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查詢公屋進度公屋面積查詢器
  • 隆亨邨單位平面圖圖積

    公屋輪候討論區
    1
    0 評價
    1 貼文
    221 瀏覽
    Hin DiEndH
    請問我可以在哪裡搜尋到隆亨邨榮心樓單位圖積? 希望大家可以幫幫忙🙏🙏
  • 0 評價
    1 貼文
    302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5607910589-%E5%85%AC%E5%8B%99%E5%93%A1%E9%85%8D%E9%A1%8D.jpg] 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每年提供750個單位,給紀律部隊及公務員入住。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應該在大灣區購買樓宇給公務員居住,將公屋配額留給市民。 選委會界別(工聯會)黃國:「我們政府是否可以考慮在內地買些樓給我們公務員,讓他們在上面去住,不一定排我們香港的公屋。」 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梁卓文:「大灣區城市樓宇政策跟香港不同,所以要政府和同事處理這些問題,我認為我們現階段做不到這個情況。最重要是財政方面可以可持續,如果是加碼或者新措施,涉及較大的財務開支,現今赤字環境,未必很實際。」
  • 繼承遺產問題

    公屋輪候討論區
    1
    0 評價
    1 貼文
    480 瀏覽
    Pak JenP
    請問各位師兄,本人在申請公屋其間,母親突然過世,有100萬遺產繼承,我是否會失去申請公屋資格?應該可以點做好?有大大可幫手解答嗎?謝
  • 0 評價
    1 貼文
    217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5517487024-9aa2358ddda2b6041307ce70a7bfefff.jpg]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出席一個母親節活動時指,房委會接下來推出不同政策,鼓勵女性生育,加入「母親行列」。 https://newsstatic.rthk.hk/videos/vfile_1752851_1_20240512182115.mp4 何永賢指,房委會已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每年推售的居屋及綠置居會額外預留10%單位,專供育有未滿三歲子女的家庭抽籤,並可優先揀樓,而輪候公屋的時間亦可以縮減一年。 [image: 1715517486996-mfile_1752851_1_l_20240512165955.jpg] 何永賢聯同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代表,向沙田禾輋區內的市民派發花束慶祝母親節。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期望婦女事務專員能夠落實《婦女發展藍圖》,連繫各政府政策局,就婦女發展需要制定政策。 [image: 1715517486953-6640862be4b0fd6f3ef6a2491.jpg]
  • 通過入息审查後超入息

    新界公屋
    3
    0 評價
    3 貼文
    455 瀏覽
    @SW-F 都合资格了,还有必要去冒超入息的风险吗?
  • 0 評價
    1 貼文
    585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5459197468-%E5%85%AC%E5%B1%8B-%E5%85%AC%E5%B1%8B%E5%85%AC%E9%AB%94%E5%BC%8F.jpeg] 網友點睇? 入面養緊 企鵝 屋企種植 要恆溫啩 似喺屋企做農夫,加埋磨沙玻璃 可能是劏房吧 電費都夠交租 唔係講笑,每兩個月電費夠你買多部冷氣機 其實你哋全部錯晒佢,只要有一個人喺中電度做,佢就唔使交電費 公屋都是有錢人住的仔大女大,盡量都間房比拒地,所以一屋有三房,所以要裝分體式,連埋廳便會是四部 人多就梗係要幾部冷氣架啦 搵掃毒組上去拍門 3間房一廳,出奇? 關你咩事 住樓上嗰家人就慘了 冷凍室 可能一劏4房 夏天時樓上焗住要閂窗開冷氣,唔係熱鬼死 可能係電訊機房呢 4部分體式,個單位好大架? [image: 1715456557960-%E5%85%AC%E5%B1%8B%E5%85%AC%E9%AB%94%E5%BC%8F.jpg] 原文:黃大仙區友
  • 大屋轉細屋問題

    公屋輪候討論區
    2
    0 評價
    2 貼文
    739 瀏覽
    SW FS
    一定會安排你轉細屋啦!一個人不可能住大屋
  • 濫用公屋舉報:房署鐵鎖收回丟空單位

    公屋討論區
    1
    3
    0 評價
    1 貼文
    837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5350351849-%E6%BF%AB%E7%94%A8%E5%85%AC%E5%B1%8B%E8%88%89%E5%A0%B12.jpeg] 咪話房署唔做野呀!又收一個單位先🙈 [image: 1715350359386-%E6%BF%AB%E7%94%A8%E5%85%AC%E5%B1%8B%E8%88%89%E5%A0%B11.jpg] 皇后山大把人大陸有幾層樓 拉Q晒就啱 移民L黎架,走咪交間屋俾人囉...住個層有兩家咁啦 叫公安落嚟拉房署班友啦 好新~好似冇住過咁! 似丟空被房署收回 咁快就變空宅! 俾那些急有需要的人住吧 又有承辨商可以番新吉房還原 來源:皇后山乜都友
  • 0 評價
    1 貼文
    310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5322066971-lom6sdorntpw0tjy5b4whv-dauxrgwxduiugubifbrk.jpg] 房委會今日公布最新公屋申請數目和平均輪候時間,截至2024年3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輕微下跌至5.7年,按季下跌0.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回落至3.8年,按年下跌0.2年。 房委會解釋,由於新界區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一般較市區或擴展市區的短約一年,上述一般公屋申請者相對較短的輪候時間,因此反映在今季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房委會續指,今明兩年亦將有多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及「綠表置居計劃」項目入伙,同時繼續打擊濫用公屋,盡力提供公屋單位編配予公屋申請者。不過,上季提及「精進建築有限公司」的公屋工程項目出現延誤並影響平均輪候時間這個情況需要數個季度才能消化,因此預期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在2024年會大致維持平穩,但在季度間仍可能會有輕微波動。 2024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5,3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780宗。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740宗。 房委會表示,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六年封頂目標不變,有信心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2026/27年度回落到4.5年。房委會指,在過渡期間,會繼續大力推動過渡性房屋發展,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短期居所。
  • 0 評價
    1 貼文
    533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5246023460-%E4%BD%95%E4%BC%AF%E5%85%AC%E5%B1%8B%E6%88%BF%E7%BD%B2.jpeg] 日前《東張西望》報道76歲何伯與46歲內地女子相識一個月閃婚的經歷,這段忘年戀除了令何伯與5名子女反目,亦令他損失多年積蓄。何伯透露本來想打本100萬元給太太做生意,惟到銀行提款時,發現細女從聯名戶口提走450萬元。曾收取何伯價值逾20萬元結婚禮物的何太,事後被指「身光頸靚」,何伯擁巨款積蓄住公屋亦惹議。 東張西望何伯事件懶人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UZGcCRZxts 76歲老翁搭上細30歲內地婦再婚 與子女反目成仇 450萬存款不翼而飛 東張西望何伯住邊 房屋署正調查何伯有否違反公屋「富戶政策」。消息指,鑑於事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目前要先釐清,一旦發現違規會採取行動,現階段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根據規定,公屋住戶如果超出入息限額或在港擁有物業,房署有權收回公屋單位。 [image: 1715244761652-%E6%9D%B1%E5%BC%B5%E8%A5%BF%E6%9C%9B%E4%BD%95%E4%BC%AF%E4%B8%8B%E9%9B%863.jpeg] 住公屋何伯戶口曾擁450萬元 向新妻贈逾20萬元禮物 《東張西望》近日報道76歲何伯在街市認識較他年少30歲的內地女子,二人飲湯飲出愛情:「大家你眼望我眼,幾好;佢煲湯俾我飲,我就飲,佢啲湯又幾好飲,我就飲出感情,大家就簽紙。」女方更在訪問時指二人發生了關係後決定結婚,引來不少網民嘩然。 [image: 1715244761476-%E6%9D%B1%E5%BC%B5%E8%A5%BF%E6%9C%9B%E4%BD%95%E4%BC%AF%E4%B8%8B%E9%9B%862.jpeg] 何伯原本的妻子九年前逝世,跟五名子女原本相處融洽,惟當仔女知道爸爸要再婚,甚為反對,認為「後母」有騙錢之嫌。住公屋的何伯本來想打本100萬元給太太做生意,惟到銀行提款時,才發現細女在其聯名戶口中已提走450萬元,稱450萬元是自己的血汗錢。愛錫新婚妻子的何伯更為太太準備超過20萬的結婚禮物,分別價值超過13萬元鑽戒及超過10萬元的名貴腕錶。 [image: 1715244767922-%E6%9D%B1%E5%BC%B5%E8%A5%BF%E6%9C%9B%E4%BD%95%E4%BC%AF%E4%BD%8F%E9%82%8A3.jpeg] 消息:房署正調查何伯有否違反公屋富戶政策 房屋署正調查何伯有否違反公屋「富戶政策」,不過鑑於事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目前要先釐清,一旦發現違規會採取行動,現階段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根據規定,如果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逾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公屋入息限額100倍,甚至在香港擁有物業,房屋署都有權收回公屋。 [image: 1715244768028-%E6%9D%B1%E5%BC%B5%E8%A5%BF%E6%9C%9B%E4%BD%95%E4%BC%AF.jpeg] 房署致力打擊濫用公屋 截至2月揭190戶在港擁物業 事實上,房屋署致力打擊濫用公屋,除了要求住戶申報資產,亦抽查屋邨停車場,檢視公屋住戶有否持有名車或超出資產限額。截至2月底,發現約190戶在香港有住宅物業,收回60個單位,並向約20戶發出「遷出通知書」,餘下約110戶會按程序跟進或檢控。署方早前亦收到舉報指有公屋住戶在內地持有多項物業,內地部門協助查明屬實後,已收回公屋單位。 [image: 1715244761362-%E6%9D%B1%E5%BC%B5%E8%A5%BF%E6%9C%9B%E4%BD%95%E4%BC%AF%E4%BD%8F%E9%82%8A2.jpeg] 《東張西望》近日報道76歲何伯在街市認識較他年少30歲的內地女子,二人飲湯飲出愛情。(節目截圖)
  • 0 評價
    1 貼文
    480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5180396560-18%E6%AD%B2%E7%94%B3%E8%AB%8B%E5%B1%85%E5%B1%8B2.jpg] 有網民表示單人申請公屋可能需要輪候超過10年,質疑港媽為何不鼓勵兒子努力讀書賺錢買樓。 子女年滿18歲即輪候公屋?有港媽近日在討論區發文,表示兒子即將18歲仍然在學,好奇問:「係咪一生日就可以入紙抽公屋?無工作都得嗎?」她不介意輪侯時間長,認為兒子18歲抽公屋可以「叫多一飛」,增加未來住屋保障。網民指其兒子18歲的確可以單人身份輪候公屋,但可能要等10年以上,還要符合入息限制。 18歲申請居屋 許多人批評其做法,「咁即係叫個仔不求上進,唔好向上流」、「你哋諗住嚟緊𠵱10幾年都係超低收入?」,亦有網民認同港媽做法,申請後也不必為公屋保持低收入,「飛黃騰達咪唔使理個申請囉」。 樓主在親子王國討論區以「我仔就快18,係咪一生日就可以入紙抽公屋?」為題發帖,好奇仍在學無工作的兒子是否一成年就可輪候公屋,「3、5、7、10年都好,希望叫多一飛」,增加兒子未來住屋保障。網民解釋,其子的確成年後可以單人身份輪候公屋,但非長者的單人申請,輪候時間很可能在10年以上,也難保持在入息限制內,笑言「年輕單身健全人士,要等到60歲先上到樓」、「朋友個仔18歲抽公屋,而家3x無聲氣」。 許多人留言批評港媽做法,「點解鼓勵個仔去抽公屋,而唔係鼓勵佢努力讀書買私樓?」、「你希望佢10年後仍然夠資格入息申請嗎?」、「朋友個仔18歲抽公屋,而家3x無聲氣」、「咁即係叫個仔不求上進,唔好向上流」。不少人批評她貪圖社會福利,公屋輪候機制並非鼓勵年青人「一畢業就去排公屋」,「唔怪之得啲人排咁耐,個個一夠18就申請,條隊長到呢」、「早排係唔會有咩着數,更會限制他們的資產和收入,令年青人不願爭取晉升機會」、「我只會帶阿女去睇豪宅、特色單位、獨立屋,激勵下佢發憤圖強」,又揶揄「有無諗過全家做大食懶攞埋綜援」。 部份網民認同樓主做法,認為「預先申請定都無壞」、「衰極都有間公屋住,總好過住劏房捱貴租」、「唔申請咪又好多移咗民嘅霸住間屋。申啦」。有家長提到年輕人要獨力買私樓很困難,如果成功上樓也可以綠表購買資助房屋,「點解唔畀多生路後生仔」,而且「申請咗唔一定要保持低入息㗎,第時飛黃騰達咪唔使理個申請囉」。 [image: 1715180411084-18%E6%AD%B2%E7%94%B3%E8%AB%8B%E5%B1%85%E5%B1%8B1.jpg] 據房委會《公屋租住房屋申請須知》,「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獲配屋優先次序按所得分數而定,分數愈高愈早獲編配,18歲申請者獲0分,19歲獲9分,每一歲加9分並餘此類推。申請者年屆45歲可獲一次性額外分數60分。 樓主則認為自己做法並無不妥,「唔申請咪又係畀大陸人搶晒,佢哋大陸幾職樓添,梗係申請埋啦」。
  • 0 評價
    1 貼文
    416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5180032230-3763317_0e67c73a532ecce98be48320b514057a.jpg]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房委會由去年10月起實施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措施,包括要求租戶每2年申報居住情況和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等,2023/24年度,因相關原因或扣分制被收回的單位等數目已超過2700個,對比2020/21及2021/22年度平均每年1300個,高出近1.1倍,可見房委會對打擊濫用公屋的決心及成效。 她又提到,由於各種原因而回收可供再編配的公屋單位,當中包括打擊濫用、扣分制、購買了資助出售房屋、移民而主動交回、戶主過身等,去年總數共逾1.5萬個之多,比以往的1萬個左右亦多出55%。 何永賢強調,會繼續積極檢視現行措施,考慮不同方案以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運用,讓更多基層家庭受惠。
  • 0 評價
    23 貼文
    3k 瀏覽
    L CL
    @香港公屋 連資料都引用錯,資產上限387,000元係設俾公屋申請人,已住緊公屋嘅係睇另一份,自己搜尋下「公屋富戶2024」啦。
  • 0 評價
    1 貼文
    497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4987088493-%E5%AF%8C%E8%9D%B6%E9%82%A8%E8%A3%9D%E4%BF%AE.jpeg] 大埔富蝶邨第二期今年3月陸續入伙。入境處人員經過調查,懷疑富蝶邨有非法勞工進行裝修工程。今日(6日)下午1時許入境處人員到大埔富蝶邨紫蝶樓採取拘捕行動,5名內地裝修黑工被捕,年齡介乎34至47歲。他們以旅客的身份入境香港,收取日薪200至350元作報酬。涉嫌聘用黑工的51歲僱主亦被捕。行動中入境處檢走量尺、油漆用具等作裝修的工具作為證物。 入境處特遣隊副指揮官巫泉傑講述案情,指入境處留意到有內地的裝修公司,透過不同的社交平台、社交媒體向一些剛剛入伙的新屋苑的住戶,利用廉價的裝修價錢作招俫,聲稱以細單位2至3萬元可提供一站式裝修服務;4至5人單位12萬元就可以提供服務,包括前期的室內設計建議、中期的裝修工程及後期的安裝傢俬工程服務等,引起入境處人員懷疑。 [image: 1714987362567-%E5%AF%8C%E8%9D%B6%E9%82%A8%E8%A3%9D%E4%BF%AE%E9%BB%91%E5%B7%A51.jpeg] 入境處特遣隊專責調查組的調查人員聯同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經過深入的調查和情報的分析,今(6日)鎖定了數個住宅單位,採取了代號為「曙光行動」的反非法勞工行動行動,行動中一共拘捕了5名非法勞工,他們全部為內地男子,以旅客的身份入境香港。初步調查資料指,他們在4個單位進行不同種類的裝修工作,收取日薪200至350元不等。入境處人員上樓調查期間,發現被捕人正進行度尺、準備裝新傢俬及油漆工作,相信他們「熟手、有一定經驗。」 [image: 1714987362715-%E5%AF%8C%E8%9D%B6%E9%82%A8%E8%A3%9D%E4%BF%AE%E9%BB%91%E5%B7%A54.jpeg] 根據房屋署,大埔富蝶邨的發展項目內。 除商場部分外,富蝶邨(第二期) 有8座住宅大廈,提供6,776個出租公屋 單位,預計於2023年年底開始陸續落成。 連同2021年10月落成的富蝶邨(第一期) 斑蝶樓655個出租公屋單位,屆時富蝶邨將提供共7,400多個出租公屋單位,屋邨人口料達18,000人。 [image: 1714986811606-%E5%B9%B3%E5%83%B9%E5%85%AC%E5%B1%8B%E8%A3%9D%E4%BF%AE1.jpeg] 根據香港法例,任何旅客未獲得入境處處長批准前,均不得在港從事任何有薪或無薪的僱傭工作,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違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萬及監禁兩年。僱主若僱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最高刑罰罰款50萬元和監禁10年。 [image: 1714986811508-%E5%B9%B3%E5%83%B9%E5%85%AC%E5%B1%8B%E8%A3%9D%E4%BF%AE3.jpeg] [image: 1714986811571-%E5%B9%B3%E5%83%B9%E5%85%AC%E5%B1%8B%E8%A3%9D%E4%BF%AE2.jpeg] [image: 1714987362617-%E5%AF%8C%E8%9D%B6%E9%82%A8%E8%A3%9D%E4%BF%AE%E9%BB%91%E5%B7%A53.jpeg] [image: 1714987362659-%E5%AF%8C%E8%9D%B6%E9%82%A8%E8%A3%9D%E4%BF%AE%E9%BB%91%E5%B7%A52.jpeg]
  • 0 評價
    1 貼文
    999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4803682024-%E4%BD%95%E6%B0%B8%E8%B3%A2.jpg] 房署核查公屋住戶所持車輛價值,打擊濫用公屋。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出,有個案提供了線索,揭發住戶擁有物業。 為打擊濫用公屋,房署除了要求住戶申報是否擁有物業,及是否經常居於單位外,亦會核查住戶所持的車輛價值有否超出限額。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本台節目《大鳴大放》稱,二手車折舊後未必值錢,但可提供蛛絲馬跡,又稱會透過不同途徑,查證住戶有否濫用單位。 https://streamable.com/wtmclw 何永賢:「我們在一些車輛中發現一些線索,當然會翻看戶主的資料,反而找到有戶主原來可能有物業,或者有其他申報是否申報得清晰。其實我們同事做很多工夫,例如銀行、其他機構,有需要例如保險資料,有些例如屋內為何這麼多健身器材,很像一個健身室,是在做甚麼?這些是會跟進。」 三萬個簡約公屋明年首季起陸續落成,營運成本近44億元被指太貴。何永賢指,單位數目相等於30至40幢公屋,除了日常保安、清潔,亦要提供社福服務。 何永賢:「舉例,小欖樂安排做了巴士站,4條巴士線,那個巴士站連同旁邊有個海濱。有說不如開放海濱長廊,給旁邊的居民放狗、散步也好。這些空間其實佔了簡約公屋面積近四分一,這些面積都要掃垃圾,塞渠都要通渠。以前那些巴士站爛了,就是路政署會幫忙,現在因為一個項目這樣處理,其實多了很多其他的以往在不同撥款中做的事,今次一次過。」 她指,因應營運模式不同,相關服務合約會同時參考傳統公屋及過渡性房屋。 新聞來源:Now新聞台
  • 0 評價
    2 貼文
    750 瀏覽
    AngelaA
    恭喜!横頭磡是我兒時成長地方,實在太多回憶。交通非常方便,宏光樓是横頭磡最早期由7層大厦改建成新型的居住單位
  • 0 評價
    1 貼文
    694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4724553315-%E7%B0%A1%E7%B4%84%E5%85%AC%E5%B1%8B.jpg] 特區政府全力拚經濟、惠民生進入關鍵階段,也將迎來收成期。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今年公私營房屋供應預測,指未來五年私人住宅及公營房屋落成量分別達19100及35000伙,超過長遠房屋政策的目標,2027年公屋輪候時間將降至4.5年。這將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也是香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當香港解決了「上樓難」問題,就為接下來追求「住得更寬敞一些」創造條件。 香港公屋政策以「三年上樓」為目標,但現實是平均輪候時間一度超過6年,等了10年、8年都未能上樓的大有人在。單身非長者申請公屋,恐怕等到退休都未必輪到。李家超政府上任後,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在建屋方面提出要「爭分奪秒」,並定下「提量、提質、提效」等目標,並為此不斷拆牆鬆綁,精簡程序。特區政府的努力已初見成效,現時公屋輪候時間已縮短至5.8年,雖然距離「三年上樓」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但解決問題的曙光已經出現。 團結香港基金預測未來五年公屋的年均落成量為35000伙,超過長策30800的目標,主要依據有兩個:一是3萬個簡約公屋可陸續落成;二是工程延期比例大幅下降至2%。以此落成量推算,預料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有望在2026/27年度下降至4.5年,達到政府的KPI。不過,萬一工程延誤再次達到平均15%的單位遲落成比例,平均上樓時間將會輕微降至5.2年。如果以十年時間計,則公屋供應前景正面,計入各種延誤後,仍較長策目標高出約10%。 私樓建造也在加快,預計未來五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為19100伙,並集中在前兩年落成,其後3年將逐漸回落至每年15000至17000伙。雖然在去年樓市不景氣下,連續出現私人住宅土地流拍的情況,一度引起市場對未來私樓供應不足的憂慮,但這樣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事實上,拍賣只是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渠道,由於近年私人重建、土地契約修訂或換地佔私樓供應比例大增至67%,即私人土地儲備發展潛力不斷得到釋放,足以抵銷流標的影響。 香港的房屋供應出現結構性變化,並不令人意外。眾所周知,香港並非沒有土地可發展,而是長期可望不可及。土地供應程序複雜,反中亂港勢力搗亂破壞,導致拓土建屋寸步難行,周期越拉越長,房屋問題逐漸成為香港「老大難」問題。 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施政效率大為提高,建屋速度明顯加快,「上樓難」自然迎刃而解。特區政府早前全面撤銷樓市辣招,固然是為了增加交投、刺激經濟,也反映在樓宇供應大幅增加下,特區政府對樓市調控的信心隨之增強。 民生為大,解決「上樓難」只是第一步,提升住房質量,特別是增加人均居住面積,任重而道遠。香港是發達經濟體,但人均居住面積只有新加坡的一半,與深圳、上海等地相比也差了一大截,這是香港的「痛點」、「難堪之處」。要讓市民生活得更好,居住得更寬敞一些,這既是中央對香港的殷切希望,也是特區政府的應有責任。團結香港基金建議香港的房屋政策由「提量」轉為「提質」,說出了市民心聲。而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 解決房屋問題,既可改善香港居住環境,更有助於推動香港長遠發展。有理由相信,香港將逐漸擺脫以房地產為中心的經濟模式,向高科技、高增值的方向發展,而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等「三高」得到緩解,也可以降低香港營商成本,提升競爭力。 [image: 1714724461507-%E5%85%AC%E5%B1%8B%E4%BD%8F%E5%AF%AC%E6%95%9E.jpg] (來源:大公報A3:要聞 2024/05/03)
  • 0 評價
    1 貼文
    790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4716562086-%E7%BE%85%E6%B7%91%E4%BD%A9.jpg] 房屋署署長羅淑佩表示,收到舉報指有公屋住戶在內地持有多個物業,經內地部門協助查證後確有此事,因此收回單位。她說政府會審視個案,若公屋住戶因工作或升學而離港一段時間,只要有證明則不會收回單位。 繼承祖屋有合理考慮 羅淑佩在觀塘區議會會議上表示,房署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如收到舉報並有具體資料,會要求內地協助查證。她表示曾有公屋住戶被舉報在內地持有多個物業,超出了資產上限,港府將資料轉交內地相關部門查證後證實此事,最終收回單位。 不少港人有內地祖屋業權,羅淑佩說明白繼承祖屋的情況,相關業權或由多人持有,亦可能位置偏遠,政府會有合理考慮。 求學或工作而暫時離港沒問題 至於有公屋住戶長期不在香港,羅淑佩指有個案在疫情3年都沒有在港居住,表示需要在內地照顧患病親人。不過該個案在通關後9個月仍未回港,直到去年12月,住戶兒子收到房署的遷出通知後,仍要等到今年2月才回港,最終被收回單位。 若果公屋住戶因工作或求學需要,而要離港一段時間,羅淑佩表示只要有證明文件就沒有問題,不會因而取消戶籍。
  • 0 評價
    1 貼文
    519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4715307898-%E5%85%AC%E5%B1%8B%E8%90%BD%E6%88%90%E9%87%8F%E5%A4%A7.jpeg] 團結香港基金昨發表香港房屋趨勢導航報告,形容本港目前正步入土地及房屋供應「收成期」,預測未來5年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分別將達到約1.9萬及3.5萬伙,超過長遠房屋策略的目標,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亦預計持續回落,「上樓」時間有望於2026/27年度下降至4.5年,達成政府目標。基金倡政策重心應從「提量」轉向「提質」,並建議政府逐步提升公營房屋單位面積,及當中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 基金總裁李正儀提醒,政府在制訂土地房屋策略時需更具前瞻性,不僅要集中資源,按部就班地繼續造地建屋,着力提升居住質素。 [image: 1714715337308-%E5%85%AC%E5%B1%8B%E8%90%BD%E5%9F%8E%E9%87%8F.jpeg] 基金副總裁葉文祺預期,未來5年私人住宅供應將「先高後低」,展望2024至2028年,每年平均落成約19100個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較集中於首2年,均超過2萬個單位,其後逐漸回落至每年1.5萬至1.7萬個單位。 去年政府主導土地供應出現6次流標,但因私人土地儲備的發展潛力獲得釋放,其土地供應佔比從2018/19至2020/21年度的25%,上升為2021/22至2023/24年度的67%,抵銷部分流標的影響。 料年均3.5萬伙落成 公營房屋方面,展望2024/25至2028/29年度,每年平均落成約3.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涉上年度公營房屋落成延誤比率下降,加上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將落成。基金倡政府可考慮先增加綠置居,如未來公屋輪候時間有效減低,建議再將建造公屋的土地撥至興建居屋。
  • 0 評價
    1 貼文
    514 瀏覽
    香港公屋
    [image: 1714453142048-ycvaxdi3djibbyeskfdek77blnbwgnlmteityuxik2e.jpeg] 有港女在討論區發文,指控其老闆濫用公屋,並力數老闆3大罪狀,包括「內地有樓」和「騙取政府無抵押貸款」等,直斥老闆「無恥」,但猶豫是否應該舉報老闆。網民看後紛紛支持樓主舉報,「梗係篤佢啦」、「應該挺身而出作舉報,因為濫用公屋的人實在太多」。 該港女於香港討論區以「應否舉報老闆濫用公屋及騙取政府擔保冇抵押貨款」為題發文,指控其老闆「濫用公屋」、「騙取政府擔保無抵押貨款」,以及「逃稅」。 「濫用公屋」方面,樓主表示,其老闆有多間商業登記有限公司,用作購買物業,包括內地物業,老闆自己則與家人住公屋,「其他物業收租」。 「騙取政府擔保無抵押貨款」方面,樓主指,其老闆用其中1間有限公司申請政府貸款,「呢間公司係並冇運作、冇職員、冇地址」,但成功申請到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而老闆已準備把公司清盤「唔還錢」。 「逃稅」方面,樓主說其老闆雖然有多間商業登記有限公司,只有1間真正運作有實體辦公室,惟這間正常運作的有限公司,「也是一直在逃稅」。 [image: 1714453658767-%E5%85%A7%E5%9C%B0%E6%9C%89%E6%A8%93.jpeg] 樓主批評老闆無恥,「自己過奢華嘅生活,為人貪心又虛偽」,直指「 真係好唔甘心囉,香港好多人老老實實打份工,自己儲首期,交稅,奉公守法,就要養住班無恥嘅騙徒」。然而樓主仍在猶豫是否要舉報老闆,「係咪應該舉報罪案,挺身而出?」。 帖文引來網民關注,紛紛支持樓主舉報,「我覺得你應該挺身而出作舉報,因為濫用公屋的人實在太多」、「梗係篤佢啦」、「夠料就匿名鋤佢」。