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買一個月貴100萬!90後趕上車轉投天水圍居屋
-
差估署最新修訂數字顯示,7月份私樓樓價指數衝破2019年5月的歷史高位,並將紀錄再推高0.2%,資助房屋造價亦跟隨大市向上。90後新婚夫婦Kelvin和 Yan於今年7月初趕及透過白居二上車,斥約380萬元購入天水圍居屋天盛苑一伙420平方呎單位,但此單位並非他們的上車首選。
一個月樓價相差100萬 由長沙灣轉戰天水圍
較不少上車客幸運,Yan去年抽中白居二名額,可以購買未補地價的二手居屋。丈夫Kelvin指,去年11月得知中籤後,他們隨即開始睇樓,預算500萬元內。本身居於屯門的他們,首選長沙灣一帶居屋屋苑,因可靠近上班地點,按程序今年6月開始揀樓。二人於今年初結婚,行政上需要通報房屋署並由「一人配額」改為「家庭配額」,惟該相關行政程序打亂了二人的入市步伐。Kelvin無奈指,自己較其他中籤者遲了起步,「佢哋(其他白居二中籤者)買晒最平嗰批市區樓,市區居屋(造價)轉個頭已由四、五百萬賣到五、六百萬。」
「冇諗過(一個月內)升得咁勁,我諗住最多咪可能相差二十、三十萬,冇諗過最平嗰啲咁快被人掃晒。」樓價升勢之快,他始料不及,夫婦二人不得不把上車目標由市區轉移至較偏遠的天水圍區。
Kelvin和Yan今年7月初透過白居二資格上車,斥380萬元買入天水圍天盛苑一伙420平方呎單位。
天盛苑距離港鐵天水圍站約3分鐘路程。
天盛苑位於天水圍天靖街3號,由17座大廈組成,合共提供6,580伙,樓齡約22年。不想浪費白居二配額 無奈高位入市
部署被打亂,他們退而求其次,轉向天水圍區居屋,為的只是不想浪費該「爭崩頭」得來的白居二名額,不過Kelvin仍耿耿於懷,「都有後悔年初低位時唔入市,因為年初要擺酒結婚,如果當時買咗樓先,就每月都要供樓,好難再擺番酒,所以都冇得後悔咁多。」對於樓市在疫情下仍然破頂,Kelvin感到意外,「𠵱場疫症係百年一遇嘅全球大流行,連奧運都要延期一年,對成個世界都有大影響,香港樓市真係好勁,好似成世都唔會跌咁!」作為一個收入不多的打工仔,他們期望政府可以進一步改善置業措施,把高成數按揭計劃擴展至樓齡較高的二手居屋物業,因為並非人人也能負擔首期。
事實上,居屋市場的樓價升勢絕不遜於私樓,6月份白居二出籠,需求帶動下,個別屋苑出現搶盤情況,如早前天水圍天頌苑的同類兩房單位,造價單日升25萬元。
-
算把啦, 呢幾個月有搵樓, 睇開樓, 就知升得有幾快
-
東方日報日日唱淡, 害唔少人....
-
中央出手 ,下個月平二球
-
原來遲一個月會貴成一球,SSD要綁三年,咁層層樓都升值三千六百萬啦
-
如果住吾慣天水圍,實會後悔
-
香港房屋短時間內無法加大供應,從收地到規劃發展,成個週期跨越幾屆政府,香港樓價短時間內也不會大跌,未來最衰的情況也是平穩升少少。如果有能力當然置業先啦,人生無咁多個十年,你要等距跌,反而等來個升幾百萬,到時辛苦的都係自己。年輕人有能力真係建議早上車安居樂業,唸升跌其實好唔實際,投資產品來來去去唔係股票就係房屋,好難有其他代替品,房屋也是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嘅最快道路。
-
作故仔作得幾好啊~樓價都系等中央出手啦~靠政府班既得利益者,點可能做到野~
-
香港人口問題不解決、房屋問題如何想辦法都是治標不能治本、香港每年人口增長接近十萬人、內地單程證大約四萬人雖然每年下降但都佔去不少人口、南亞裔本港超高出生率大約兩三萬人、估計十年後將會超越內地單程證、成為人口增長最大動力、本地華人出生率只佔兩三萬、不同於新加坡和深圳、香港每年龐大的基層人口增長、他們增長的是精英不香港增長的基層為主、每年只起兩萬間公屋都滿足不到他們、再加上香港滯留接近兩萬個真假難民、每年要納稅人津貼他們十多億資助他們衣食住行租了幾千間劏房、香港資源錯配成日講房屋唔夠、但每年都制做龐大基層人口、所以根源不能解決問題永遠都有
-
好似馬鞍山和將軍澳居屋貴到無影!天水圍居屋至平,平均7500一呎,往後洪水橋及古洞和新田發展更大,又有北環線和連接前海有軌通道,邊住邊升值,可考慮.
-
新一輪全球通脹由國內限電帶動!當所有物價都在前後腳上漲年代,對抗通脹點可遺留磚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