5萬都可以上到公屋

    1
    0 評價
    1 貼文
    3k 瀏覽
    香港公屋
    我親戚 住中房 除除下得返2個名 ,最後細仔結婚後買左樓,就除左名 得返老人家一個 名 ,一個人一路就住左廿年,細仔離婚私人樓賣鬼左 ,租屋住 ,離婚又再婚 ,家下有左小朋友 ,返亞媽 度住 ,入息審查後加返名 ,又加到喎! 話照顧老人家加名,唔洗排8年,就有返公屋 ,對排咁耐公屋既人真係唔抵呀 🤷‍♀️ 唔抵在新申請3人搵5萬根本申請唔到!但加名,然後共4人入息唔過6萬就得喇!連資產有90萬都唔過額 話加就加。 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ermalink/839418794524943/
  • 施政報告2023落區探訪劏房戶!李家超:簡約公屋增加上樓機會

    1
    4
    0 評價
    1 貼文
    317 瀏覽
    香港公屋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上落區,到訪元朗,第一站行程是探訪劏房戶,探訪住在百多尺劏房的一家四口。李家超在社交平台說,到訪的劏房環境狹窄,平日兩姊弟做功課溫習的空間,既是煮食及吃飯的位置,又是掛晾衣服的地方。之前廁所更曾漏水致家中水浸,這樣細小和惡劣的生活環境,不但難受,更影響子女的學習和成長。這家庭熱切期待盡快「上樓」。 [image: 1694964490816-%E6%9D%8E%E5%AE%B6%E8%B6%85%E8%90%BD%E5%8D%80%E6%8E%A2%E8%A8%AA%E5%8A%8F%E6%88%BF%E6%88%B61.jpg] 李家超說,他和9歲的弟弟徐同學聊天,他是學校的中國鼓隊成員,但因為家裡無法負擔興趣班學費,非常珍惜學校給予他免費學習打鼓的時間和機會,平日向學校借「細版」的中國鼓回家練習,由於家裡空間狹小,他只能坐在自己的床上練習,揮動鼓棍時亦要「就住就住」。至於17歲的姊姊喜歡書法和畫畫,同樣礙於家裡經濟負擔,無法參加興趣班學習,只能在家中自學和反覆練習。兩姊弟的書法畫作和鼓藝表演,分別反映了他們各自的才藝潛能,就是欠一個適切居所,讓他們能在舒適的生活中成長和學習。 [image: 1694964490927-%E6%9D%8E%E5%AE%B6%E8%B6%85%E8%90%BD%E5%8D%80%E6%8E%A2%E8%A8%AA%E5%8A%8F%E6%88%BF%E6%88%B62.jpg] 李家超說,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目標在未來五年興建約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主要提供予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的申請者,更以家庭申請者優先,增加好像徐同學這類基層劏房戶上樓的機會。他希望善用社會資源,幫助更多弱勢及基層家庭改善生活環境,為下一代創造更多機會,讓他們能向上流和實現自己的夢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image: 1694964491228-%E6%9D%8E%E5%AE%B6%E8%B6%85%E8%90%BD%E5%8D%80%E6%8E%A2%E8%A8%AA%E5%8A%8F%E6%88%BF%E6%88%B63.jpg] 【施政報告諮詢活動.探訪元朗基層家庭】 早上,我與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探訪一個居於元朗的基層家庭。他們一家四口居住在百多尺的劏房,環境狹窄,平日兩姊弟做功課溫習的空間,既是煮食及吃飯的位置,又是掛晾衣服的地方,煮食油煙和洗衣晾乾的味道混在一起。之前廁所更曾漏水致家中水浸,這樣細小和惡劣的生活環境,不但難受,更影響子女的學習和成長。他們熱切期待盡快「上樓」,讓子女有舒適的環境生活和學習。 探訪期間,我和9歲的弟弟徐同學聊天,得知他喜歡打籃球和打中國鼓,現在是學校的中國鼓隊成員,他更現場即席向大家展示鼓藝。徐同學因為家裡無法負擔興趣班學費,故非常珍惜學校給予他免費學習打鼓的時間和機會,平日更會向學校借「細版」的中國鼓回家練習,但由於家裡空間狹小,他只能坐在自己的床上練習,揮動鼓棍時亦要「就住就住」,否則會撞到床架或牆壁。至於17歲的姊姊,她平日喜歡書法和畫畫,同樣礙於家裡經濟負擔,無法參加興趣班學習,只能在家中自學和反覆練習。兩姊弟的書法畫作和鼓藝表演,分別反映了他們各自的才藝潛能,就是欠一個適切居所,讓他們能在舒適的生活中成長和學習。 我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縮短輪候公屋時間,並設目標在未來五年興建約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主要提供予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的申請者,更以家庭申請者優先,增加好像徐同學這類基層劏房戶上樓的機會。我希望善用社會資源,幫助更多弱勢及基層家庭改善生活環境,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多機會,讓他們能向上流和實現自己的夢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施政報告諮詢活動2023
  • 首派彩虹邨公屋嫌舊!港男欲放棄再輪候網民笑走寶

    1
    6
    0 評價
    1 貼文
    730 瀏覽
    香港公屋
    樓主在公屋facebook群組表示,自己目前租樓,最近首派彩虹邨紫微樓,但都不覺得開心,因為彩虹邨紫微樓1962年入伙,到目前超過60年樓齡,形容「就快重建(嘅)樓,點要得㗎」,想諮詢網民意見,以及「請問大家係咪唔要都要準時去報到」。 [image: 1694955811886-%E5%BD%A9%E8%99%B9%E9%82%A8%E5%85%AC%E5%B1%8B5.jpeg] 公屋單位一屋難求,但即使獲派到,但都未必合乎心水。一名港男在網上大呻,首派彩虹邨,慨嘆逾60年樓齡「就快重建(嘅)樓,點要得㗎」,打算放棄這次配房,但想諮詢網友意見。網民紛紛留言指彩虹邨交通便利,而且作日重建一樣會改派單位,「你唔要,大把人想要」、「感覺唔好,咪再搏下,最緊要唔好怨!」、「唔好睇小啲樓齡舊嘅樓啦,入面間隔先好,空氣都唔錯,附近又咩都有」。 [image: 1694955811445-%E5%BD%A9%E8%99%B9%E9%82%A8%E5%85%AC%E5%B1%8B2.jpeg] [image: 1694955811584-%E5%BD%A9%E8%99%B9%E9%82%A8%E5%85%AC%E5%B1%8B3.jpeg] 帖文引來多人討論,網民紛紛留言指「你唔要,大把人想要」、「感覺唔好,咪再搏下,最緊要唔好怨!」、「唔好睇小啲樓齡舊嘅樓啦,入面間隔先好,空氣都唔錯,附近又咩都有」,亦有人指出「試過打電話去取消都得」、「可以不用,電話就可以了, 到時都會有拒絕確認信寄返畀你,講明扣一次機會。無咩影響,放心」。 [image: 1694955811800-%E5%BD%A9%E8%99%B9%E9%82%A8%E5%85%AC%E5%B1%8B4.jpeg] 有網民提到,舊公屋若要重建,到時也會改派新單位,不用過慮,「重建會派新樓!彩虹邨交通都算好方便㗎喇」、「我華富邨都係咁要啦!到時重建一定畀返你同區」。 [image: 1694955811172-%E5%BD%A9%E8%99%B9%E9%82%A8%E5%85%AC%E5%B1%8B1.jpeg]
  • 開冷氣焗蛋糕險送命!德朗邨住戶全家送院

    1
    1
    0 評價
    1 貼文
    3k 瀏覽
    香港公屋
    據了解,當時單位開著冷氣,門窗緊閉,有人正焗蛋糕,疑因空氣不流通引起眾人不適,警方經調查將案改列為有人不適。下午4時許,警方接報啟德德朗邨德琦樓一單位,懷疑有氣體泄漏致有人受傷,救援人員接報到場,發現屋內3人清醒,證實並無氣體泄漏,屋內三人包括兩名分別79歲及54歲女子,以及一名11歲男童均不適,由救護車送院,一名陪同送院的男親友稱他們「唔夠氧氣」。 [image: 1694865084088-photo.jpg] 使用焗爐應該要保持空氣流通 專家指出使用空調環境下使用焗爐,可能會導致氧氣不足和不適的情況,主要原因如下: 空氣循環:空調系統在運作時會循環室內空氣,將室內空氣冷卻或加熱後再送回室內。焗爐在使用期間可能需要消耗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如果空調系統的設計不當或通風不良,它可能無法有效地帶來新鮮空氣,或者無法有效地排出焗爐產生的二氧化碳。這導致室內的氧氣含量下降,二氧化碳累積,從而引起缺氧的感覺。 空氣質量:焗爐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煙霧、油脂等揮發物質可能會對室內空氣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如果空調系統無法有效過濾這些污染物,它們可能會在室內環境中累積,使空氣變得惡劣,進一步導致不舒服的感覺。 溫度調節:焗爐通常會產生熱量,而空調系統的目標是保持室內溫度的舒適範圍。如果焗爐產生的熱量超過了空調系統的調節能力,空調系統可能無法有效地降低室內溫度,導致室內溫度升高,進而影響舒適度。 為了避免氧氣不足和不舒服的情況,建議在使用焗爐時注意以下事項: 確保良好通風:在使用焗爐時,打開窗戶或使用抽風機等方式增加室內的空氣流通,有助於補充新鮮的氧氣,同時排出焗爐產生的煙霧和揮發物質。 定期檢查和清潔:確保空調系統和焗爐的正常運作,定期清潔和維護它們。 控制使用時間和頻率:避免長時間連續使用焗爐,以減少對室內空氣和溫度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如果在使用焗爐時感到不舒服或有缺氧的症狀,例如頭暈、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停止使用焗爐,打開窗戶通風並離開室內,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尋求醫療協助。
  • 兒童率先告別劏房!議員要求成立劏房房巡查專責隊伍

    1
    2
    0 評價
    1 貼文
    66 瀏覽
    香港公屋
    現時天氣炎熱有不少兒童被迫住在酷熱的劏房之中,陳穎欣認為在房屋供應逐步增加情況下,當局有條件令兒童率先告別劏房,建議日後可為劏房租約設有時限條款,若有成員年齡低於16歲只可簽署2年租約,以降低兒童居住劏房數字。本年度屋宇署訂立巡查劏房指標為1650個,議員陳穎欣指出本港有10,7200個劏房,如果要巡查所有劏房需時約65年,批評政府巡查成效不彰,建議政府成立劏房監督辦事處和組織巡查隊,同時定義劣質劏房。 [image: 1694862333433-bkn-20230916171447873-0916_00822_001_01b.jpg] 工聯會指出,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新界劏房屋戶佔24%,全港劏房戶中近2成住戶人口年齡為18歲以下的兒童。基層市民無法負擔適切居所,使劏房問題越演越烈。而現時不少劏房房的居住環境惡劣,部分家中更欠缺正式的溫習枱,亦有部分家庭由2015年輪候公屋至今,認為政府有責任為有兒童的劏房家庭提出適切住所安排。 該會又指出,葵涌有不少寮屋,而居住環境同樣惡劣,有不少蛇蟲鼠蟻,又曾接獲市民反映好想去其他地方住,直言無法忍受,呼籲政府同樣留意寮屋區狀況。 居住在荃灣的市民吳先生表示,自己申請公屋6至7年,惟直至現在未有消息,自己目前和太太居住的單位每月需繳交約一萬元的租金,又指由於自己年紀大,而不少業主都不願意租屋予長者,自己亦曾多次搬遷,最遠更搬至屯門一帶,期望可以盡快在荃灣「上樓」,因自己「比較熟」荃灣,不會「盪失路」。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強調,未來本港房屋供應充足,將有36萬的公營房屋供應,足以滿足30萬的需求,形容「完全足夠滿足需求」,惟過住在城規等問題上爭拗多,以致短期暫未能滿足需求,就此當局推出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何指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居住環境比劏房好,而對小朋友而言「留多喺個劏房一陣都厭多 」,呼籲市民留意相關單位,又指市民「冇需要忍受」惡劣的居住環境。何又表示市民亦毋須要擔心搬遷後的轉校事宜,房屋局興教育局有專隊聯絡協助安排,而營運過渡性房屋機構,部分亦有營運學校,相信「搵合適學位唔難」。 [image: 1694862329079-bkn-20230916171447873-0916_00822_001_02b.jpg] 何永賢指相關單位絕對不需要「萬幾蚊租金咁貴」,期望吳先生可以「放開一啲」,考慮荃灣以外的地方。而會後何永賢亦向吳先生提供過渡性房屋表格呼籲入住。至於吳先生的個案,何永賢估計吳先生或因等候市區公屋,故需時較長,她解釋,市區土地不足,將來公屋會集中在新界區,鼓勵長者住入新界。
  • 房屋局長何永賢:未來10年已有足夠土地提供36萬個公屋單位

    1
    3
    0 評價
    1 貼文
    230 瀏覽
    香港公屋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出席由工聯會舉辦有關支援劏房戶的講座,她說由於過去幾年在造地方面有不少爭拗,包括城規程序及立法會討論過程都有爭拗,以至眼前這 5年提供到的土地,興建公營房屋的數量少。 [image: 1694861517838-6353b848e4b03aa1237caa881-1.jpg] 但今屆政府不想住在不適切房屋的市民要等到下一個5年才得以改善居住環境,因此在這5年內將提供2萬個過渡性房屋,以及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何永賢表示,政府過去一年,在房屋政策下了好太決心和努力,未來10年已有足夠土地提供36萬個公屋單位,而需求約為30萬個,因此在政府手上,未來10年已有足夠土地滿足需求。 [image: 1694861885284-3565361_fb2c8efa94072b9f70e9e3ed8984fe99.jpg] 她又說,現時已有7千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供不同人士入住,市區單位的入住率超過9成,新界及擴展市區的入住率亦超過8成,目前仍有9千多個單位正在興建,明年亦會有5千個單位落成,合共有約2萬1千個單位。 另外,政府將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在2024/2025年度陸續出現,到2026/2027年度全部落成,因此未來將會有5萬個臨時房屋單位供應。 她呼籲住在不適切房屋的居民,盡快申請過渡性房屋。當局將於下星期,在旺角社區會堂再舉辦過渡性房屋開放日。
  • 0 評價
    1 貼文
    856 瀏覽
    香港公屋
    早前,有網民在公屋討論區開帖發文,表示自己女友有一位住在內地的表姐,平日已經常勞煩女友幫忙辦理香港事務,但一副「老馮」的態度,「幫完就算,多謝都冇句」。今年,表姐懷孕,他們有非永久香港身份證,在香港沒有地方住,但打算來港生子,提出希望到女友公屋單位暫住一個月。由於女友的屋企空間少,只有一張碌架床,因此沒有正面答應她。表姐知道樓主女友開學後會暫時離開香港,因此決定「直接突襲」,出現在她家門前,表示自己即將臨盆,只暫住一個月,BB出世後一定會離開。 [image: 1694770995178-%E4%BE%86%E6%B8%AF%E7%94%9F%E4%BB%941.jpg] 在亞洲人社會,一般都比較重視家庭關係,即使不是直系親屬,如果親戚需要幫忙,大家都會盡力以為,特別是傳統的父母,對於來自內地的親戚都會「幫得就幫」。最近,有網民分享自己女友慘被大陸表姐佔便宜,對方表示想來港生仔而暫住女友的公屋,女友更因此與自己母親吵架,不甘被人「搵笨」,於是網上求救如何對付厚面皮親戚。 [image: 1694770994885-%E4%BE%86%E6%B8%AF%E7%94%9F%E4%BB%942.jpg] 表姐導致母女不和 樓主女友的媽媽容易心軟,因此提出自己搬到朋友家中住,公屋留給表姐居住。樓主女友得知後,非常憤怒,因為她知道表姐一家在內地有車有樓,亦有充裕的流動資金,可是就經常「搵佢兩母女着數」,因此堅決反對母親的決定。想不到,媽媽竟然因此與女友吵架。樓主女友感到非常煩惱,因為她太清楚表姐為人,知道她一定會恃着自己懷孕,經常要求她和媽媽幫忙,「之後大把嘢煩」。樓主因此幫女友開帖,詢問網友意見。 [image: 1694770995267-%E4%BE%86%E6%B8%AF%E7%94%9F%E4%BB%943.jpg] 公屋 大陸 。樓主女友感到非常煩惱,因為她太清楚表姐為人,知道她一定會恃着自己懷孕,經常要求她和媽媽幫忙,「之後大把嘢煩」。樓主因此幫女友開帖,詢問網友意見。 網民一致認為應該拒絕 帖文一出後,引來大量網民回應及討論。原來,不少網民都有同樣的遭遇,表示自己都有同樣的親戚,勸喻樓主女友千萬不要讓她們住在自己家,既然他們流動資金充足,應該建議他們住酒店。 「親戚兩個字大晒咩」 「有事搵你幫手就乜都得,幫完佢之後就反轉豬肚唔認人」。 「成日扮有錢,但又佔人便宜」 「分分鐘唔肯走,到時間屋真係比佢哋霸 」 我都有啲咁嘅親戚,格衰面口衰,成日扮有錢睇唔起人但一有便宜就占。 你女朋友阿媽係呢件事嘅關鍵,必須要令佢知道事件嘅嚴重性,同大陸班人疏遠,唔係遲早都會俾佢哋㩒住黎搶。到佢出事嘅時候,唔使指以大陸班人會幫手。最終受落嘅都係你女朋友。 伯母知佢地有咁多流動資金都唔會想叫佢地住酒店?😨 叫佢幫乜幫物咪話佢都唔識呀搵唔到呀咁囉 幫得一就有二就永遠都要幫幫幫 就嚟幫埋佢除褲去廁所 叫女朋友唔好理佢地,難聽啲講,如果你介入,伯母可能仲會覺得你多事,一陣憎你 同我d大陸親戚一樣,有事搵你幫手就乜都得,幫完佢之後就反轉豬肚唔認人🙂 原文: 大陸親戚想落黎霸公屋 事緣就係我女朋友阿媽個細妹(阿姨)嘅女想落嚟香港生仔,想暫住我女朋友屋企嘅二人單位公屋一個月 佢哋都有身分證(非永久),但未曾喺香港生活過,表姐已經懷孕,打算落嚟生小朋友,但係佢哋話要住喺我女朋友屋企😧 佢屋企就得一張碌架床,上格床擺嘢,下格一張床咁,地方好細,但新搬入公屋所以新裝修過,我估可能係過年嚟過拜年,睇中左佢哋屋企啦,當時已經係又食又拎,仲要嫌我女朋友阿媽送俾表姐隻金戒指太輕⋯表姐仲問伯母係咪送錯禮物俾佢⋯ 呢樣都未同佢計,阿姨而家就話要嚟佢屋企住啦。因為我女朋友開學後暫時唔係香港,佢哋就趁我女朋友走即刻過嚟,阿姨仲特登問我女朋友係咪喺香港,唔覆佢仲打多三個問號❓ 意思即係問我女朋友做乜唔覆佢 。 佢次次都要我女朋友幫手辦香港啲嘢,但都係幫完就算,多謝都無句。 昨日仲殺到我女朋友屋企😧同伯母講表姐就嚟生,暫住到bb出世,最多不出一個月一定返大陸,伯母又真係肯應承(肯定收好平),再通知我女朋友,伯母搬出去住朋友度,佢哋兩母女留女朋友屋企,我同女朋友聽到都好愕然,原來尋日係咁問係唔係香港係咁意思,唔係有事要問,係想瞓埋佢張床。 btw最尾係女朋友堅決反對下,伯母帶佢去朋友嗰度住,因為朋友要去大陸探親兩個月,短時間唔返嚟,間屋都幾大,兩房一廳咁,就安排佢哋住人屋企。 但我又好擔心佢哋會貪得無厭,拎埋人地屋企啲重要嘢,或者用壞人屋企啲嘢,佢哋生完住完就可以走,但伯母就要執手尾喇🥺 諗到呢層,女朋友同伯母講返,唔好安排去人地屋企,伯母仲鬧返轉頭,乜事都要理埋,伯母係一個好傻好易心軟嘅人,明知表姐佢地都唔尊重自己仲要幫,我有時真係諗唔明啲長輩諗咩😵‍💫 講到呢度大家可能會以為阿姨一家係咪好窮,錯啦,佢地屋企有車有樓,起碼流動資金有7位數字,但表姐同表姐夫係好食懶做唔會返工嘅人,阿姨就好孤寒成日搵著數嘅人黎,我同女朋友都好憎佢地,好睇唔過眼啲大陸人落黎搵著數,呃公屋,搶香港資源。 佢哋初嚟香港,乜都話唔識,要伯母幫手打點一切,仲要叫我女朋友搵埋公立醫院生小朋友啲資料俾佢哋,我估之後大把嘢煩😡 同埋如果伯母朋友提前返,趕佢哋走,都有機會返到佢屋企住😓 各位有無類似經驗點樣對付呢啲大陸人,求賜教😭
  • 0 評價
    1 貼文
    473 瀏覽
    香港公屋
    近來政府及社會不停推動討論夜經濟、搞夜市,希望帶旺香港。其中一個重點是十一國慶長周末,需要搞得有聲有色,所以得出了「香港夜繽紛」。但有些商界人士已表明,因為上次七一已被「揼心口」提供優惠,今次不會「落疊」。而且夜經濟關乎的,不是短期的經濟蓬勃,而是長期而穩定的需求和消費。 [image: 1694696477944-%E9%98%AE%E7%A9%8E%E5%AB%BB%E6%98%8E%E5%A0%B1%E6%92%B0%E6%96%87.jpg] 夜經濟不振,其中一個經常被提出的解釋是行為模式改變;第二個解釋是多人移民。雖說走了部分人,但我認為本港居住環境依然太過擠迫。這當然取決於地區,惟出街接踵摩肩、人撞人,行人路被擠得水泄不通經常發生;就算非繁忙時間,地鐵、巴士亦人山人海,令人不舒服。這就是香港的生活模式。 雖然香港仍然人太多,但人口老化,老人家佔比愈來愈高,缺乏活力。老年人口問題是缺乏消費力——因為知道沒有收入,又不知道自己活到幾多歲,所以慳住使。這種風險,稱為長壽風險(longevity risk)。有做中環會所的朋友說,那些70歲老人就算做了會所會員,每餐飯200多元都會嫌貴;那些已經不是基層老人,而是有會籍的「尊貴」老人;因此比較喜歡做年輕人生意,一來有長遠發展,二來位位消費500蚊以上,又會開酒飲,有利生意。根據高盛報告,年輕人是重要的消費族群,35歲以下年齡層佔奢侈品支出五分之三。 [image: 1694696483119-%E9%98%AE%E7%A9%8E%E5%AB%BB%E6%98%8E%E5%A0%B1%E6%92%B0%E6%96%872.jpg] 有生產力者得更多資源 有利增城市活力 旅行時去一些日本鄉郊地方,例如德島,成條商店街得3間商舖營業,賣的是老人服飾,街上行走的都是銀髮族,整個地區沒有經濟活力。大家可能認為這種蕭條狀况不會在香港發生,但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香港會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屆時逾四成人口為65歲或以上。行政會議成員張宇人說「爺孫夜蒲」,那是他個人意見,不代表其他老人。香港近來收的移民,年輕的待幾年就當香港是跳板去外國;留在香港的老人,根據《2020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75%都在領政府福利;撇除生果金,仍有約54%。社會生產力下降,經濟怎會好。 去年我在港大經管學院《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2》提出一個建議(註1),我認為應鼓勵香港公屋老人在大灣區養老,騰出寶貴的公屋位置給年輕人及年輕家庭落地生根,好好打拼。這樣就可以在不將香港變擠迫的情况下改善經濟。 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2021至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香港解決人口老化問題提供了新契機。在大灣區內,香港與廣東省9個城市將進一步融合。將生產力低的老人送上大灣區生活,讓有生產力的人得到更多資源,將有利提高城市平均活力。 近來多了在大灣區生活的討論,說大灣區生活指數較低,尤其適合低收入者,以較低消費享受較高生活質素,有些人不介意長距離來回上班。這是大勢所趨,那是他們個人的消費選擇。當香港愈來愈似中國內地,就失去了在香港生活的意義。但公屋是公共資源,公屋住戶的問題是,因為公屋在香港,所以才留在香港;有些則已經回到大灣區,當公屋單位是度假屋,單位使用率甚低,卻仍然霸着公屋。很多需要在港生活的低收入家庭,卻輪不到公屋。 以下用數據看有幾多公屋居民較接受搬到大灣區。分析人口樣本是用2016年人口普查,不用2021年數據的原因是疫情影響就業及人口流動。在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樣本中,有1.3%的在職公屋租戶成員在中國大陸和澳門工作,另外2.3%在公屋居住的學生於這兩地接受教育;在總租戶中,有1.9%公屋居民於過去5年從中國大陸和澳門遷移到香港,而有13%公屋居民在港居住不超過10年;在2016年6月30日凌晨3點的點算時刻,有3%公屋租戶表示他們當時身處中國大陸或澳門。 如果有1%公屋租戶希望移居大灣區,將可騰出約8500個公屋單位;如果是2%,則有1.7萬個公屋單位。這些數字相當於幾個公共屋邨的單位總數。 此外,近半數公屋租戶並非在職或在學,或沒有固定的工作或學習地點。這些家庭可能根本不需要在港生活。因此他們可以移居大灣區,騰出公屋單位給高生產力和高技能的在職者。 大灣區可設「銀髮邨」 老人選擇居住地時,安老和健康護理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香港目前面對護理員短缺、租金昂貴、安老服務收費高昂等問題,導致安老院環境擠迫、服務質素欠佳,不利精神健康。 大灣區在安老服務方面也許有優勢。以珠海為例,近年已發展成為優質退休區,醫療保健業蓬勃發展。大灣區安老院每月收費約2000至6000元人民幣(註2),遠低於本港私營安老院。 香港地貴、人工貴,老人護理屬厭惡性質行業,需輸入外勞,但人手密集,服務又貴又差。如果香港因缺乏生產要素而無法提供此等服務和環境,在大灣區設立「銀髮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根據本港2021年人口普查,60歲或以上人口約佔公屋人口的31%,22%公屋居民是退休人士,他們遷往大灣區也許能改善退休生活。騰出的公屋單位,則可重新分配給本港勞動人口。 輸入人才可替代老人消費 助促進經濟 勞動人口有了廉價住屋,不用住貴租劏房,改善生活,又可以儲到錢;儲到錢自然會消費,生兒育女,建立家庭。有了資源及空間,家庭暴力冀能減少,亦可減少窮人子女「輸在起跑線」的問題。 老人得到價廉物美舒適的大灣區生活,又不佔用本港公屋,不會在繁忙時間佔用交通工具空間影響上班一族,不會佔用快餐店座位但不消費,不會用到香港已經相當緊絀的社區服務例如社工、醫療、區議員及關愛隊。事實上,老人本身就較融入大灣區、喜歡到大灣區消費,他們連淘寶都會特意上深圳攞貨。 至於損失那部分老人消費,可以被輸入人才替代。例如香港政府自去年12月實施一系列「搶人才」計劃,截至今年6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10萬宗申請,約6.1萬宗已獲入境處批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接獲逾3.6萬宗申請,約2.6萬宗獲批。輸入優秀人才可提高生產力,也有助促進經濟。 註1:阮穎嫻(2022),〈減少公屋錯配 提升產力 再創香港傳奇〉,《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2》,港大經管學院,頁59至68。 註2:吳泇鋑、方玉輝(2019),〈粵港澳大灣區安老對香港的啟示〉,Working Papers Series. 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Community Health Practitioners. 作者是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講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阮穎嫻
  • 外媒:為改善香港經濟將公屋老人送大灣區極冷血

    1
    5
    0 評價
    1 貼文
    99 瀏覽
    香港公屋
    港府對於推動香港經濟已經無計可施,唯有在夜市和國際慈善中心上「打嘴炮」,坊間普遍認為效果不彰,恐難以為繼。有學者建議政府實施一個可改善經濟的人口政策——輸出公屋老人到大灣區,騰出單位給大陸年輕勞動者。話題引發討論。 [image: 1694696035093-%E5%BB%A3%E6%9D%B1%E8%A8%88%E5%8A%8320232.jpeg]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講師阮穎嫻13日在《明報》撰文指,近來政府落力搞夜市,希望帶旺香港經濟。但夜市經濟關乎的是長期而穩定的需求和消費。 她分析,經濟不振,一是疫情令到市民的行為模式被改變;二是移民潮。不過她認為雖然走了部分人,但香港居住環境依然太過擁擠。即使在非繁忙時間,地鐵、巴士亦人山人海,令人不舒服。 [image: 1694696035145-%E5%BB%A3%E6%9D%B1%E8%A8%88%E5%8A%8320234.jpg] 而且老人家所佔的人口比重愈來愈高,整個社會缺乏活力。她認為,老年人口也是導致整體社會消費力下降的原因,因為老年人沒有收入,又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所以就省吃儉用。 她舉例指,有做中環會所的朋友說,那些70歲老人就算做了會所會員,每餐飯200多港元都會嫌貴;因此會所比較喜歡做年輕人生意,一來有長遠發展,二來位位消費500港元以上,又會開瓶酒喝,有利生意。根據高盛報告,年輕人是重要的消費族群,35歲以下年齡層佔奢侈品支出五分之三。 [image: 1694696093572-%E5%BB%A3%E6%9D%B1%E8%A8%88%E5%8A%8320235.png] 因此解決老年人就可以改善香港經濟,阮穎嫻引述中國「十四五」規劃,稱大灣區發展為香港解決人口老化問題提供了新契機。香港與廣東省大灣區城市將進一步融合。將生產力低的老人送上大灣區生活,讓有生產力的人來香港生活,這將有利提高城市平均活力。 她說,如果有1%公屋(編註:公營房屋,即廉租屋)老人移居大灣區,將可騰出約8,500個公屋單位;如果是2%,則有1.7萬個公屋單位。此外,近半數公屋租戶並非在職或在學,或沒有固定的工作或學習地點。這些家庭可能根本不需要在港生活。因此他們可以移居大灣區,騰出公屋單位給高生產力和高技能的在職者。 [image: 1694696034860-%E5%BB%A3%E6%9D%B1%E8%A8%88%E5%8A%8320231.jpg] 她續道,一旦這些勞動人口入住公屋後,就不必租住租金相對高昂的劏房單位,既可以改善生活,也可以攢到錢,攢到錢自然會消費,生兒育女,建立家庭……而老人們被送去大灣區後,他們就不會在繁忙時間佔用交通工具,影響上班一族,也不會不消費佔用快餐店座位,更不會佔用香港已經相當緊絀的社區服務例如社工、醫療、區議員及關愛隊等社會資源。 話題引發熱議,不少網民認為作者太冷血,已經不當老人是人了,簡單地以為把老人解決掉,香港就有生機。 還有網民感嘆,香港人慘過外勞,做生做死,退休了要被逼背井離鄉,如此沒有人性的話都能想得出來,香港人真是快點移民算了。 有分析人士對《看中國》表示,香港人多地少,房屋一直是一個棘手問題。他認為,若中共解體後,香港可以效仿西方城市,將部分深圳納入香港地圖,建構一個大香港地區。上班族可以住在香港核心區域,而退休人士可以搬去遠離鬧市、較清淨的地方,可惜目前這一構想還不可行,因為中國還在中共統治之下,即使大陸物價便宜,居住環境大,但醫療服務、社會文明、道德等皆欠奉,很多香港老人不願去大陸居住。 來源:看中國 相關報導: 阮穎嫻《明報》撰文:輸出公屋老人到大灣區!騰出單位給年輕勞動者 租戶享購買公屋資格?市價25%出售全港公屋單位!將加快吸引新來港人才
  • 0 評價
    1 貼文
    2k 瀏覽
    香港公屋
    本港目前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政府有需要加快引入人才及勞動力,並且要就此提供房屋、土地配套,相關一籃子政策都要做得好。當中,王于漸建議政府可把公屋單位出售予現租戶,料部分長者買入單位後會出租予新來港的人才及勞動力,長者由此每月取得理想租金收入,可回內地享受豐盛退休生活。 [image: 1694643775278-%E8%B3%BC%E8%B2%B7%E5%85%AC%E5%B1%8B%E8%B3%87%E6%A0%BC4.jpg]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過去多年一直建議政府出售公屋單位,例如他與同事在2021年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便提出,以市價25%向公屋租戶出售單位,藉此解封5.8萬億元資產,相當於超過兩年的本地生產總值(GDP)或10年政府財政開支。王于漸早前主講由中國國情研習促進會(香港)主辦、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范耀鈞主持經濟「范」泛講視頻會議講座,也曾再次提及出售公屋,指此舉可配合本港大規模引入人才及勞動力的政策。 [image: 1694643775220-%E8%B3%BC%E8%B2%B7%E5%85%AC%E5%B1%8B%E8%B3%87%E6%A0%BC3.jpeg] 根據政府統計處上月發表的本港人口臨時數字,今年中約為749.8萬,較去年中734.6萬增逾15萬,回升至接近2019年高峰水平,升幅主要來自3.1萬單程證持有人和14.3萬其他香港居民移入,可見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7月上任至今推出「搶企業、搶人才」的策略有初步成效;不過,本港仍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2021年人口為741.3萬,年齡中位數為46.3歲,而本港在1997年回歸以來,年齡中位數在每5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中已持續上升(見表)。根據聯合國今年初預測,到了2050年,本港會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有40.6%的人口為65歲或以上。 [image: 1694643775306-%E8%B3%BC%E8%B2%B7%E5%85%AC%E5%B1%8B%E8%B3%87%E6%A0%BC5.jpg] 40%公屋僅一至兩名住戶 資源使用率低 王于漸表示,雖然本港政府過去三次公布人口普查報告後均曾提出人口老化問題,但之後均沒有提供解決方案,直至李家超去年7月上任行政長官後,才在引入勞工、人才等方面有政策落地,而他認為這些政策力度要更大,並且要就此提供房屋、土地配套。他指出:「吸引勞工、人才的門口要更大,而當門口開得更大後,若解決不了房屋、土地問題仍然是不行的,人才來港後不能沒有合適居所,否則人才亦不會來。假如本港需要發展科技、創新產業,需要做一些研究,亦需要大學去配合,尤其是與科技及工程相關學系;總而言之,我們不同政策也要做得好,政策之間既不要互相矛盾,亦不要做啲又唔做啲,例如若政策A、B、C均屬必須的話,做政策A後不可不做政策B,做政策B後不可不做政策C,若政策A、B、C均做好,這樣便可以成事了。」 在本港需要大規模引入勞工、人才的前提下,如何提供房屋、土地配套呢?王于漸認為,出售公屋單位予租戶,可以幫助釋放這些寶貴房屋資源予市場,「出售公屋單位,可以令目前住在公屋單位的租戶轉為擁有自己的單位,當他們擁有該單位後,可以作出很多不同的選擇。我們要了解的是,現時近四成公屋單位住戶人數只有兩個或一個,在此情况下,公屋戶住得非常寬敞,因此公屋資源使用率亦非常低,如果這些住戶繼續租住公屋,此情况是無法改善的,而政府若要求現租住公屋的公公婆婆搬出去,在政治上、社會上均無法接受;但如果這些公屋戶日後擁有該單位,他們部分可能會自願搬走、將該單位租給更有需要的人,這樣便可以釋放寶貴的公屋資源,這是我建議出售公屋的理由」。 [image: 1694643775089-%E8%B3%BC%E8%B2%B7%E5%85%AC%E5%B1%8B%E8%B3%87%E6%A0%BC2.jpeg] 王于漸表示,政府出售公屋單位的話,亦可被視為一個社會契約,他表示:「 本港住在公屋的居民一般收入不多、財富不高,若政府容許很多外來人口來港,他們的反應料非常負面。但如果他們可以低價買入公屋單位成為業主的話,料對於外來人口便不會那麼抗拒,原因是愈多人來該單位就會愈升值。另外,他們亦可以把該單位在市場出租,每月有理想租金收入,自己在珠海住得更舒服,變成境外業主,也是挺不錯的安排!」 出售公屋 可帶旺裝修按揭市場 至於此時此刻出售公屋單位的另一原因,王于漸認為,可藉此刺激內需、提振經濟,「雖然只要政策正確的話,本港中長期經濟其實頗有希望,但短期我們的情况其實非常差,第一個原因是全世界經濟也不好,而本港作為開放的經濟體,一定會受到拖累,第二個原因是目前中美關係惡劣,在這環境之下,香港很多方面均很被動,例如新股首次公開發售(IPO)市場便一直吹冷風。所以短期之內,我們要比較依靠內部經濟,而政府低價出售公屋單位的話,這些新晉業主除了可能會裝修單位外,亦很可能會向銀行申請按揭,令銀行、律師行有更多生意做,甚至相關按揭資產亦可以證券化,成為金融市場上比較長期的債券,這對本土金融及消費均有些幫助,是一支細細的經濟強心針」。 [image: 1694643775015-%E8%B3%BC%E8%B2%B7%E5%85%AC%E5%B1%8B%E8%B3%87%E6%A0%BC1.jpg] 港大王于漸:出售公屋 助吸引人才
  • 0 評價
    1 貼文
    5k 瀏覽
    香港公屋
    退租換樓還原公屋竟遭房置罰十萬?公屋租戶都會為家居裝修,但改動時要注意房署一系列規定,如果改動某些地方,退租時就會被要求還原甚至罰款。 HOY TV節目《一線搜查》收到觀眾伍先生反映,指自己曾裝修公屋單位,於退租時需賠接近十萬予房屋署,他力勸公屋租戶若遇到困難,如水龍頭滴水、洗手間廁所淤塞,不要找師傅或者自己處理,要先與房署職員聯絡。 [image: 1694616095176-%E9%82%84%E5%8E%9F%E5%85%AC%E5%B1%8B%E5%A0%B1%E5%83%B92.jpg] 伍先生於屯門友愛邨住了30年,早前申請綠置居成功,就將公屋單位交還,然而房署上門驗收單位時,發現不少地方曾經改動過,通知伍先生要付接近十萬元還原單位,有關位置包括鐵門、廁所、坐廁、鋁窗、洗手盆及防水地台等等。 [image: 1694616095263-%E9%82%84%E5%8E%9F%E5%85%AC%E5%B1%8B%E5%A0%B1%E5%83%B95.jpg] 伍先生表示,自己萬萬想不到問題可以如此嚴重,他指母親在世時需要坐輪椅,當時未裝修的單位間隔不便輪椅出入,直至媽媽過世,伍先生又想便於照顧老父,決定改動單位間隔。 [image: 1694616095212-%E9%82%84%E5%8E%9F%E5%85%AC%E5%B1%8B%E5%A0%B1%E5%83%B93.jpg] 伍先生表示,處理交還單位的時候,房署前後派員四次到訪拍照,職員指伍先生拆了結構牆,現時要還原比較麻煩,初步估計要徵收六萬六千多元工程費,而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監工費。 [image: 1694616095237-%E9%82%84%E5%8E%9F%E5%85%AC%E5%B1%8B%E5%A0%B1%E5%83%B94.jpg] 根據房屋署《公屋裝修指引》,未經審批進行改建,會被視為僭建工程,房屋署有權要求租戶在限期內清拆還原。而根據指引,廚房、廁所或浴室隔牆,大門、廚房門與隔音窗等屬「不准改動」。如果要改動,業主需向屋宇署申請。房屋署回覆《一線搜查》指,伍先生未經批准擅自改建,違反租約規定,當中涉及拆除部分結構牆,幸好經視察後,確定無即時危險,所以提交修復方案,會盡快完成修復工程及向伍先生收取修復費用。 即睇片: 跳到「公屋還原報價$10萬」請拉到6:18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mTkYh9LLs&t=379
  • 大埔大元邨公屋非法麻雀賭檔!警冚賭竹館拘26名男女

    1
    5
    0 評價
    1 貼文
    171 瀏覽
    香港公屋
    多個警區今日 (12日)分別展開打擊非法賭博行動,當中在荃灣石圍角邨一遊樂場及將軍澳彩明街一屋苑,發現有人街頭賭博,拘捕13名男子(年齡介乎50至85歲)。另外,警方突擊搜查大埔大元邨一公屋單位,搗破一個懷疑非法麻雀賭檔,拘捕13名女子 (年齡介乎46至79歲),當中包括一名女主持。 [image: 1694599258614-%E5%A4%A7%E5%9F%94%E5%A4%A7%E5%85%83%E9%82%A8%E9%9D%9E%E6%B3%95%E9%BA%BB%E9%9B%80%E8%B3%AD%E6%AA%941.jpeg] 荃灣警區軍裝巡邏小隊人員及特別職務隊人員,今日(12日)下午在石圍角邨一遊樂場附近展開打擊街頭賭博行動,並拘捕3名本地男子(年齡介乎60至85歲)。行動中,人員檢獲一批賭具及約30元現金賭款。 另外,將軍澳警區特別職務隊人員,聯同反三合會行動組及特遣隊人員,在彩明街一屋苑附近拘捕10名本地男子(年齡介乎50至82歲),檢獲一些賭具及小量現金。上述被捕人均涉嫌「在賭場以外任何場所或在街道上進行的賭博」,所有人現正被扣留調查。 [image: 1694599258887-%E5%A4%A7%E5%9F%94%E5%A4%A7%E5%85%83%E9%82%A8%E9%9D%9E%E6%B3%95%E9%BA%BB%E9%9B%80%E8%B3%AD%E6%AA%943.jpeg] 大埔警區特別職務隊人員,則突擊搜查大元邨一公屋單位,搗破一個懷疑非法麻雀賭檔。警員拘捕一名77歲女本地負責人,涉嫌「經營賭博場所」;該處所內的12名本地女子(年齡介乎46至79歲)則涉嫌「在賭博場所內賭博」被捕,所有被捕女子現正被扣留調查。行動中,警方檢獲兩張電動麻雀枱、4副麻雀賭具、一批家具及約1,130元現金。 [image: 1694599258756-%E5%A4%A7%E5%9F%94%E5%A4%A7%E5%85%83%E9%82%A8%E9%9D%9E%E6%B3%95%E9%BA%BB%E9%9B%80%E8%B3%AD%E6%AA%942.jpeg] 警方提醒市民,街頭聚賭屬違法行為。根據法例,任何人於街道上經營或管理或控制非法賭博,一經定罪,最高罰款為5萬港元及監禁兩年。任何人於街道上進行非法賭博,一經定罪,最高罰款為3萬港元及監禁9個月。而「經營賭博場所」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500萬元及監禁7年。 [image: 1694599259240-%E5%A4%A7%E5%9F%94%E5%A4%A7%E5%85%83%E9%82%A8%E9%9D%9E%E6%B3%95%E9%BA%BB%E9%9B%80%E8%B3%AD%E6%AA%944.jpeg] 荃灣石圍角邨3名年齡介乎60至85歲的本地男子,涉嫌「在賭場以外任何場所或在街道上進行的賭博」被捕。(警方提供相片)
  • 特快單位是否會係每日逐漸再添加新單位?

    1
    0 評價
    1 貼文
    184 瀏覽
    S
    據說有兩千個單位,現在才出九百多,係唔係13號之後再逐漸慢慢放出來新單位啤人揀,?
  • 0 評價
    1 貼文
    931 瀏覽
    香港公屋
    火炭建新公屋|公營房屋供不應求,政府急於覓地建屋擬於前火炭平房區西面2.2公頃地盤發展3,3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2034至35年度落成。項目位於「綠化地帶」,並鄰近駿洋邨,沙田區議會發展、房屋及環境衞生委員會主席周曉嵐擔心,該地盤毗鄰河道,有集水作用,憂慮建屋後削弱抵擋山洪的能力,加上現時駿洋邨已欠缺交通服務,在區內新增近9,000人口將增加交通負荷。 房署擬於前火炭平房區西面2.2公頃土地興建3,300個公營房屋單位,地盤位於黃竹洋街與桂地新村路交匯處,東接駿洋邨、彩禾苑及工業區,現時劃為「綠化地帶」,預計2023年動工,2034至35年度落成。地盤地積比率不多於6.7倍,擬建4座不高於主水平基準以上240米的住宅樓宇,提供約3,300個,料可容納約8,900人,初步擬設有長者、幼兒及康復服務等福利設施,以及綠化休憩設施和兒童遊樂場等,並有零售設施及幼稚園。 [image: 1694517069295-%E7%81%AB%E7%82%AD%E5%BB%BA%E6%96%B0%E5%85%AC%E5%B1%8B.jpg] 政府建議改劃為「住宅(甲類)8」地帶,待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地盤預計在2030年交予房委會開展建屋工程。 [image: 1694516912484-3m3jgixtepqbgrro-lrgne2w0tvosjiy_2kaef9ighk.jpeg] 駿洋邨公屋
  • 公屋主任迫我搬出單位!但我同上任主任明明傾好左...

    1
    0 評價
    1 貼文
    470 瀏覽
    香港公屋
    我之前收到房署信,叫我搬出呢個單位話我冇人喺呢個單位住。但係我係申請緊調遷,房署主任換咗人,唔清楚我個問題就答家訪嗰兩個職員,話我係搬咗出去住... 但係對上個主任和佢上司,允許我搬出你間屋等待調遷㗎! 而家我要出去上訴委員會,同佢哋講都唔知可唔可以攞返間屋。其實我可以點做呢? 而家對上個主任已調職,唔知去邊度可以搵到佢? 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49256063541218/permalink/835135611619928
  • 離咗婚,男方唔肯放手間屋,點算

    4
    0 評價
    4 貼文
    900 瀏覽
    香港公屋
    已同時轉載到FB詢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07167531626302&set=gm.835602411573248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tGa8E4cgkGSmJKqtoQe66HSianm5tFTdPhDE6oYHEohtsvuxQfii4sWwhJk5AwM5l&id=100069991824004
Copyright © 2022 u8h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